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濛创新工作室”,展柜里整齐陈列着电缆头、工具台上摆放着锃亮的工器具。这些物件于他而言,既是朝夕相伴的“战友”,也是技艺传承的“教材”。这里是他钻研技术的创新阵地,也是带徒传艺的培训课堂。各式设备与图纸错落摆放,竟透着几分“大男孩玩具厂”的鲜活劲儿。
这位90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一级检修工程师、一级领军技能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十五运保电这场硬仗中,李濛将“绣花般”的细致与青年人的冲劲融为一体,以新的突破、新的担当、新的作为,在守护赛事光明的战场上书写着电力人的奋斗篇章。
攻坚行业技术难题
创新利器出新招
作为广州电缆“绣花技艺”传承人,李濛不仅守得住传统,更创得出新招。他始终将守护“设备本质安全”作为最高追求,始终聚焦一线痛点。在十五运保电中,他既以“严细实勤”的标准把控每道工序,更用自主研发的“硬家伙”为安全加码。
![]()
近年来,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已成为困扰整个电缆行业的重大难题,国内尚无成熟有效的修复烧蚀电缆的方法。
换缆要涉及长距离路面开挖、新电缆及附件安装,不仅施工周期长,协调多方难度大,单条线路投资更是高昂。
为破解这一难题,李濛与同事组建科技攻关团队,把“修复液研发”作为核心方向。
团队最终确定了复合修复液方案:以硅橡胶基材液体为基础,加入导电成分液体,混合后利用流动性注入电缆缓冲层间隙,固化后形成稳定固体片材,恢复接触不良的间隙连接。
看似简单的原理,背后是无数次的“精细打磨”。研发最大的难点,在于平衡修复液的“流动性”与“固化时间”:既要保证液体流动性足够好,能在紧密的缓冲层间隙中顺畅流动、灌满整段电缆;又要确保两种组分混合后,有足够长的固化时间,避免注入中途凝固。
李濛和团队在实验室做了上百次模拟灌注试验,反复调整配方比例。他们还逐一攻克注入点选择、温度对流动性的影响、注入后电缆密封等细节问题。
历时一年,团队终于研发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修复液。2024年底,顺利完成了110千伏潭双凌艺线总长约300米范围缺陷电缆的修复液灌注,是国内首次硅橡胶基材电缆缓冲层烧蚀修复液试点应用。这项技术是在攻克行业前沿难题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为同类缺陷电缆的处置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不仅实现了“无需换缆修复”的突破,延长了电缆寿命,还每年为广州供电局节省千万元维修费。这也将成为守护赛事供电的“硬核利器”,对提升电缆本质安全水平、降低电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挑梁抢修负责人
扛起保电千钧担
2025年4月30日,正准备返回母校参加十周年聚会的李濛,突然接到紧急任务——110千伏石棠坪远航线接地系统出现异常缺陷,必须立刻处理。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取消行程,挺膺担当,开启了长达六天的“五一保电攻坚战”。
这是李濛首次以抢修负责人的身份统筹应急任务。此前,他是专注技术的骨干尖兵,而这次,他将面临全新挑战。
李濛:
以前跟着师傅干,只要把‘绣花般’的技艺落到实处就行。现在作为负责人,每一步都要考虑全局,哪怕一个物资衔接失误,都可能拖慢抢修进度。
![]()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五一假期市民出行的影响,李濛带领团队绞尽脑汁,快速制定临时处理方案,于4月30日当晚就完成接地系统发热点的临时处理。整个五一假期,他白天驻守现场,钻进闷热的电缆沟排查缺陷、监督施工。晚上回到办公室,梳理当天进度、优化次日计划。5月2日,为推动各个环节有序实施,他坐在办公室里接连打出150个电话,不知不觉中已到凌晨时分。直到5月5日晚,随着石棠坪远航线顺利送电,李濛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抢修团队青年员工刘源:
检修那几天真是连轴转,压力特别大,但李濛愣是扛住了。从人员物资协调到盯现场、对厂家,每个环节都盯得死死的。
虽然他年纪轻轻就做了抢修负责人,我们都打心里服气!
这次抢修,不仅让李濛完成了从“技术能手”到“统筹带头人”的蜕变,更诠释了新一代电力青年“关键时刻顶得上”的责任担当。
初心不变守光明
铁军本色焕新彩
对比广州亚运会,现在的保电真是翻天覆地!当年靠人工拉网式巡检,一天最多查2公里线路;如今有了数字电网,运用智能监测设备+AI算法识别,1日就可以做到全覆盖。
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保电零差错”的初心。
![]()
李濛:
亚运会保供电的成功经验和作风,其实一直渗透和延续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十五运这场大考,是对我们工作效果一次全面的检验。
大事件是电网成长的‘催化剂’,从亚运到十五运,技术在升级,团队在成长,电网会更安全可靠,我们有底气守住每一盏灯!”
为了让“绣花技艺”落地更实,李濛牵头筹建电缆专项工作组,整合技术骨干成立“支援队”。涉赛线路检修时,工作组带着设备上门支援;班组遇到复杂缺陷,他第一时间带队到场指导。“每一段电缆、每一个接头,都要经得起检验。”从业至今,他经手的电缆运维任务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始终保持着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准。
如今,十五运保电进入关键阶段,李濛依旧每天穿梭在电缆隧道、创新工作室与保电现场。这位身上沾着泥土、手上握着工具的青年工匠,正以可靠的担当、不懈的努力、奋进的姿态,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着不凡的业绩,让新时代电力产业工人的奋发光芒,在守护赛事光明的征程中愈发耀眼。
策划:徐婷 李濛 刘薇 刘源
审核:黄晓璐
签发:徐莹
![]()
(点击标题解锁精彩内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