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共探文明守护新路径

0
分享至

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沙龙在故宫大高玄殿举行。沙龙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的系列专业沙龙之一,由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协办。

围绕科技如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径,9位海内外学者从多个维度作精彩讲述,分享实践案例与跨领域研讨对话,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科技动能,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凝聚力量。

从“抢救修复”到“防患未然”,构建遗产“防护屏障”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抢救性修复’向‘预防性保护’转型”,是与会专家达成的核心共识,也构成了沙龙上半场讨论的焦点。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国际视野、工程技术、理论建构、监测实践等角度,深入剖析文化遗产应对自然侵蚀、人为干扰与气候变化等长期风险的解决方案,为预防性保护理念落地提供丰富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支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青木信夫以“中国建筑遗产数字化的30年”开场,梳理了我国建筑遗产的数字化历程,提出“价值研究—保护实践—传承”三阶段体系化框架。对比国际,中国建筑遗产数字化的重心从应对危机的“记录”,发展到主动预防的“保护”,最终走向动态交互的“传承”,展现出一条清晰的演进脉络,并构建了一个体系完整且发展均衡的模式,为破解全球“数据孤岛”难题提供了中国思路。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东亚项目总监赵宏禧在“关注、行动与挑战:世界建筑文物六十年的守护之路”主题分享中,结合基金会在全球700余处遗产的保护经验和近30年实践,详解了“社区参与+国际协作+技术创新”的协同保护模式。他以柬埔寨吴哥窟、智利复活节岛、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岩石教堂、伦敦塔等保护案例,强调保护文化遗产不能只依靠抢救行动,更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让珍贵的古迹能够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此外,文化遗产的守护,靠的不是一时关注,而是持续投入、切实行动,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从工程力学视角,聚焦“文物建筑结构稳定预防性保护”是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结构师、结构首席专家葛家琪讲述的重点。“文物建筑结构稳定面临静力失稳与地震动力失稳两类风险,而现代建筑理论难以解释文物建筑‘水滴石穿’式的损伤机理。”葛家琪说,团队研发基于此提出适用于古建筑连接界面依靠摩擦力和挤压力传力机理的离散体力学分析模型,以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演试验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科学解释了古塔病害成因,并制定出适配文物特性的结构稳定性指标,纠正了现行文物建筑规范套用现代建筑指标导致的“过度加固”问题,为文物建筑稳定风险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传统加固措施干预大、有效性不明确的问题,葛家琪提出预应力“捆绑”加固技术,仅用较小的预应力措施便使上千吨重的数十米高砖塔防震性能获得较大提升,实现“最小干预下的最大保护效益”。

北京工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戴俭则从“何为患”与“如何防”双重视角厘清预防性保护核心逻辑。针对木构古建筑糟朽、变形、开裂等主要病害,他系统介绍了三维测量形变无损检测、阻抗仪与应力波仪微损检测等技术手段,指出当前最大难点在于“阈值设定”——由于古代建筑结构体系多样及千百年来遗存现状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难以设定统一临界数值。结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戴俭建议将预防性保护的技术范畴和内容设定为检测与监测技术可适用于环境与本体,而预防性保护措施仅限于木构古建筑的环境,本体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则仅限于《准则》中日常保养和防护加固技术措施的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娜分享18年以来的布达拉宫结构健康监测实践成果。自2007年起,该团队构建了覆盖建筑本体变形、振动、材料劣化、环境作用、荷载等数十项指标的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多源传感、物联网与云平台融合,系统性开展监测活动。这套系统如同为古建筑配备“保健医生”,其研发的结构监测数据融合技术,不仅实现了布达拉宫病害的动态追踪,相关成果已成为技术赋能遗产预防性保护的重要依据。

“未来需加强跨学科协作与国际交流,推动预防性保护技术标准化、监测体系常态化,让‘防患于未然’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模式。”与会专家表示。

技术融合创新,打造遗产“智慧防线”

如果说“预防”是目标,那么数字化技术便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利器。聚焦“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议题,来自遥感、人居环境、数字技术、实景三维等领域的四位专家学者,通过案例解析与技术展示,呈现了数字化监测从“现象观测”到“价值认知”的全链条应用,凸显了跨学科协作在遗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富龙,以丝路遗址点兴教寺为案例,展示了“天—空—地”多模态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团队通过卫星SAR数据、无人机激光雷达与地基激光扫描协同,实现对兴教寺黄土台塬地标位移形变及玄奘塔倾斜的精准监测。该技术构建了“灾害风险预判—应急响应—灾后评估”全流程体系,让“太空眼”成为遗产防灾的“千里眼”。

创新性提出“流域人居系统”框架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汪芳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提供新思路。她指出,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智慧不断积累,促进人水共生与城水协同。她和团队以“黄—运—长”流域共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尺度、精细化的城镇水文路径构建与动态模拟技术方法,以及多情景、全过程的城市涝水动态调度和空间协同技术方法,形成“地方—适应”水城适配理论,揭示了“城水关系”演化规律,为现代城镇治水、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实现传统“理水营城”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黄墨樵谈到“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监测的公众分享”实践成果。他从“保护闭环”到“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决定“知情权”三个方面进行讲述,通过介绍故宫博物院“数字孪生”项目(遗产监测3.0)与故宫院藏《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虚拟修复交互体验两个案例,传递了中国“保护文化整体性”的遗产观。

实景三维如何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围绕这一议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侯妙乐展示了文化遗产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互联互智互通。她指出,实景三维技术正解决文化遗产建模“立体化不足、真实化欠缺、实体化有限”的痛点,需要将文化遗产变成可定标、量化、计算、管理、利用的时空数据空间,用时空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靠时空知识服务,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其团队依托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技术,已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虚拟修复、云冈石窟十八窟语义建模、北京中轴线申遗等项目中落地。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为全球遗产保护提供“时空认知+智能计算”的中国方案。

相关专家认为,遥感、人工智能、实景三维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监测成为“新基建”,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图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流云青史
2025-10-29 20:32:42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一娱三分地
2025-11-01 17:26:04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02 13:26:07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老汆古装影视解说
2025-11-02 18:06:52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老谢谈史
2025-10-25 20:52:03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南书房
2025-11-02 18:00:03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boss外传
2025-11-02 18:25:03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耳东文史
2025-10-03 00:03:10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文史达观
2024-10-24 06:45:03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红豆讲堂
2025-05-04 08:10:08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山河路口
2025-11-02 16:49:03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山野卢员外
2025-11-02 17:52:17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历史求所知
2025-10-10 15:30:04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瑶卿文史
2025-10-31 11:45:03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细雨中的呼喊
2025-09-27 22:58:29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不写散文诗
2025-10-31 23:51:29
2025-11-02 19:19:00
文物平安 incentive-icons
文物平安
文物安全理论研究等。
2484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产后如何快速恢复夫妻生活?这篇说透了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