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欢迎关注!
1975年12月底,病重的周總理召见中央对台办公室主任罗青长,深情嘱托道:“不要忘记吴石他们......”。
吴石1894年生于福建闽侯,这位出自光绪帝师陈宝琛故里的穷儒之子,自小便是天之骄子:
![]()
17岁加入“北伐学生军”,18岁入武昌军校,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保定军校,与张治中、白崇禧、李宗仁等人成为同窗,毕业时再次名列榜首,人称“吴状元”。
后来,他去日本留学,在人才济济的炮兵学校、陆军大学依然名列第一毕业,轰动中日两国军界,被誉“十二能人”:能文、能武、能诗、能画、能骑、能射......
1934年,吴石回国被聘为中国陆军大学教官,专门研究日本国情并收集军事情报。他潜心三年研究写成《日本作战之判断》,起初此书未被重视,直到“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兵力部署、攻击指向等竟与书中推演完全吻合。人们才惊觉,吴石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在目睹官场贪腐与内战不义后,吴石对国民D彻底失望。他悄然转身,走上了一条凶险的道路——成为一名深入虎穴的潜伏者。
《国防部长江防兵力部署图》、《全国军备部署图》……一份份绝密情报从他手中送出,为上海、广东、福建等立下不世之功。
1949年,担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的他接到一纸调令:前往台湾。
![]()
组织建议:如果没有把握,就留在大陆。
吴石却坚定地说:“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个人风险,已不足道。”
他毅然踏上了不归路。官至“国防部”参谋次长的他,成为我党在台湾的最高级别的潜伏者——“密使一号”。
但白色恐怖笼罩全岛,“宁0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由于台湾地下D最高负责人蔡孝乾的叛变,整个情报网遭到毁灭性打击,包括前来接头的女交通员朱枫在内的1100多名同志相继被捕。
吴石将军,也随之暴露。
特务冲进这位次长的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满屋书籍之外,仅搜出一根四两重的金条。
狱中,他受尽严刑拷打,左眼失明,却始终坚贞不屈。
1950年6月10日,吴石与朱枫、聂曦、陈宝仓四位英雄,英勇就义于台北马场町。
![]()
就义前,57岁的吴石留下泣血绝命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夫人王碧奎受牵连入狱三年,尚未成年的两个孩子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后来,16岁的女儿为养家糊口,四处打零工,甚至不惜早早嫁人减轻家庭负担,一家人在台湾艰难维生。
![]()
由于工作的极端机密,这些隐蔽战线上英雄们的功绩长期不为人知。直到周總理在生命最后时刻,仍不忘深情嘱托罗青长:“不要忘记吴石他们……”
1973年,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如今,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他的雕像与战友们一同静默矗立。
![]()
谁能想到,这位官至国民D国防部次长的“十二能人”,家中仅有一根四两的金条?
他本可安享尊荣,却选择了最危险的道路;他本可富足一生,却甘愿清贫如洗。这不是傻,而是信仰的无价。
他失去了视力,却看到了黑暗尽头的光明;他失去了生命,却为我们赢得了永恒的明天。
历史或许会尘封档案,但不会忘记忠魂。那首用生命写就的绝命诗,至今仍在无声地诉说:这盛世,终会如您所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