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金秋好“丰”景 贝贝南瓜铺就致富路

0
分享至

塞外金秋,天高云阔。清晨的田垄间已见白霜,而日上三竿,秋阳依旧和煦,将温暖毫不吝啬地洒向大井镇黑山头村的蔬菜冷棚种植基地。棚内,村民们正穿梭于藤蔓间,忙碌地进行着采收前的最后管护。一株株藤蔓上,一个个贝贝南瓜泛着墨绿油亮的光泽,像沉甸甸的承诺,静静挂在渐趋萧疏的藤叶间。它们正抓住这一年中最后的温暖时光,积累糖分,凝聚干物,仿佛在与将至的霜冻赛跑,等待着农人采收的号角。


贝贝南瓜长势良好

“以前种露天菜,最怕老天爷变脸。一场大风、一场急雨,就可能让半年的辛苦泡汤。”村民贾文术一边整理藤蔓一边感慨,“现在有了这冷棚,心里踏实多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连夏天的高温都能挡一挡,你看这南瓜长得多齐整。”

正如贾文术所言,这批高标准建设的冷棚,已成为大井镇发展高效农业的关键基础设施。镇政府副镇长姜淼介绍:“冷棚的建成,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业的痛点。它提升了抵御低温、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的能力,通过调节小气候,延长了蔬菜的生长期,让我们能够错峰上市,抢占市场高价窗口。更重要的是,它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与复种指数,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是我们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

在黑山头村,贝贝南瓜产业带来的不仅是沉甸甸的果实,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三重保障”。“加入合作社种植贝贝南瓜,收入真是不一样!”种植户赵凤琴喜滋滋地算起了账,“以前种大田蔬菜,一亩地刨去成本,也就落个三四千元。现在跟着合作社种南瓜,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可比以前强多了。”在碧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技术支持下,周边农户积极发展冷棚蔬菜种植,亩均产值实现了从4000元到7000元的飞跃,每栋冷棚年纯收益稳定超过5000元,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未直接参与种植的村民也同样分享着产业发展的红利,500元/亩/年的流转费,让村民获得了稳定的财产性收益,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盘活增值。

产业的发展还直接或间接创造了10余个就业岗位。正在棚内进行日常管理的村民张凯峰说:“在合作社干活,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一个月下来能多挣3000多块,不比出去打工差,日子更有奔头了!”

这“三重增收”的喜人局面,源于大井镇探索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黑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宋艳民说到:“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与引进的优质农业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提供市场订单和专业指导,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品控。最关键的是,产生的所有收益金,全部归入村集体经济账户,用于村内公共事业发展和滚动投入再生产,真正实现‘强村’与‘富民’的双赢。”

如今,大井镇的田野上,一座座冷棚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孕育的不仅是甘甜软糯的贝贝南瓜,更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是集体经济茁壮成长的蓬勃希望。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一颗颗金瓜,正铺就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王春达、刘婕)

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144文章数 2007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