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 讯 员 杨 洁 包宏杰
本报讯 日前,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圆满落幕。在为期5天的此届全球数贸会上,来自海宁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师生携非洲好物惊艳亮相,以校地联动的实践活力,为这场国际数字贸易盛会注入独特的“嘉”元素。
作为数贸会现场唯一的直播购物展示区,东方学院师生打造的“非洲好物直播间”成为全场焦点。由2位东方学院外教与3名东方学院学子组成“跨文化带货团队”,用流利的英文向全球观众推介非洲咖啡、牛油果油、手工特色首饰,并将海宁“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特质融入直播,让藏于非洲大陆的特色产品,借数字贸易“翅膀”突破地域限制,直抵中国消费者视野,也为嘉兴乃至长三角地区与非洲的经贸对接开辟了新渠道。
活动期间,一场扎根海宁、链接全球的“沉浸式移动课堂”同步开展。东方学院30余名跨境电商方向学生,将实践课堂从位于海宁长安镇的校园教室搬至杭州数贸会现场,与国内外参展企业代表围绕数字贸易前沿趋势、跨境电商运营实务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这场“从海宁到杭州”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将课堂理论直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观感受行业对数字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让嘉兴“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在国际平台上得到展现。
“能代表东方学院、代表海宁乃至嘉兴,在这样一个大型国际性博览会上为中非经贸合作搭台,向全球观众介绍非洲的特色产品,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参与直播的学院外教Tarryn说,“我们希望通过师生的努力,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和喜爱非洲产品,同时也让世界看到数字贸易为中非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
此次全球数贸会之行,是浙财大东方学院依托海宁的区位优势与产业资源,推动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有效缩小了课堂理论学习与行业实践之间的差距。这一活动既助力了非洲好物借数字贸易出海,也标志着浙财大东方学院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扎实一步。未来,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地方产业的联动,为长三角数字贸易发展培养更多兼具语言能力与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