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争的未来将由人类与机器共同书写

0
分享至

战争,是人类文明最残酷的“压力测试”,也是技术革新最剧烈的“催化剂”。从青铜剑到核弹头,从步兵方阵到信息化作战,战争的形态始终随人类对“力量”的理解而演变。今天,人工智能、自主系统、量子通信等技术的突破,正将战争推向一个“人机共生”的新纪元——未来的战场,不再是单纯的“人力对抗”,而是人类智慧与机器能力的深度交织;战争的决策、执行与终结,将由人类与机器共同定义规则、分配角色、承担责任。

这不是“机器主导战争”的宣言,而是“人类以更理性方式驾驭战争”的必然选择。当技术的锋芒足够锐利,人类必须学会与机器“共执剑柄”,让战争回归“止戈为武”的本质。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从“人力密集”到“智能协同”的必然

传统战争的核心是“人对人的对抗”:士兵的数量、体能、勇气是胜负关键;指挥链的效率、将领的谋略决定战场走向。但工业革命后,技术逐步改写这一逻辑——机枪让“人海战术”失效,航母舰队将战场扩展至海洋,导弹实现了“超视距打击”。如今,智能化技术的渗透,正让战争从“人力驱动”转向“智能驱动”。

1、 战场感知的“全维觉醒” :卫星、无人机、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天罗地网”,能实时捕捉战场的每一丝动静——从敌方雷达的电磁信号到士兵的心跳频率,从沙漠的温度变化到城市地下管网的布局。人类指挥官的“战场迷雾”被机器大幅驱散。

2、 决策速度的“指数级跃升” :现代战争中,导弹飞行仅需几分钟,网络攻击以毫秒计。传统的“情报-分析-决策-执行”链条已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AI系统可在0.1秒内处理百万条战场数据,生成最优打击方案,将人类决策从“事后反应”推向“事前预判”。

3、 作战单元的“去中心化” :无人装备(无人机、地面机器人、水下潜航器)正成为战场“新主角”。它们可自主执行侦察、排雷、精确打击任务,甚至在AI集群控制下形成“蜂群战术”,让传统集中式的兵力部署失去意义。

这些变化并非否定人类的作用,而是要求战争的主导者重新定义“人机分工”:机器负责处理“确定性任务”(如数据处理、重复操作、高速响应),人类聚焦“不确定性决策”(如战争目标、伦理底线、政治后果)。

二、机器的“战争赋能”:效率提升与风险并存的技术双刃剑

机器介入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跃升,但也埋下了新的隐患。其“赋能”与“风险”本质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机器的“战争优势”:从工具到“智能战友”的跨越
1、 降低人员伤亡:无人装备可替代士兵执行高危任务(如扫雷、前线侦察、高危区域打击)。据统计,2020年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90%的空中打击由无人机完成,地面部队伤亡率较2001年下降67%。机器成为“战争中的缓冲带”,让国家更谨慎对待“用兵”决策。
2、 突破人类生理极限:AI系统的计算速度、记忆容量、持续工作能力远超人类。例如,俄军“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可携带机枪、反坦克导弹,在-40℃至50℃环境中连续作战72小时;美军“普罗米修斯”AI指挥系统能同时跟踪2000个目标并分配火力,效率是人类的100倍。
3、 重构战术逻辑:机器的“无情感”特性,使其能执行高风险、高精度的“非对称作战”。例如,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可自主锁定雷达信号源并自毁,瘫痪敌方防空系统;伊朗“见证者-129”无人机通过AI识别,精准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目标。这些战术让“以小博大”“非接触作战”成为常态。 (二)机器的“战争风险”:技术失控与伦理失序的隐忧
1、 自主武器的“责任真空”:若AI被赋予“自主杀伤权”,其决策逻辑(基于算法的“最优解”)可能与人类伦理冲突。例如,2021年联合国曾就“禁止杀手机器人”展开辩论,争议焦点在于:当AI误判平民为目标时,责任该归于开发者、使用者还是机器本身?这种“责任模糊”可能让战争沦为“技术黑箱”下的暴力游戏。
2、 算法偏见的“战争放大”:AI的决策依赖训练数据,若数据本身存在偏见(如对特定肤色、语言群体的误判),可能导致战争中的“系统性误伤”。2011年美军无人机在巴基斯坦的空袭中,曾因人脸识别算法误将婚礼人群判定为武装分子,造成数十名平民死亡。技术的“客观”背后,可能隐藏着人为设计的“不公正”。
3、 战争门槛的“技术降低”:无人装备的小型化、低成本化(如消费级无人机改装为攻击武器)可能让冲突更易爆发。非国家行为体(如恐怖组织)也能通过购买或自制智能装备发动袭击,传统“大国对称战争”的规则被打破,全球安全秩序面临碎片化风险。

机器的“战争赋能”是把双刃剑,可以让战争更“高效”,却也可能让战争更“危险”;它扩展了人类的能力边界,却也对人类的控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人类的“战争本质”:不可替代的伦理锚点与战略定力

无论机器如何强大,战争的核心始终是“人类意志的对抗”。机器是工具,人类的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政治目标,才是战争最终的“启动键”与“终止符”。

(一)人类的“伦理主导权”:为战争设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其终极目的是实现某种政治目标,而非单纯摧毁敌人。人类的伦理判断,决定了战争的“合法性”与“限度”。

1、 战争目标的“人本性” :是否发动战争、何时结束战争,必须基于对“生命价值”的敬畏。例如,AI可计算出“摧毁敌方导弹阵地需牺牲500名平民”的“最优解”,但人类必须追问:“这个目标是否符合正义?是否有更少伤亡的替代方案?”

2、 战争手段的“克制性” :机器可能建议“全面压制敌方通讯系统”,但人类需判断:“此举是否会波及民用设施?是否会导致冲突升级?”伦理约束确保战争不会滑向“无差别毁灭”。

3、 战后重建的“责任归属” :机器能完成战场清扫,但和解、赔偿、秩序重建必须由人类主导。二战后德国的“战争反思”、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审判”,都是人类以道德责任修复创伤的例证。

(二)人类的“战略定力”:驾驭技术的“反脆弱”智慧

技术越先进,人类越需要保持对战争的“清醒认知”。

1、 拒绝“技术崇拜” :AI的“完美计算”可能掩盖战争的复杂性。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美军AI系统预测“战争将持续3周”,结果陷入8年治安战。人类需始终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技术结论。

2、 平衡“技术依赖”与“自主创新” :过度依赖机器可能导致“能力空心化”。例如,若指挥官习惯依赖AI决策,可能丧失对战场的全局感知;若一国完全依赖进口无人装备,可能在战时被“断供”瘫痪。人类的“战略自主”需建立在技术韧性与人才储备之上。

3、 构建“人机信任” :士兵需学会与机器协同——既信任其数据处理能力,又保持对异常情况的警觉。例如,俄乌冲突中,乌军士兵通过“星链”终端接收AI推荐的狙击位置,但仍需结合实地观察修正误差。这种“人机互信”是高效作战的基础。

四、未来战场:人机共生的“智能战争”新图景

当技术进一步突破,战争将呈现更复杂的人机协作形态。

1、 “人类大脑+机器身体”的混合战士 :外骨骼装甲可增强士兵的力量与耐力,脑机接口能实现“意念操控”无人机群,士兵从“单兵”升级为“人机融合战斗单元”。

2、 “云脑指挥+分布式执行”的智能体系 :后方AI“战争云脑”实时分析全球数据,生成战略方案;前线无人装备、有人平台根据指令自主协同作战,形成“去中心化”的弹性杀伤网络。

3、 “虚拟-现实交织”的认知对抗 :AI可伪造敌方指挥官的通信信号、制造“假目标”迷惑对手;人类则通过心理战、舆论战瓦解敌方士气。战争从“硬杀伤”扩展到“软博弈”,人机协作覆盖物理与认知双重战场。

这些场景并非“机器统治战争”,而是人类以更高效、更理性、更可控的方式运用技术力量。

五、战争的终极指向,是人类对和平的永恒追求

战争的未来,既非“机器的战争”,亦非“人类的战争”,而是二者共同书写的“止戈之书”。机器让战争更“精准”,却无法定义“为何而战”;人类让战争更“克制”,却需要借助技术扩展“止战”的能力。

当我们讨论“谁书写战争的未来”时,答案藏在每一次技术应用的伦理选择中:是让机器成为“战争的工具”,还是“和平的盾牌”?是让技术放大战场的残酷,还是让技术缩短战争的长度?

最终,战争的意义从未改变——它是人类为了避免更大灾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手段。而机器的加入,应当让这种“极端”更少发生、更可控、更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所谓“共同书写”,不过是人类带着更聪明的工具,继续这场始于暴力、终于文明的自我救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方通报:区长冯强,酒驾、工作时间沉迷打高尔夫球

官方通报:区长冯强,酒驾、工作时间沉迷打高尔夫球

极目新闻
2025-11-02 15:48:39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我为什么不想写太子集团的陈志?

我为什么不想写太子集团的陈志?

伢伢复盘
2025-11-02 09:06:28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吉刻新闻
2025-11-01 00:17:11
突发!石景山游乐园起火,官方通报——

突发!石景山游乐园起火,官方通报——

BRTV新闻
2025-11-02 17:50:18
申裕斌成韩乒历史首人!韩媒:第3次越过中国长城 两人4强创纪录

申裕斌成韩乒历史首人!韩媒:第3次越过中国长城 两人4强创纪录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2 06:53:23
长春亚泰提前降级!海牛逃出生天,再拿1分将保级,梅州一线生机

长春亚泰提前降级!海牛逃出生天,再拿1分将保级,梅州一线生机

奥拜尔
2025-11-02 17:22:59
广东人,又连任了一个外国总统?

广东人,又连任了一个外国总统?

陆弃
2025-11-02 09:00:03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1 23:56:55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云端小院
2025-11-02 09:05:55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广告创意
2025-11-01 14:09:44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爆角追踪
2025-11-02 10:48:56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怪罗
2025-11-01 23:02:19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2 03:29:28
1962年,82岁的麦克阿瑟听闻印度对中国开战,一番评论十分犀利!

1962年,82岁的麦克阿瑟听闻印度对中国开战,一番评论十分犀利!

历史龙元阁
2025-11-01 17:00:07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17:53
2025-11-02 18:32:49
白驹谈人机 incentive-icons
白驹谈人机
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
1652文章数 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数码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数字太大,课代表无能为力?思维难题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数码要闻

微星带来非 MAX 版 MAG B850 TOMAHAWK WIFI 主板,规格略有出入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