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岁的乾隆皇帝撰写《十全记》,自述边疆建立的“十全武功”,并自称“十全老人”。
所谓的“十全武功”是指:“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
如果细究研判,乾隆皇帝的边疆武功其实只有九次,但是加上乾隆皇帝的“天下第一孝子”的完美表现,说人生十全并不为过。
对生母孝圣宪皇后孝行可称天下第一,乾隆母亲爱旅游,乾隆就侍奉母亲三游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几乎每年都到避暑山庄,而为操办母亲的“十年一大寿”更是不惜财力。
太后五十大寿时,乾隆模仿康熙皇帝过五十大寿的做法,在太后从圆明园返回宫中的路上,让六十位六十岁的老人在两边跪拜叩首,赏赐十万两。
太后六十大寿时,乾隆提前一年就开始改清漪园为颐和园,把瓮山改为万寿山。
![]()
图:颐和园的昆明湖从高空看起来就像一个寿桃,据说也是乾隆皇帝的大手笔
而另外一个大手笔就是将西湖改为昆明湖,让昆明湖从高空看起来就像一个寿桃。
太后七十大寿时,因太后喜欢江南风光,乾隆皇帝效仿江南式样建造苏州街。设宴庆祝寿辰时,乾隆虽年过五十,仍身穿彩衣率众起舞,博母后一笑。
太后八十大寿时,乾隆提早将泰山修饰一新,然后陪同母亲到泰安,同庆泰山庙宇落成,也是纪念母亲寿辰的特别方式。
![]()
图:乾隆时物-岱庙天贶殿
其实乾隆第一次登泰山是奉母亲之命。乾隆要祭孔,乾隆的母亲要祭泰山,乾隆遂陪同前来。之前的历代帝王讲泰山,多讲皇帝与泰山帝之间的政治意念传承的关系。
而乾隆的母亲很不简单,提出“泰山灵岳,坤德资生”,淡化政治意念传承,增加了世俗人生的理念。
不论仿父营造、还是修山祝寿,乾隆皇帝在泰山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群,比如今日泰安之岱庙天贶殿、泰山顶之碧霞祠等,大体是乾隆时物。
![]()
图:乾隆时物-岱顶碧霞元君祠
太后去世,为存放其母亲的头发,乾隆皇帝下令铸造黄金佛塔。
该塔耗金3440两,高147厘米,塔呈覆钵式,共13层,每层雕有梵文,塔身中有一个门,内放金佛一尊和一个长方形发盒,整座塔高雅而精巧。
![]()
图:为存放其母亲的头发,乾隆皇帝下令铸造黄金佛塔
乾隆的种种孝行无愧天下第一,太后的遗言也说:“ 今皇帝秉性仁孝,承欢养志,克敬克诚,视膳问安,晨夕靡间……中外一统,五世同堂,稽之史册,实罕伦比。今予福寿考终,夫复何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