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欧亚时报》今年3月刊登文章,点出中国海军在大连船厂动工第四艘航母,排水量估计超11万吨,装上四条电磁弹射轨道,核动力推动,这家伙要是成型,块头能顶上美国海军福特级,全球航母里头拔尖。
卫星照片抓到船厂里模块组装痕迹,两条平行轨道露在雪地里,明显是为弹射系统准备的。文章说,这不光是福建舰的升级版,而是全新设计,长度宽度都拉长,吨位直逼美军现役最大舰艇。
想想中国海军从零起步到现在,步子迈得稳当,每艘舰都像家里添丁,带点家族传承又有点新意,让人觉得这事不光是军力堆积,还透着点国家一步步自立的味道。
![]()
2025 年下半年,印度《欧亚时报》援引卫星图像分析报道称,中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船坞内,正推进一艘新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该媒体根据船体模块尺寸与动力系统布局推测。
这艘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将达到 11 万吨,配备 4 条电磁弹射器,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吨位最大、弹射效率最高的现役航母。这一消息引发国际防务领域的广泛关注,此前美国海军现役的 “福特” 级航母满载排水量约 10.16 万吨,配备 3 条电磁弹射器,而中国现役的福建舰满载排水量约 8 万吨,配备 3 条电磁弹射器,若新航母参数如印媒所言,将标志着中国航母建造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
从公开的卫星图像来看,江南造船厂船坞内的航母分段已完成初步拼接,船体水线宽度与长度尺寸显著超过福建舰。军事专家通过图像比对分析,该航母飞行甲板长度约 330 米,宽度约 78 米,甲板面积较 “福特” 级增加约 12%,更大的甲板空间可容纳更多舰载机停放与调度。
尤为关键的是,甲板上预留的 4 条电磁弹射器安装槽位清晰可见,弹射器轨道长度约 110 米,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规格基本一致,但数量增加 1 条,这意味着新航母的舰载机出动效率将大幅提升。
![]()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福特” 级航母 3 条电磁弹射器在理想状态下日均可弹射 160 架次舰载机,而中国新航母若配备 4 条电磁弹射器,且保持同等技术水平,日均弹射架次有望突破 220 架次,进一步缩小与美国海军的差距。
电磁弹射器的性能优势在福建舰的海试中已得到验证。2024 年福建舰开展的电磁弹射测试中,成功完成歼 - 35 隐身舰载战斗机、空警 - 600 预警机等多种机型的弹射起飞,弹射器能量调节范围覆盖 20 吨 - 45 吨,可适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
![]()
据中国船舶集团发布的技术资料,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器采用中压直流供电技术,相较于 “福特” 级采用的中压交流技术,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福建舰海试期间,电磁弹射器连续工作 48 小时无故障,而 “福特” 级在服役初期曾因电磁弹射器故障导致舰载机无法正常起降,最长修复时间达 72 小时。新航母配备 4 条电磁弹射器,不仅提升出动效率,还能在部分弹射器维护时,保障航母仍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
![]()
11 万吨的满载排水量意味着新航母将具备更强的续航能力与载荷携带量。根据航母设计规律,吨位每增加 1 万吨,可多携带约 800 吨燃油、500 吨弹药与 300 吨物资,续航里程可提升约 1500 海里。军事专家推测,新航母将采用核动力推进系统,这是支撑 11 万吨吨位与持续高航速的关键 —— 核动力装置无需频繁补充燃油,可使航母在海上持续部署 6-8 个月,航速保持在 30 节以上,而常规动力航母受燃油携带量限制,持续部署时间通常不超过 3 个月,航速在满载状态下难以长期维持 30 节。
若新航母采用核动力,将成为中国首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填补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与美国 “福特” 级、“尼米兹” 级共同跻身核动力航母行列。
舰载机配置方面,新航母有望搭载更先进的机型组合。印媒报道称,该航母将主要搭载歼 - 35 隐身舰载战斗机、空警 - 600 改进型预警机、直 - 20 反潜直升机,以及正在测试的无人舰载攻击机。歼 - 35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舰载战斗机,最大作战半径约 1200 公里,具备隐身突防、超视距作战能力,目前已在福建舰完成起降测试,未来将逐步取代歼 - 15 成为新航母的主力舰载战斗机。
![]()
空警 - 600 改进型预警机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雷达探测距离与数据处理能力,可同时跟踪 60 个空中目标与 40 个海上目标,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更远的预警范围。
无人舰载攻击机则可执行侦察、电子干扰、对地攻击等危险任务,减少有人机伤亡风险,进一步拓展航母的作战范围。
航母的配套保障体系也在同步推进。中国已在南海、东海等海域建成多个大型航母母港,母港内配备可容纳 10 万吨级以上航母的码头、大型干船坞、舰载机维护厂房等设施,能为新航母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
![]()
同时,中国海军正在加速组建新的航母战斗群,配套的 055 型万吨驱逐舰、052DL 型驱逐舰、093A 型攻击核潜艇等护航舰艇已批量服役,这些舰艇具备强大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能力,可与新航母形成协同作战体系。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海军目前已拥有 3 个航母战斗群,若新航母服役,将组建第 4 个航母战斗群,进一步增强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
![]()
对于印媒的报道,中国官方尚未作出明确回应。中国国防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发展武器装备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军事专家指出,航母建造周期较长,从分段建造到下水海试通常需要 3-5 年时间,新航母若目前处于分段拼接阶段,预计 2028 年前后可完成下水,2030 年左右正式服役。
![]()
届时,中国海军将形成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常规动力航母为补充的多层次海上作战力量,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
从福建舰到新航母,中国航母建造技术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吨位与弹射器数量的增加,更反映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从舰载机到电磁弹射器,从动力系统到配套装备,中国已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航母产业链,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这种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船舶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等多个领域长期积累的结果,为后续航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