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土地上!”
哈佛大学东亚系的亨廷顿教授站在讲台中央,手里攥着泛黄的《剑桥中国史》,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台下原本窃窃私语的听众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经久不息,连后排的学生都站了起来,有人甚至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教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翻过书页指向其中一页:“1405年,郑和率船队抵达东非,带去的是瓷器、丝绸和茶叶,留下的是互利贸易的市集;而同一时期,哥伦布的船队带着火枪和宗教裁判所的训诫,在美洲大陆掀起血与火的掠夺。”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不同肤色的面孔,“中国的‘朝贡体系’或许有时代局限,但核心是‘礼尚往来’;而西方的殖民扩张,从头到尾写满了‘征服与掠夺’。”
台下有美国学生不服气,举手反驳:“可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不也证明他们拒绝交流吗?”
教授笑了笑,调出幻灯片,屏幕上赫然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礼物清单——蒸汽机模型、榴弹炮、望远镜。“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这话是傲慢,但背后藏着另一个事实:当时中国的GDP占全球三分之一,根本不需要用武力抢夺资源。反观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后来做了什么?”他加重语气,“向中国倾销鸦片,当中国禁烟时,他们就派舰队打过来,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热烈。有华裔学生红了眼眶,想起课本里鸦片战争的屈辱史;也有欧洲留学生低头翻看笔记,上面记着鸦片战争后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再看近百年,”教授继续说道,“一战,中国派劳工赴欧,没派一兵一卒去掠夺;二战,中国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十四年,拖住了日军主力,却没趁机侵占任何国家一寸土地。而有的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战争财,还在全球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动辄用‘人权’当借口发动战争,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明灯塔’?”
他指向窗外远处的查尔斯河,语气沉痛:“去年,某国军费开支超过全球后15名国家的总和,却指责中国‘破坏地区稳定’。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千年来,中国从未在海外建立过一个殖民地,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跨海战争。倒是某些国家,建国两百多年,只有十六年没打仗,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持续了整整三分钟。有老教授抹了抹眼角,年轻学生们互相击掌,连刚才反驳的美国学生都站起身鼓掌。这一刻,礼堂里没有国籍之分,只有对历史真相的共鸣——有些国家,用军舰丈量世界;而中国,始终用文明对话世界。
散场时,有记者追着教授问:“您不怕这番话得罪某些势力吗?”教授指着身后“历史研究的真谛是求真”的标语,淡淡一笑:“我只是说出了史料里写着的事实而已。”阳光透过礼堂的彩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像极了中国两千年来从未熄灭的文明火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