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易》的哲学体系中,“火”与“南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寓意着中国南方光明、开放、蓬勃不息的生命力。
近日,广州在中国的南海边——南沙新区点了“一团火”,标志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圣火采集圆满成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进入“全运时间”。
于是,广州人的朋友圈就被几个黑科技词汇硬控了一整天:“可燃冰”、“海马号”、“深海采火”……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共同点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圣火,以源自南海1552米水深的可燃冰,在广州粲然绽放!
这团火,烧得非同凡响,它不仅是全运会体育精神的正式传递,更是一次广州科技实力与大湾区海洋气质的集中展示。
一个字:太燃了!

首先,这团火,燃自“深海掘金”的黑科技。
如果说传统圣火采集是对太阳的礼赞,那么广州的这次点火,则是对深海的探索与致敬。
那跳跃的火焰,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马冷泉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开采它,被喻为“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上绣花”,是世界级的能源勘探难题。
然而,广州凭借硬核的科技实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
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从搭载前沿勘探技术的 “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国字号”科研机构的持续攻关,再到精准的降压开采、安全运输与稳定燃烧技术……这一系列尖端操作,让埋藏百万年的“冰”化作照亮时代的“火”。
目前,世界上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但实现水下点火,将其作为全运会的“源火”,还是全球体育运动史上的创举。
值得一说的是,从深海采火的创意提出,再到最终落地,广州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三个月,再一次见证了“广州速度”。
所以,这团火,烧出了广州在科技赛道上的绝对自信与磅礴力量。
![]()
“海马”号
其次,这团火,燃出了大湾区人民共同的海洋气质。
粤港澳大湾区,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是湾区各城市共同的摇篮,也是连接彼此、通往世界的纽带。用源自湾区共同家园——南海的清洁能源点燃体育圣火,是对大湾区海洋文明底蕴的最高致意,也是对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的最佳诠释。
所以,广州这团火,恰到好处地呼应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海洋气质与开放精神。
![]()
科研人员用引火棒转移保留“源火”
最后,这团火,也燃动着广州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雄心壮志。
选择可燃冰点火,既是世界体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同时也是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刻隐喻与宣言。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向海而生的基因。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始终与海洋共生共荣。
今天,当“海洋强国”的号角吹响,广州正在大踏步重返海洋。
![]()
能从深海 “取火”,绝非偶然 —— 这里有 “梦想” 号大洋钻探船、“极地” 号破冰船等大国重器组成的 “科考舰队”,有全球最大的大洋钻探岩心库、全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
2024年,广州海洋生产总值近 500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势头强劲。
2024年发布的《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更勾勒出“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的蓝图。
当前,广州拥有7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66家涉海科研机构(含高等院校22所),4处重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34个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27个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广州抢占世界海洋科技制高点,
所以,广州这团火,烧的是清洁能源,映照的是广州经略海洋、走向深蓝的无限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