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电影票房在国庆期间达到430亿,超过2024年425亿的全年票房总数:一方面,电影市场似乎出现了回暖之势,有望在今年余下的三个月突破500亿;另一方面,在已有的票房产出中,《哪吒2》单片票房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部分原本看好的重点档期影片票房不及预期,电影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而从更深层次去讨论,我们更应该重视和面对现实的是,电影在整个文化消费范畴中所产生的讨论度和影响力问题。相比于2015~2019年的市场样态,近年呼吁电影行业高质量的整体提升已成为业内共识——尤其,如何在信息高度碎片化、注意力极度稀缺的当下,让不同体量的电影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是所有从业者正在面临的问题。
9月中旬,在浙江嘉兴举办的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围绕该话题举办了多场对谈活动,来自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深从业者齐聚嘉兴,从前端供给、中端运营、末端触达多个角度展开讨论,以期在电影市场转型之际,为产业发展寻求新的出口。
![]()
供给端:青年导演,路在何方?
回顾今年各类新片的市场表现,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商业大片未达预期,一些口碑尚佳的青年导演作品,如《毕正明的证明》《花样少女杀人事件》等,则面对“叫好不叫座”的遗憾局面。作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青年导演正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从创作本身来看,“拍什么、如何拍”是青年导演首作尤其需要重视的,本届吴天明青年电影展有多场活动均涉及该话题。其中,影展开幕片《黑炮事件》映后,《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反复强调,个人风格的确立和作者表达在当今时代仍然非常重要,“青年导演一定要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电影语言,以前的影片并不提供复制的技巧,只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电影表达方式。”
![]()
在此基础上,创作更需要明确一点,即“为什么而拍”?
在题为“坚守与突围:青年导演如何在理想与市场之间找到观众”的对谈活动中,导演刘泰风提到,《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选择用16毫米胶片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把镜头语言做到极致的平民化和普适性。影片以内容表达和社会关怀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商业诉求。尽管最终的市场表现并不如意,但仍以真诚的表达和卓越的导演思维获得了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的肯定。
刘泰风认为,创作一部电影,自己的出发点、目标和最终的执行要达成统一,“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非常娱乐性、商业性的片子,但是后面也要按照这个目标去执行。当我们选择做一个严肃话题的时候,那就要做另外的妥协。”
此外,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小成本制作或许是更舒服的选择。且不论大制作本身能否成为青年导演初执导筒就能获得的机会,市场预期过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创作的自由度。
导演杨瑾、蒋佳辰都提到,小成本更能让人找到创作的初心和快乐,也会让作品更加真诚和真实。对于很多创作而言,高投入并不等于高质量,所以,青年导演要学会控制成本,用有限的条件激发出影像的无限可能。
![]()
导演刘泰风长片首作《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剧照
于个人,首作往往承载了更多创作者的表达,青年导演希望通过影像传递更多个人情感或对社会的某种观察;于行业,成熟的从业者希望从青年导演身上看到在视角、风格、形式等方面的鲜明特色,以及可挖掘的潜力;于市场,观众希望看到真诚和能产生共鸣的内容。
当青年导演可以在个人情感中挖掘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普适性表达,也能够在影像风格场凸显出自己的风格,市场又该如何接纳?
运营端:宣发!宣发!宣发!
老话常说“酒好也怕巷子深”,放在现在的电影行业,那就是:在供给端的产出数量充盈、平均质量尚佳的情况下,如何让一部电影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这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格外重要。小成本艺术片如此,商业大片亦如此。然而,有时候电影人在实操中却困惑于宣发环节难以发挥作用。
问题之一在于错位。2018年,《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错位营销使影片拿到了远超预期的预售票房;到了2023年,《燃冬》复刻了这一模式,却在“史上最强暑期档”没有再燃起一把火。今天,观众“先观望再买票”的观影心态已经使这种营销方式难以存活,但部分宣发方却转向了更为单一化的信息输出。
![]()
《燃冬》上映首日票房1529.8万
累计票房仅2600+万
在本届吴天明青年电影展题为“宣发的再定义:在信息洪流中找到观众”的对谈活动中,保利影业副董事长李挺伟提出,所谓“宣”应该是双向交流,当下我们已经进入分众时代,不同群体对电影的诉求各不相同,一部影片想要触达更多观众,就需要挖掘内容自身的多维特征。
然而,“现在我们的电影宣发还是在打情绪点”,通过短视频的强化让观众形成信息茧房,对没看过的电影产生单一预期,那么当影片内容无法快速满足受众这一预期,几乎就等于宣布市场难以达到预期。
![]()
“宣发的再定义:在信息洪流中找到观众”对谈现场
问题之二在于滞后。媒体人坦克介绍,中国电影宣发在2011~2021年吃到了互联网普及、新媒体和自媒体崛起的红利。但是,“人人皆可发声”同样带来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控”。舆情危机、公关事件、社会话题……影片进入宣传期后,网络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项目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
宣发的计划性减弱是当下从业者的共识,但与之匹配的应急能力却没有迅速提升。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认为,现在一部影片进入市场之后就是完全被动的,舆情牵着作品走,很多时候就会影响对电影本身的评价。因此,宣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舆情应对能力,才更有可能让影片以正常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
问题之三在于欠缺真诚。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首映场上或哭或笑的观众、预埋的问题、大V的夸赞,甚至是与影片内容无关的粉丝表白、主创互动,桩桩件件都在消耗观众对电影本身的期待。
对主创而言,更想听到观众对内容的真实反馈,对观众来说,创作背后的深层意涵要比跳舞唱歌更有吸引力。然而,过去几年同质化的路演已经让观众失去对电影的好奇心,他们依然会在手机上关注路演现场的热闹,但已经很难再走进影院看片,毕竟,二者之间几乎毫无关联。
![]()
电影路演形式常引发网友讨论
想要让宣发重新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于如何正确看待市场。
在“注意力战争中的电影宣发:从影迷社区到大众传播”对谈活动中,沈克敏提出,在分众市场上寻找观众,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文艺片、商业片皆是如此,需要先用质量守住目标群体,再通过话题让电影层层破圈,把“质量和话题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让影片从影迷社群走向大众”。
触达端:同质化经营搞不定分众市场
如果说宣发环节是在影片和观众之间架起的一道桥梁,那影院就是决定观众最终能否“过桥”的最后一环。自2002年院线制改革实施至今,二十余年来,影院已经习惯“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历史意义已经毋庸置疑,但在当下的经营中如果只会被动排片,缺失了必要的主观能动性,各家影院千篇一律,就难以再接轨分众市场。
对于影院而言,想要存活下去,就不能再依赖“供养”,需要打造自身的独特性,通过个性化经营撬动周边人群,慢慢培养起自己的核心观众,形成良性运转。要达成这一理想状态,离不开以下几点。
首先,是影院经理对上映影片的充分认知。以往的统一经营模式使部分影院经理缺乏对电影本身的了解,一切依据平台数据排片运营,一方面不利于影院银幕多元题材的百花齐放,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商业大制作对中小成本电影的过度挤压。
在题为“影院经验谈:中小成本影片的发行策略与观众经营”的对谈活动中,多位一线从业者都提到,新片上映之前,建议让全国院线的影院经理进行联合看片,对影片的市场可能性予以评估,才能将排片合理化。
![]()
“影院经验谈:中小成本影片的发行策略与观众经营”对谈现场
此外,想要将影院经营特色化,排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中小成本影片的观众基数或许并不大,但相较于商业片,这类影片受众群体的观影习惯更加稳定,也更能接受题材、类型、风格不同的作品。
这同样对影院经理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对在映的所有影片有所了解,还要对电影本身的质量、卖点等方面有准确认知,更要禁得住诱惑,以长期主义心态培养自己的观众群。
第三,不能完全依赖宣发团队。影院可以根据影片内容选择个性化的自主宣传方式,无论是周边赠送,还是映后交流,都能大大提升自身的独特性,进而吸引更多观众。因此,不仅需要和发行方密切合作,还需要在必要时联系片方。
影院经理董文欣以自身经营的济南百丽宫为例指出,影院不仅在排片方面格外注重多样性,还经常请主创团队进行线下或线上的高质量映后交流,通过多年积累形成自己的观众群,在和观众的良性互动中加深信任,“比如《坪石先生》,有影迷问我能不能在周末排一场,我看了内容和反馈之后觉得很好,就在周六排了一场40多人的小厅,上座率非常好。”
![]()
2024年11月,济南百丽宫影城《女人世界》映后现场
如前文所言,触达端想要全面革新,就需要更加专业的一线从业者,过去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不再匹配当下的精细化细分市场。只有每家影院各自盘活自己的观众,整个市场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无论是大体量商业制作,还是中小成本影片,都需要从供给端开始,以“一片一议”的方法运作,才能精准抵达目标观众。
本届吴天明青年电影展通过多场高质量对谈活动,为产业提供破局思路。电影市场虽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但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各种市场要素的支持(如近来常被业界讨论的将电影与文商体旅展相融合的“电影+”模式),众志成城拥抱观众,市场就不会辜负任何一部真诚的好片,中国电影行业的黄金时代就必将继续辉煌唱响。
![]()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封面图:《毕正明的证明》剧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