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宝 通讯员 赵佳/文图
近年来,三门峡市财政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精准滴灌非遗保护发展与传承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与经济社会效益双提升。
![]()
强化资金统筹,落实经费保障。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助力非遗传承保护和人才培育,近三年,累计争取上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629.8万元,用于支持民间剪纸、澄泥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濒危剧种的保护及传承人培养。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个、省级项目44个、市级项目15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48人、市级361人。
谋划非遗项目,筑牢传承根基。联合市文广旅局积极向上申报非遗项目,今年已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225万元,资金总规模居全省第2。其中,申报的“非遗点亮计划”——三门峡市非遗进景区、进乡村、进街区三个项目全部成功获批,是该市首次获批的项目,项目实施将有助于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市场价值,以“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反哺文化”的路径,实现非遗保护与市场化发展有效衔接。
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加强监督、注重绩效”的原则,加强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科学设定文化遗产保护类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落实项目政策事前绩效评估程序。同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构建“监控—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避免资金闲置或低效使用,进一步提高非遗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