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关羽视若亲弟,却为何从不在他面前摆架子?别说赵云,连张飞、黄忠、马超都碰过关羽的傲气,有人当场就懵了,可赵云一次架子都没见过,这背后到底有啥玄机?
说起关羽的高傲,那可是出了名。马超刚出汉中,曹操还夸他“有吕布当年之勇”,张飞都拿他没辙,结果关羽拿起笔,就给马超写信:“马超,听闻你勇冠三军,但在我关云长面前,还差得远。”信一到,马超急得面如土色,赶紧跑去见羽,可见羽一个眼神,都不带多看一眼。
还有黄忠。长沙之战,黄忠那箭法神准,箭破云梯,力压当时的关羽;定军山上,黄忠又斩夏侯渊,战绩赫赫,可关羽却当他老兵,不屑跟他同列军前。“黄将军斗胆献策,却不过我关云长麾下旧卒。”黄忠当场气得手抖,却也只能乖乖忍了。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同是五虎上将,赵云偏偏例外。长坂坡上,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七进七出,一身金甲宛若神兵;当年接应甘夫人与阿斗,连曹军都为之侧目。可每每谈起此事,关羽总是一笑置之,从没在他面前显山露水。
这到底是为什么?先说赵云的人品:忠心耿耿,胸怀大义。公孙瓒败亡后,赵云本可以投靠袁绍或曹操,偏偏千里迢迢追到刘备帐下。他那种雪中送炭式的坚定,让关羽由衷敬佩。“他追随刘备,不为金帛,只为扶汉。”羽后来常常提起这件事,感慨“云之忠心,岂我等可及?”再说那回桂阳,太守赵范想把寡嫂樊氏许给赵云,赵云二话不说就拒绝:“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嫂即我嫂,我如何敢享?”旁人闻言,无不拍案叫绝。关羽便在旁边笑道:“若是换了羽,恐怕见了美色,一夜魂飞魄散也未必能守住道义。”
![]()
因为他的品德几乎无可挑剔,关羽自然把他当作“仁义之表率”,自家耿直又好勇的臭脾气,在云面前都得收一收。用关羽的话说,就是“见贤思齐,何必逞强?”
再说关羽本人那套处世哲学——“傲上而不凌下”。对手比他厉害,他敢怒不敢言;对手比他低一筹,他要绝对压制。可赵云呢?他在羽心里,位置只能在“尊兄”刘备之后,却也比羽高不到哪里去。关羽心想:“我武艺、资历均当高于他,又何惧?”于是见云就像见自家弟,甭管是在军营里还是大帐前,二人说话掏心窝。要说真刀真枪比武,羽未必怕云;要说同舟共济,他宁肯让云先上阵。一次合围时,羽脱下盔甲,把最危险的前线交给云,自己在侧翼护驾,动作一气呵成,不带半分架子。
![]()
此外,赵云的特别地位也让关羽不得不低头。云身为刘备的贴身护卫,朝夕相处,决策会上他的话往往比羽更灵。汉水之战后,黄忠想带兵先出击,结果人家兵权已在云手里。“羽虽为五虎将首,但兵权只到荆州,云那边掌握中军调度,谁敢轻视?”关羽深谙此理,从来不会在云面前扯大旗亮身份,他知道越是领导身边的亲信,就越得示好。要不然,他那“万夫莫当”也保不住自己的荣耀。
说到底,关羽对赵云的尊重,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赵云的人品,忠义仁德,关羽实在折服;二是羽的处世之道,傲上不凌下,云的位置刚好在他下方,不存在竞争;三是云的含权量高,撑着刘备集团的真正中枢,稍有不慎,就可能惹火上身。
![]()
可你又想过没有?如果有一天,赵云在军事或声望上彻底超越了关羽,羽会不会摆起架子来?还是说,他依旧会把云当作兄弟共话天下?关羽又是否能做到,当“弟弟”真正赢过“哥哥”时,依旧宽容以待呢?这一次的从不摆架子,也许只是关羽情谊深厚的开始,更可能是两人心结逐渐形成的伏笔。只要刘备未统一天下,关羽对赵云的那份恭敬,恐怕还会继续下去。信息来源:[《三国演义》] 参考资料:[《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