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之下你的钱正在 “蒸发”!这3种资产才是普通人最好的保护伞

分享至

小区超市的牛奶又涨了 5 毛钱。

张阿姨盯着价签愣了半天:去年还卖 3 块 5,现在直奔 4 块。她存了 10 年的 20 万定期存款,年利率 2.1%,一年利息 4200 块,现在连全家的牛奶钱都快不够覆盖了。

2025 年的通胀数据刚出来,东方汇理资管首席投资官孟文睿就敲了警钟:“全球通胀会呈复杂分化格局,美国可能卷土重来,中国也面临物价波动压力”。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的钱正在以看不见的速度缩水。

100 块放手里,一年后可能只值 97 块;存银行,利息赶不上物价涨;跟风炒股,又怕跌得血本无归。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答案藏在机构的持仓表里。那些能跑赢通胀的家庭,都在靠这 3 种 “硬核资产” 筑防火墙。

通胀到底有多 “狠”?你的钱正在以每天 0.08% 的速度蒸发

很多人觉得通胀是 “慢慢涨价”,没什么可怕。但掰开计算器一算,才知道有多触目惊心。

(一)100 万存银行,5 年后少买一辆车

2025 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7%。这意味着什么?

按这个速度,100 万现金存银行,一年后实际购买力只剩 97.3 万;5 年后,就缩水到 87 万左右。原本能买辆中档轿车的钱,5 年后可能只够买辆经济型代步车。

更糟的是,孟文睿提醒:“美国通胀可能再次抬头,全球物价波动会更剧烈”。一旦输入性通胀传导过来,你的钱缩水速度会更快。



(二)“看似赚钱” 的投资,其实在亏

有人说 “我买了理财,年化 4%,比通胀高”。但你可能忽略了两个坑:

一是 “名义收益”≠“实际收益”。4% 的年化收益减去 2.7% 的通胀,实际只赚 1.3%,100 万一年才多 1.3 万,根本跑不赢生活成本上涨。

二是 “隐性缩水” 更可怕。2024 年,猪肉价格涨了 35%,鸡蛋涨了 22%,这些日常开销的涨幅,远高于 CPI 平均水平。你的理财收益,早就被菜篮子 “偷” 走了。

(三)为什么普通人总躲不过通胀?3 个认知误区

1、“等通胀过去再理财”:错!通胀从来不是 “一阵风”。1990 年的 100 块,现在购买力只剩不到 15 块。通胀是长期趋势,等下去只会越亏越多。

2、“把钱全存定期最安全”:错!固定利率资产是通胀的 “靶子”。孟文睿明确说:“通胀上升会直接导致固定利率资产价值缩水”,存得越久,亏得越多。

3、“跟风买热门资产”:错!2024 年有人跟风买虚拟货币,说能抗通胀,结果半年跌了 60%;有人追高新能源基金,一年亏了 28%。不懂逻辑的跟风,就是送钱。

第一种硬核资产:黄金 —— 央行都在买的 “抗通胀压舱石”

2025 年 9 月,国际金价突破 2100 美元 / 盎司,创历史新高。

华安基金许之彦说:“黄金定价正开启新周期,这轮上涨不是短期炒作,而是货币属性的回归”。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全球央行都在偷偷加仓黄金,2024 年净购金量达 1136 吨,创历史第二高。

为什么黄金能抗通胀?因为它是 “不被印出来的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