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有“潍”丨以“能人”为桥 让文化之根深植乡土振兴沃土

0
分享至


当22名来自艺术名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领域的“文化能人”接过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聘书,与潍坊22个村(社区)精准结对,一场基层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正式开启。这一创新实践紧密呼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要求,以人才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发展的痛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基层文化建设曾长期深陷“输血难造血”的困境。“送戏下乡”“送书进村”等传统模式虽能短暂丰富群众生活,却因供需错位、人才断层难以形成持续活力,资源“下不去、留不住”成为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潍坊的破局之道,在于牢牢抓住“人才”这一关键枢纽。遴选100名“文化能人”派驻基层,既盘活了艺术名家的专业资源、退休干部的经验资源,又激活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资源,构建起多元互补的文化服务矩阵。更具深意的是“按需派驻”的精准匹配机制——依据基层实际需求与指导员专业特长制定结对表,让金石专家对接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让书法名家扎根“书法之乡”乡村,这种“专业人干专业事”的逻辑,彻底打破了文化供给“大水漫灌”的惯性,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种文化”的精髓,在于推动文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深刻转变,这正是潍坊实践的核心价值所在。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新的实践颇具代表性,面对金石艺术与基层群众间的距离感,他计划以微课堂通俗解读陈介祺故事与万印楼传奇,从书法笔画、印章赏析等基础环节开展体验活动,更要培育爱好者、组建社团,让群众从“懂文化”到“爱文化”再到“传文化”。这种“播种者”式的行动,传递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是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文联副主席逄春伟聚焦“翰墨青州”“书法之乡临朐”等本土资源。潍坊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勇依托高校力量推动文创开发与品牌打造。三位文化能人的实践路径虽异,却共同构建起“资源下沉—技能培育—自主创造”的文化生态闭环,让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基层群众的精神滋养。

长效机制的构建,为文化之种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潍坊创新推行“市县一体、柔性派遣、结对共建、资源共享”模式,配套“联络员+队长+指导员”管理网络与专家顾问团智力支撑,彻底打通了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文润潍坊”系列活动以“百场特色文化课、百项民生‘潍’服务、百场文化活动”为载体,明确每位指导员每年需打造精品课程、解决文化难题、策划特色活动的目标,让文化惠民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知的实践。更值得称道的是其评价体系——以基层反馈和实际成效为核心,突出群众满意度根本标准,通过典型宣传等正面激励引导工作方向,最终目标是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文化骨干队伍,从根本上破解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长效难题。

从浙江的文化特派员制度到山东潍坊的“文化能人”派驻实践,各地探索反复印证:基层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联结,核心在于激活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潍坊以“文化能人”为桥梁,一头连着陈介祺金石文化等深厚文脉,一头连着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让高雅艺术走进寻常巷陌,让本土资源焕发时代光彩。这种实践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100名“文化能人”陆续扎根潍坊城乡大地,“种文化”的种子必将在乡土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更多群众从文化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当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浸润百姓心田,潍坊的基层文化建设必将迎来新的飞跃,为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更加坚实的文化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incentive-icons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274327文章数 2368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