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之王”:为什么是电气工程?
工科之王是哪个专业?我经常讲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但要说工科之王,我认为应该是电气工程。为什么?
不管是电子还是计算机,中国目前都有明显的短板,不像以前那么辉煌了,还面临着“卡脖子”危机;而且电子信息的就业面相对窄一些,适合的分数段也比较高,通常还得有研究生学历。但要说“六边形战士”般全面的专业,我认为是电气工程。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热度来看,电气工程可能从没拿过第一,但永远稳居第二、第三,这已经很难得了。
比如2000到2010年土木大火的时候,电气工程也处于热门梯队;2010到2018年计算机火起来,电气工程照样排第二、第三;现在电子信息势头正盛,计算机退到第三,电气工程还是第二。你会发现,在众多专业方向里,它能几十年稳坐第二、第三的位置,真的很不简单。
热度高说明什么?说明社会有持续的需求。电这东西,不管是老百姓生活还是企业生产,都离不开。中国每年人均停电时间不到2分钟,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二,这背后的电力保障能力有多强可想而知;而且我们的特高压技术,更是世界第一。
第三个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从以前烧煤烧油的传统能源,到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核心都是为了迎合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要减排,就得用核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
但这些能源最终都得转换成电能才能使用,所以电是核心枢纽。再加上我国“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西北地区有大量戈壁沙漠可以开发新能源,却需要远距离输送到东部,这就倒逼我们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很多国家没有这种特殊需求,所以至今都没掌握这项技术。选择电气工程,不是偶然,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而且电力行业还在不断升级改造,市场大、政策好,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
除了行业前景,电气工程的就业面也非常广泛,高、中、低分考生都能找到出路。
第一条路,去私企。像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汽车企业,对电气工程人才需求很大。以前比亚迪每年招清北的电气专业学生也就几个人,去年光清北毕业生就招了400人,相当于两个省份的清北生源全被比亚迪收走了。这么多顶尖人才愿意去,说明薪资待遇肯定不低。
第二条路,去央国企。这也是电气工程的热门选择,虽然薪资天花板不如私企,但胜在稳定,很多还有编制。最典型的就是“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还有北边的蒙西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大唐、华电等)。想进这些企业,原国家电力部直属的院校会更受青睐。
这就说到第三个点:开设电气工程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全国算上专科有近1000所学校,上至清北,下至大专,覆盖所有分数段。
• 顶尖梯队有传统的“二龙四虎”: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985、211院校的电气工程实力顶尖;
• 中间梯队是原电力部直属的双非院校,比如“八大金刚”(现在长春工程有点没落,成了“七个半金刚”):华北电力、东北电力、上海电力、南京工程学院、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还有定位省属公办二本、却要一本分的沈阳工程学院,这个分数能进国家电网,性价比很高;
• 还有个思路是选本地的电力相关院校,比如河南电网招人最多的是郑州大学,其次是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的电气工程分数不高,性价比超高,尤其是那些有保研率、有电气学科评估(哪怕是C类)的院校,都值得考虑;
• 最后是专科层次,有12所电类特色专科院校,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这些原铁道部、电力部直属的专科院校,现在得在本科线上二三十分才能稳录——因为家长都看明白了,能稳定就业才是硬道理,只要态度端正、好好学习,这些学校基本能保证百分百就业。
再往下说,就算读不了这些特色专科,比如去了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机电一体化,毕业后去私企当电工,转正后也能有六七千、甚至一万多的工资,而且工作稳定。你想想,现在很多一本院校的机械、计算机专业,能保证毕业就拿一万多吗?能保证40岁以后还能稳定拿一万多吗?在电气工程领域,这些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你看,电气工程不管是从国家政策、就业机会(私企、央国企通吃),还是分数适配性(高、中、低分都有选择),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可以闭眼报的专业。高考填志愿时,哪怕一个学校能报6个专业,也可以把它当成保底选项,或者直接放进6个志愿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