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新区某小区居民反映,今年供暖前物业突然通知,每户需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71元缴纳“户外暖气改造维修费用”,否则将无法享受集中供暖。这一要求引发千余户居民质疑:公共管网维修费用为何要居民“自掏腰包”?维修基金究竟用在了何处?
居民:费用不合理,维修基金去向成谜
“我们每年按时缴纳物业费、取暖费,公共维修基金也早已交纳,为什么突然要额外支付高额改造费?”多名业主表示,小区入住多年,户外暖气管道老化属公共设施维护范围,理应由物业或相关部门从维修基金中支出,而非强制转嫁给业主。
据了解,置城国际小区有居民一千多户,若按每平米271元计算,一户百平米的家庭需缴纳近3万元,总额巨大。业主们担忧,若开此先例,未来其他公共设施维修可能也会重复收费。
追问:维修基金为何“沉睡”?
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公共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可申请使用维修基金。业主们提出,暖气管道作为小区重要公共设施,其改造符合维修基金使用范围,但物业至今未公示维修基金的收支明细及申请使用情况。
“我们要求公开维修基金账户余额及使用记录,明确这笔费用是否应动用的依据!”一位业主代表表示,多次与物业沟通均未得到明确答复。
民生诉求亟待回应,权益保障路在何方?
目前,部分居民因拒绝缴费被告知“今冬无法供暖”,而北方寒冬将至,老人、幼儿等群体的取暖需求迫在眉睫。居民呼吁:
- 街道、住建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明确收费合理性及维修基金去向;
- 物业公开费用测算依据及维修基金使用流程,接受业主监督;
- 若确需改造,应通过合法程序申请维修基金,而非简单“收费了事”。
小编点评
暖气改造关乎千家万户的冬日温暖,公共设施的维护责任主体不容模糊。面对居民的合理质疑,相关部门需尽快介入协调,厘清权责边界,避免让民生问题“冷”在最后一公里。对于此事进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请广大网友转发支持,助力置城国际居民早日实现温暖过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