![]()
“钱到账了!这下咱们楼的‘养老钱’更厚实了!”芷江西路街道三兴大楼的业主们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
700余万元——这笔“沉睡”15年之久的小区公共收益,将汇入全体808户业主的维修资金专项账户,为这座已过“而立之年”的老楼未来数十年的维保注入强心剂。近日,三兴大楼业委会召开了业主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小区公共收益700余万元转至全体业主维修资金的专项账户上。
“意外之财”从何而来?
时间回溯到2010年。为配合市政道路拓宽,三兴大楼小区划拨出了一块公共用地,也因此获得了一笔400余万元的公益性收入。这笔钱如同一位“安静的住客”,在银行的账户里一“住”就是15年,未曾使用过,通过稳健的储蓄增值,悄然增长至700余万元。
“这么多年,大家好像都忘了这笔钱的存在。”三兴大楼业委会主任丁先生回忆道。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屋面渗水、外墙斑驳、电梯老化……一系列“老年病”在这座1992年竣工的小区集中显现。
当业委会开始梳理家底,准备应对这些迫切的维修需求时,却尴尬地发现:房子的“养老钱”——专项维修资金已捉襟见肘。
14天:从疑虑到支持的暖心历程
面对这笔“意外之财”,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三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谊向记者坦言:“征询初期,大约有10%的业主态度明确:希望直接分钱。”
这部分居民的想法很直接:既然是大家的钱,为何不落袋为安?
![]()
“小区的公共收益,不在于分光用尽,而在于让今天的每一分钱,都能守护明天的家园。”张书记道出了工作的核心。一场由居民区党总支搭建平台,业委会、物业、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共同参与的“共识凝聚战”随即展开。
在为期14天的意见征询期间,业委会在办公室设立了临时接待点,委员们两人一组,每天轮流值班,不间断地接待来访业主。“我们一遍遍解释,《民法典》规定了,公共收益属于全体业主共有,最好的用法就是反哺小区。”丁先生说。与此同时,居委会干部、业委会成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小分队,拿着宣传材料,挨家挨户上门沟通。电话、微信……所有能想到的渠道都被利用起来,确保不落下一位业主。
“工作人员讲政策、摆事实,也动感情。他们问我,‘是图一时分几千块钱痛快,还是希望电梯坏了能及时修,房子漏了有人管?’这么一想,道理就通了。”一位最初持反对意见的业主对记者表示。
党建引领,阳光下的未来可期
最终,这场关于家园未来的民主表决,以超高的同意率顺利通过。这笔沉睡多年的巨款,终于找到了它最合适的归宿——全体业主的维修资金专户,专门用于小区公共部位的维修和更新。
![]()
“这只是第一步。”张谊书记强调,“接下来,业委会将在党建引领下,定期公开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晒在阳光下。”这意味着,从屋面防水到电梯更换,未来的每一项维修工程,都将有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业主大会散会,几位居民还在热烈地讨论着接下来资金的使用。他们的讨论声中,充满了对家园未来的期待。700余万元,不仅是一次资金的简单划转,更是一个老小区用智慧和远见,为自身未来做的一次扎实、温暖的“加法”。
记者:郁婷苈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