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昌交通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谋划“红舵手”党建领航等“五大行动计划”,并大力推进文化铸魂行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实践深化、文化浸润四维融合,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真正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形成了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范例。
在机制创新方面,南昌交通学院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协同、部门联动、师生共育”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并制定“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让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门门有思政、课课有温度”,如机械制造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管理课程强调社会责任。采用“多师同堂”教学模式,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联合授课,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在资源整合方面,学校深挖江西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与新时代成就,构建“红绿古新”四色育人资源库。聚焦赓续红色基因,学校承办全省高校红色主题巡演,开展红色走读、云游、班级创建等活动,让学生探访革命遗址、聆听英雄事迹,将红色历史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聚焦绿色生态教育,学校在婺源林生茶园开展“研学+劳动+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采茶、炒茶、品茶等方式感悟人生哲理;聚焦传承古色文化,走进白鹭洲书院、鹤舍古村,通过楹联解读、家风传承等,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在实践深化方面,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劳动教育宣传月期间,通过200余件师生原创作品展现传统工匠智慧与文化传承密码。科技制作实践中,学生利用废旧电线、玩具等器件设计智能机器狗。乡村振兴实践中,师生深度参与科技助农、文旅赋能等项目,将思政课开在“红土地上、田野间、村庄里”。
在文化浸润方面,学校打造“黄家湖讲坛”“墨轩湖讲坛”等品牌,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涵盖科技创新、人文社科等领域的专题讲座,为师生提供与大师对话平台。同时创新理论宣讲模式,成立“红舵手”指南针宣讲团,该宣讲团由校领导、思政课教师、骨干学生构成,并构建“领航-启航-引航-护航-助航”五级联动机制。
下一步,南昌交通学院将继续以深化改革“五大行动计划”为主线,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紧扣“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实践深化、文化浸润”四维融合,创新“思政+学科”联动机制,加强跨学科协同备课;用好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构建多元育人矩阵;凝练“行走的思政金课”,提升学生实践质效;打造校园思政文化品牌,营造沉浸式育人氛围,推动思政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闵淑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