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尴尬抄家,抄了个寂寞!雍正抄曹雪芹家,竟发现朝廷倒欠三万两!没有雍正的狠,就没有曹雪芹的《红楼梦》!
说起抄家,历史书里狠人不少,和珅算一个,嘉庆皇帝一动手,金银财宝装满车,几千万两白银往外拉,场面大得吓人,可到了雍正抄家那会儿,画风就有点怪,甚至可以说是尴尬,忙活大半天,没捞着什么银子,反倒算出来自己欠了人家三万多两,这事儿听着就离谱,被抄的这家,就是曹雪芹他们家。
曹家的出身,其实算不上多光彩,本来是关外的汉人,让清军给俘虏了,编入了正白旗当包衣,说白了就是皇家的家奴,但这命好就好在跟对人了,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这层关系,比什么都铁,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更是康熙从小一起长大的伴读、侍卫,关系非同一般。
康熙对曹家,那是真没话说,江宁织造这个肥差,一干就是几十年,皇帝南巡接驾,做官服,都是曹家一手操办,曹寅病了,康熙派御医星夜驰援,人没了,还特意安排亲戚接班,这意思就是,这差事就是你们曹家的,钱你们自己看着花。
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康熙一走,雍正上了台,天就变了,雍正这人,不是不讲情面,是心里那本账算得太清,江山是他的,不能由着老爹留下的人胡来,康熙几次南巡,花钱如流水,国库从五千多万两,折腾得只剩下八百万两。
雍正看着这窟窿,头都大,查账,必须查,江南三大织造,就是重点目标,曹家首当其冲,为啥,因为曹家的靠山,是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新皇帝登基,能让你这前朝太子党的人舒坦吗,这背后,是政治斗争,靠山一倒,墙就跟着塌。
雍正当然不能直接说你站错队了,得找个由头,曹頫私用驿站传送家里的东西,这事儿不大,雍正抓着不放,说他“骚扰驿站”,派人去江宁查账,结果查来查去,贪污的证据没找到,反倒翻出来一堆亏空,不是曹家贪了,是曹家几十年里替康熙、替还是王爷的雍正垫付了无数款项。
康熙赏赐的东西,很多都是空头支票,压根没兑现,南巡接驾的费用,都是曹家自己掏腰包,账本一亮出来,朝廷不仅没钱拿,还倒欠曹家三万两,雍正脸都绿了,最后只能“宽容处理”,官职是撤了,但没杀头,没流放,曹雪芹还能在北京念书,挂个闲职,这处理方式,跟别人比,算是客气了。
家道中落,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变成了穷困潦倒的文人,住在北京西山,靠卖字画、当私塾先生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朋友回忆说他经常喝得大醉,他写《红楼梦》,不是为了搞什么文学创作,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那种繁华到衰败的巨大落差,刻在他骨子里,贾府的兴衰,就是他曹家的写照,贾宝玉是他自己,林黛玉的病,探春的诗,贾母王熙凤的影子,都是他儿时见过的人。
雍正的这场抄家,说来也巧,要是没有这一出,曹雪芹可能就是个富家翁,哪还会有《红楼梦》,正是这场大难,才逼出了这部旷世奇作,雍正抄走的,是一个家族的富贵,却催生了一部文学史上的巅峰,历史就是这么充满了讽刺。
说到底,曹家倒台,就是站错了队,康熙晚年,八阿哥呼声最高,曹家把宝押在了他身上,雍正一上台,必然要清洗异己,三大织造这么重要的位置,不可能留给前朝的亲信,就算账本再干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谁的天下谁说了算。
曹家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康熙时代,讲的是人情、是关系、是皇帝的个人恩宠,雍正时代,讲的是制度、是效率、是对皇帝的绝对忠诚,奶妈的情分,在国家机器面前,不值一提,雍正心里有杆秤,清理旧臣、整顿财政、强化皇权,曹家正好撞在了枪口上,结局早已注定。
那三万两白银,雍正没还,历史却还给了我们一部《红楼梦》,对文学而言,这是幸事,对曹雪芹个人而言,是无尽的悲凉,他写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写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耗尽心血,最终在贫病中离世,半生繁华,终归一梦。
《红楼梦》是一场梦,梦里有亭台楼阁,有才子佳人,有世家荣辱,梦醒之后,是一个家族的灰飞烟灭,是一代人命运的起落沉浮,文学的伟大,往往就诞生于这样的废墟之上,我们今天读它,感叹的,或许正是曹雪芹用自己一生的痛苦,为后人留下的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