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寒露”已到,全县小麦即将进入适播期,为全力应对因持续阴雨天气对麦播影响,柘城县农技人员们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战斗状态”,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看墒情、送技术、开“处方”,为农民群众提供精准技术指导,为明年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农技人员提醒农民要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工作,杜绝“白籽下田”。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拌种,以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种子包衣拌种时,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寡糖·链蛋白等诱抗剂或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出苗、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在马集乡,农技人员根据当地的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向农民详细讲解了小麦播种的关键技术要点。要精细整地,深耕深度应达到25-30厘米,耕后耙实、耙透,确保地表平整,上虚下实。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将秸秆粉碎至5厘米左右,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并通过耕翻或深旋耕等方式将秸秆深埋匀埋,旋耕埋草深度要达到12-15厘米。
此外,农技人员还指导农民要把握好适播期和播种量。可依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选用品种特性等,以冬前形成主茎5~6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5~8条的壮苗标准所需积温,合理确定适宜播期。一般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日—23日。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3~16万。一般高产攻关田块亩基本苗15~18万,肥力正常地块播种量建议10~15公斤/亩;晚播麦或整地质量偏差的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每亩增加播种量0.5公斤。
下一步,农技人员将继续紧盯农时节点,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确保全县冬小麦“种在适期、长在实处”,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来源:柘城县农业农村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