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小朋友说旧玩偶会说话,院长检查时,玩偶眼睛里掉出一卷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孤儿院的小朋友坚持说旧玩偶会说话,院长半夜检查时,玩偶的纽扣眼睛里突然掉出一卷纸

夜色如墨,孤儿院的走廊里只剩下风声和偶尔的吱呀作响。

林院长揉着眉心,疲惫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今晚,孩子们又被那个旧玩偶吓哭了。

小胖,那个总是说大实话的孩子,信誓旦旦地说,那只破旧的布娃娃会在半夜低语。

林院长不信鬼神,只当是孩子们的想象力作祟。

可当她看到小胖眼中真切的恐惧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寒意还是爬上了她的脊背。

她决定今晚,亲自去会会那个“会说话”的玩偶。



01

林院长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股陈旧的霉味扑面而来。

房间中央的旧木桌上,那只被孩子们称为"小红"的玩偶静静地躺着。

它是一只褪色的布娃娃,用粗糙的棉布缝制,红色的裙摆已经洗得发白,脸上的笑容也因磨损而显得有些诡异。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眼睛——两颗黑色的纽扣,在昏暗的灯光下,仿佛真的在注视着什么。

小胖的哭诉声还在林院长耳边回响:"院长妈妈,小红真的会说话!它说‘嘘,别告诉他们’!"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说夜里总能听到细微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耳边呢喃。

最初,林院长以为是孩子们听了恐怖故事后的集体臆想,便将"小红"从他们宿舍搬了出来,锁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她想,眼不见心不烦,或许过几天孩子们就忘了。

然而,事与愿违。

"小红"被搬走后,孩子们反而更加害怕了。

他们坚持说,虽然看不到"小红"了,但"小红"的声音还在,甚至变得更清晰了。

小丽,一个平日里胆子最小的女孩,甚至开始尿床,每晚都哭着说梦见"小红"在床边对她笑。

这让林院长不得不重视起来。

她走到桌边,拿起那只玩偶。

它比想象中要沉,布料里似乎填充着一些不规则的硬物。

林院长仔细端详着"小红"的脸,那两颗纽扣眼睛像是两个无底的深渊,吞噬着所有的光线。

她试着捏了捏玩偶的身体,除了棉絮和一些不知名的填充物,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只是个普通的旧玩偶而已。"林院长自言自语,试图说服自己。

她把玩偶放到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想了想,又打开了办公室的收音机,调到一个轻柔的音乐频道,希望能冲淡房间里那股莫名的压抑感。

她决定今晚就睡在办公室里,亲身验证孩子们的话。

如果真有什么异常,她也能第一时间发现。

夜深了,孤儿院彻底陷入沉寂。

只有窗外虫鸣蛙叫,偶尔夹杂着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林院长躺在办公室的小沙发上,盖着一条薄毯。

她平时总是浅眠,但今晚,或许是白天的疲惫,或许是心理作用,她竟然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林院长猛地惊醒。

她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房间里的收音机不知何时被关掉了,四周一片死寂。

窗外月光皎洁,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给"小红"的纽扣眼睛镀上了一层冷冷的银辉。

林院长的心脏开始狂跳。

她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不是来自窗外的冷风,而是从心底深处冒出的恐惧。

她屏住呼吸,努力辨别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声音。

没有任何孩子的哭声,也没有任何杂物掉落的声响。

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粗重。

林院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告诉自己,这只是她的想象,是潜意识里的恐惧在作祟。

就在这时,一个细微的声音传入她的耳畔。

那声音很轻,很模糊,像是有人在耳边低语,又像是风吹过缝隙的呜咽。

林院长猛地坐起身,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桌上的玩偶"小红"。

那声音……似乎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02

林院长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她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小红",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那声音断断续续,像是被什么东西压抑着,又像是某种古老而破碎的歌谣。

她努力想要听清,却发现那声音在她的意识中忽远忽近,捉摸不定。

"是风声吗?"她试图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办公室的窗户虽然关着,但老旧的建筑总会有一些缝隙。

然而,她知道这不是风声。

风声是连贯的,而这声音却带着一种诡异的节奏感,仿佛真的有人在低语。

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从沙发上下来,赤脚踩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软绵绵的,却又沉重无比。

她一步步靠近办公桌,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小红"。

月光下,"小红"的纽扣眼睛似乎更加深邃了,像两口无底的枯井。

当她走到桌边时,那声音突然停止了。

房间再次陷入死寂,连虫鸣都仿佛被这诡异的气氛所震慑。

林院长屏住呼吸,伸出手,颤抖着摸向"小红"的身体。

玩偶的布料冰冷,没有一丝温度,仿佛一块被遗弃多年的石头。

她拿起玩偶,左右翻看,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

但除了破旧的棉布和纽扣,没有任何异常。

她甚至把耳朵贴在玩偶的胸口,仔细聆听,除了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什么也没有。

难道真是自己太累了,产生了幻听?

她把"小红"放回桌上,决定明天一早就把这个破旧的玩偶处理掉,彻底杜绝孩子们的"幻想"源头。

然而,就在她转身之际,她眼角的余光忽然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桌上的台灯,原本应该是关闭的,此刻却微微亮着,散发出昏黄的光芒。

林院长清楚地记得,自己睡前是关掉了所有灯的。

她猛地回头,再次看向"小红"。

玩偶依旧躺在那里,纽扣眼睛一动不动。

但林院长的心,却彻底沉了下去。

这不是幻觉,也不是风声。

有什么东西,真的在办公室里。

她颤抖着手打开了办公室的顶灯,灯光瞬间驱散了房间里的阴影。

林院长扫视着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书架、文件柜、沙发……一切都井然有序,没有任何人闯入的迹象。

难道是电路故障?

可台灯是独立的电源开关,怎么会自己亮起来?

林院长走到台灯前,发现开关确实是处于开启状态。

她疑惑地摇了摇头,然后关掉了台灯。

她又检查了门锁和窗户,都完好无损。

排除了外人闯入的可能,这让她更加困惑和不安。

她再次看向"小红",玩偶的身体似乎比之前更冰冷了。

林院长决定不再坐以待毙。

她拿起"小红",这次,她不再是随意地翻看,而是用一种近乎审视的目光,从头到脚地检查着这个玩偶。

她捏了捏玩偶的头部,发现里面除了棉花,似乎还有一些更硬的颗粒感。

她又摸了摸玩偶的四肢,依然是棉絮。

最后,她来到了玩偶的背部。

在玩偶的背部,林院长发现了一道几乎不仔细看就无法察觉的缝合线。

那缝合线很细,用的是与玩偶布料颜色相近的线,似乎是后来补上去的。

她用指甲轻轻抠了抠,发现那并不是玩偶本身的缝合,更像是一个小口袋,或者一个隐藏的开口。

她的心跳再次加速。

直觉告诉她,这道缝合线,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03



林院长借着明亮的灯光,仔细观察着玩偶背部那条不自然的缝合线。

它隐藏在一片褪色的红色花纹中,若非有心,根本发现不了。

这条线迹明显比玩偶本身的缝线要粗糙一些,针脚也显得有些仓促。

她用指尖沿着缝线轻轻摩挲,感到下面似乎真的藏着一个扁平的、硬硬的物体。

她拿来了办公室的拆线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那条缝线剪开。

玩偶的布料已经很旧了,剪刀轻轻一碰,便发出"嗤啦"的声响。

随着缝线被剪断,一个长条形的开口呈现在林院长眼前。

她往里面看去,果然,里面有一个用布料缝制的小袋子,紧紧地贴在玩偶的内壁上。

林院长用剪刀尖挑开小袋子,一股更浓烈的霉味扑鼻而来。

她小心翼翼地伸进手指,触碰到一个冰冷的、坚硬的物体。

她慢慢地将其取出,发现那是一枚金属徽章。

徽章的表面已经氧化,但依稀能辨认出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图案,像是一朵盛开的百合花,下方则是一串数字。

她试图擦拭徽章,但表面的锈迹很难去除。

不过,她还是看清了那串数字:"1987"。

1987年?

林院长皱起眉头。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是玩偶的制作年份?

还是某种特殊的纪念?

她对孤儿院的历史虽然了解,但对如此久远的细节却一无所知。

林院长决定暂时放下徽章。

她又将手指伸入那个小袋子里,确认里面再无他物。

她将"小红"背部的开口重新缝合好,虽然不完美,但至少能暂时隐藏起来。

她意识到,这个玩偶远不止孩子们口中"会说话"那么简单,它承载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林院长特意找到孤儿院里最年长的阿姨,王阿姨。

王阿姨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十年,几乎是孤儿院活着的历史书。

"王阿姨,您还记得这个玩偶吗?"林院长将"小红"递给王阿姨。

王阿姨戴上老花镜,接过玩偶仔细端详。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带着回忆,也带着一丝警惕。

"小红啊……它可真是个老物件了。"

"您知道它的来历吗?孩子们说它会说话,而且,我还在它身上发现了一枚徽章,上面刻着‘1987’。"林院长试探性地问道。

王阿姨的脸色明显一变,她手里的玩偶差点掉在地上。

"徽章?什么徽章?"她急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安。

林院长将那枚生锈的徽章拿出来,递给王阿姨。

王阿姨接过徽章,手指颤抖着摩挲着上面的数字,嘴里喃喃自语:"1987……是她……真的是她……"

"王阿姨,您知道什么?这个徽章代表着什么?‘她’是谁?"林院长追问道。

王阿姨抬起头,眼中带着恐惧和一丝悲伤。

"林院长,有些事,您还是不知道的好。这个玩偶,不吉利。它……它代表着一个悲伤的故事。"她欲言又止,似乎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束缚着。

林院长意识到,王阿姨知道的远比她想象的要多。

她不肯说,或许是因为害怕,或许是因为某种承诺。

但徽章和"小红"的秘密,已经让她无法置身事外。

她必须弄清楚,这个孤儿院的过去,到底隐藏着什么。

04

王阿姨最终还是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只是反复强调"不吉利"、"悲伤的故事",并劝林院长不要深究。

她的态度让林院长更加确信,"小红"和那枚徽章背后,隐藏着一个被刻意尘封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很可能与1987年有关。

林院长没有放弃。

她知道,如果王阿姨不肯说,那么她就只能自己去查。

孤儿院的档案室里,堆满了泛黄的纸张和陈旧的卷宗。

她决定从1987年前后的档案开始查起。

档案室终年不见阳光,弥漫着一股发霉的纸张气息。

林院长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着那些厚重的记录。

她首先查阅了1987年的孤儿院入住和领养记录,想看看是否有与"小红"或徽章相关的线索。

记录显示,那一年孤儿院的入住人数略有增加,但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事件。

然而,当她查到1987年孤儿院的员工记录时,却发现了一个异常。

那一年,有一位名叫"李芳"的年轻保育员,在年中突然离职。

离职原因写着"家庭变故,急需返乡"。

这个理由看似寻常,但林院长却觉得有些蹊跷。

因为在李芳离职前,她的工作表现一直非常优秀,没有任何预兆。

林院长又翻阅了李芳的个人档案,发现她的籍贯离这里并不远。

档案里夹着一张老旧的照片,照片上的李芳笑容甜美,怀里抱着一个同样笑容灿烂的小女孩。

林院长注意到,那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个布娃娃,虽然照片模糊,但玩偶的轮廓和"小红"惊人地相似。

她的心跳再次加速。

难道这个"小红"是李芳的?

或者,是照片中那个小女孩的?

李芳的突然离职,是否与这个玩偶,或者它所承载的秘密有关?

林院长继续深入调查李芳的档案。

她发现李芳在孤儿院工作期间,与孩子们的关系非常好,尤其是与一个名叫"小雅"的女孩。

小雅,正是照片中李芳怀里抱着的小女孩。

小雅在1985年被送入孤儿院,而李芳则是在1986年开始在这里工作。

两人年龄相仿,情同姐妹。

然而,当林院长查阅小雅的档案时,却发现了一个更为令人不安的细节。

小雅在1987年,也就是李芳离职的同一年,也从孤儿院"消失"了。

档案上写着"被领养",但领养家庭的资料却语焉不详,只有寥寥几笔,像是匆匆补上的。

而且,领养手续的签名和日期,也与当时的常规流程有所出入。

"被领养?"林院长感到一丝不祥。

她调出其他被领养孩子的档案,发现他们的领养手续都非常详尽,包括领养人的身份、住址、电话等等。

唯独小雅的档案,模糊不清,甚至连领养人的姓名都只有一个姓氏。

这太不寻常了。

林院长将李芳的离职日期和小雅的"被领养"日期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仅仅相隔了不到一个月。

这绝不是巧合。

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李芳的离职,很可能与小雅的"被领养"事件有关。

或许,小雅根本就没有被领养,而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林院长拿起那枚徽章,再次端详着上面的"1987"字样。

这枚徽章,难道是李芳留下的线索?

或者,是小雅留下的求救信号?

她看着手中的"小红",感觉它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玩偶,而是一个沉默的证人,承载着一个时代久远的悲剧。

她必须找到李芳,或者找到更多关于小雅的线索。

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开玩偶的秘密,更是为了给那个可能遭受了不幸的小女孩,一个迟到的真相。

05

林院长决定从李芳的籍贯地入手,试图找到她的踪迹。

然而,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地址早已物是人非。

她尝试联系当地的民政部门,但由于时间久远,信息缺失,进展缓慢。

她感到一种无力和沮丧,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谜团困住,却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她回到办公室,再次拿起那枚生锈的徽章,上面"1987"的数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她反复思考着王阿姨的态度,以及小雅档案的异常。

一个大胆而可怕的念头开始在她脑海中滋生:如果小雅不是被领养,而是遭遇了不测,那么这个玩偶和徽章,很可能就是她留下的最后的求救信号。

而"小红会说话"的传闻,或许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孩子们无意中"听"到了某种真相的残余。

林院长突然想起,她检查"小红"时,曾感觉到玩偶头部有硬物颗粒感。

当时她以为是棉花结块,但现在想来,这可能也是一个线索。

她再次拿起"小红",这次她没有去动背部的缝合线,而是小心翼翼地捏了捏玩偶的头部。

果然,在头部靠近纽扣眼睛的位置,她摸到了一个明显不属于棉絮的硬块。

她用手指尝试着去推动那个硬块,它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林院长将"小红"翻转过来,用剪刀尖轻轻挑开头部连接身体的缝线。

随着几针线被剪断,一个微小的裂口出现了。

她小心地将手伸进去,摸索着。

指尖触碰到一个坚硬的、冰凉的物体。

她屏住呼吸,慢慢地将它取出。

那是一枚更小的金属物,形状不规则,上面刻着几个模糊的字母。

林院长用袖子擦拭了一下,借着灯光仔细辨认。

那是一枚钥匙!

一枚非常小巧、造型古老的钥匙。

钥匙的柄上,赫然刻着一个字母——"A"。

一枚钥匙?

刻着"A"?

这又代表着什么?

林院长的心跳再次加速。

她感觉到,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这枚钥匙,很可能就是打开某个隐藏着重要秘密的锁。

它会是李芳的?

还是小雅的?

它会打开孤儿院的某个尘封的房间?

某个被遗忘的柜子?

或者,是某个人的心结?

林院长看着这枚小小的钥匙,感觉它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巨大的秘密和沉重的往事。

她知道,这枚钥匙将是她开所有谜团的最后一步。

她必须找到那个与"A"相关的锁,才能彻底揭开1987年那段被遗忘的往事,以及"小红"真正"说话"的秘密。

她环顾着办公室,又环顾着整个孤儿院,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与"A"相关的一切。

是人名?

是房间号?

还是某个物品的代号?

她感觉到,一个巨大的、令人震惊的真相,正被这枚小小的钥匙所紧锁,等待着被开启的那一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