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其中涉及主角前期对待宠物的急躁行为及部分带有玄学色彩的设定,均为故事情节与人物弧光服务。请读者理性阅读,切勿与现实生活混淆或模仿。
“你就非得睡在这儿,把我的财路堵死是不是?”
李维烦躁地将脚边的金毛拨开,挤出了门。他只当门口这团毛球是“看家护院”的执念,是他事业上最大的“拦路虎”。
他从未想过,《为什么狗狗总爱睡在家门口》这个问题的答案,远不止于此,更关乎那三个他闻所未闻、与“财运”息息相关的真正原因...
![]()
01
凌晨一点零三分。
李维把鼠标狠狠地摔在垫子上,发出一声沉闷的“砰”。
显示器上,那封来自甲方“王总”的邮件标题刺眼得像一道疤——“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最终版设计稿”。
最终版后面,缀着一个礼貌却冰冷的问号。
“靠,”李维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身体向后一仰,办公椅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抓了抓自己那头因为几天没洗而纠结成团的头发,感觉头皮一阵阵发麻。
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像个小小的坟场,埋葬着他过去四十八小时里所有的灵感和耐心。
又被驳回了。
理由是“感觉不对”。
什么叫他妈的“感觉不对”?
李维想砸了显示器。
他是一个设计师,不是一个该死的通灵师。
他对着屏幕上那个花里哨、已经被改了不下二十遍的标志,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抽干了。
工作室合伙人上个月撤资跑路了,留给他一个半死不活的烂摊子和一屁股债。
房租、水电、服务器费用、还有信用卡账单,像一群秃鹫,盘旋在他头顶,随时准备俯冲下来,将他啃噬得一干二净。
这个项目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五十万的合同款,足以让他喘上一大口气。
可现在,这根稻草似乎也快断了。
房间里死一般寂静,只有电脑主机风扇在嗡嗡作响。
李维闭上眼,烦躁地捏着鼻梁。
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安静中,一个轻微却持续的鼾声,从门口的方向传来。
呼…噜…呼…噜…
是馒头。
李维睁开眼,目光穿过堆满杂物的客厅,落在玄关处。
那里,一团金色的毛球正四仰八叉地躺着,睡得人事不省。
它庞大的身躯几乎完全堵住了门口的通道,只留下一道窄窄的缝隙。
又是那个门口。
李维的火气“噌”地一下又冒了上来。
这条名叫“馒头”的金毛,是他一年前从收容所领养的。
温顺、安静、不拆家,几乎是完美的宠物。
除了一个让他抓狂的毛病——它只睡在家门口。
不是门口附近,不是客厅,不是他特意买的那个柔软舒适的狗窝,就是门口那块冰冷坚硬的地砖。
每次他深夜加班回家,摸黑想开灯,总会被这个庞大的障碍物绊个趔趄。
每次他清晨睡眼惺忪地出门,都得像玩杂技一样,小心翼翼地从它身上跨过去。
甚至每次点外卖,他都得隔着门对外面小哥喊:“你放门口就行!我侧着身子能拿到!”
“睡哪儿不好,非得睡门口挡路!”李维站起身,烦躁地走向厨房想倒杯水。
他经过馒头身边时,故意加重了脚步,但那家伙只是耳朵动了动,翻了个身,继续用鼾声挑战他的忍耐极限。
“难怪我这么倒霉,”他从冰箱里拿出冰水,狠狠灌了一口,冰冷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却浇不灭心里的邪火,“妈的,门都给你堵死了,好运气还怎么进来?”
他自嘲地笑了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
可当他再次看向门口那坨“拦路虎”时,那种烦躁和厌恶却无比真实。
他觉得,这条狗,就像他现在的生活,死气沉沉地堵在那里,堵住了他所有的出路,也堵住了他最后一丝希望。
02
几天后,王总的项目依旧毫无进展,李维的财务状况却已告急。
为了开源,他开始在一些行业网站上疯狂地投简历,希望能接到一些小私活糊口。
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有一个自称“张总”的人联系了他。
对方出手阔绰,号称是一家新成立的快消品公司,急需一套完整的品牌视觉设计,预算三十万,预付一半。
这对李维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两人在电话里聊得非常投机,张总对他之前的作品大加赞赏,并约定第二天下午就带合同上门拜访,顺便看看他的工作环境。
李维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把工作室打扫得一尘不染,连馒头都被他抓去卫生间洗了个澡。
下午两点,门铃准时响起。
李维深吸一口气,脸上挂着最职业的笑容打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油头粉面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西装,笑起来一脸精明。
“李老师,久仰大名啊!”张总热情地伸出手。
可他的手还没和李维握上,一个金色的身影突然从李维身后窜了出来。
是馒头。
它一反常态,没有摇尾巴,反而压低身体,对着张总的皮鞋发出了一连串低沉的、充满警告意味的“呜呜”声。
空气瞬间凝固了。
张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半步。
![]()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李维又急又气,赶紧拽住馒头的项圈,“这家伙平时不这样的,可能是怕生。”
他一边道歉,一边想把馒头拖回房间。
可馒头今天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四只爪子死死扒住地面,就是不肯挪动,喉咙里的低吼声越来越响。
“畜生,给我进去!”李维急了,压低声音呵斥它。
场面尴尬到了极点。
张总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勉强笑了笑:“李老师,你这狗……有点凶啊。要不,我们改天再约?”
说完,不等李维再解释,他就转身快步走向了电梯。
李维追出去,只看到电梯门缓缓关上,映出他自己那张铁青的脸。
回到屋里,李维的怒火彻底爆发了。
他指着趴回门口,却依旧保持警惕姿势的馒头,破口大骂:“你是不是有病!啊?三十万!三十万的单子!就他妈被你给搅黄了!我养你有什么用?除了挡路就是坏我好事!”
馒头委屈地低下头,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呜咽。
李维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在旁边的鞋柜上。
他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事业不顺,连养条狗都跟他作对。
接下来的两天,李维都沉浸在丢掉大单的懊恼和愤怒中。
他对馒头不理不睬,连狗粮都懒得添。
直到第三天,一个同行的朋友在微信上给他发来一条新闻链接。
“兄弟,快看!你前阵子是不是接触过一个姓张的?”
李维点开链接,标题赫然是——【警方打掉一特大合同诈骗团伙,主犯张某某落网,专骗创业型设计公司】。
新闻配图里,那个被警察押着的“张总”,正是那天被馒头吓跑的油头粉面的男人。
报道说,这个团伙的套路,就是用高额预付款诱骗小公司签订阴阳合同,一旦拿到设计初稿,就立刻消失,还会利用合同漏洞反咬一口,索要高额违约金。
已经有好几家小工作室因此破产。
李维呆呆地看着手机屏幕,大脑一片空白。
他感觉一股冷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手脚冰凉。
如果那天,馒头没有发疯,如果他顺利签了那份合同……
后果不堪设想。
他缓缓地转过头,看向门口。
馒头正安静地趴在那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李维的心中,第一次升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后怕与震惊的困惑。
之前的文件事件,可以说是巧合。
那这次呢?
它怎么会知道那个人是骗子?
03
那次诈骗事件后,李维对馒头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粗暴地推开它,经过门口时也会下意识地放轻脚步。
但他心中的困惑,却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
他开始默默观察馒头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快递员、外卖小哥、邻居大妈……馒头对所有人都很温顺,唯独那天对那个“张总”表现出了极强的敌意。
这无法用“怕生”来解释。
这是一种精准的、有选择性的甄别。
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维百思不得其解。
与此同时,王总的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了新的转机。
王总对他的一个新方向表示了认可,并让他沿着这个思路,尽快做出一个完整的提案,下周进行最终的汇报。
这让李维重新燃起了希望。
为了全力以赴,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开始了又一轮的通宵奋战。
一天深夜,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画图,肚子饿得咕咕叫。
他拿起手机,点了一份平时最爱吃的麻辣小龙虾外卖。
半小时后,外卖小哥打来电话,说已经送到门口了。
李维放下手头的工作,趿着拖鞋就往门口走。
经过馒头身边时,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
馒头趴在那里,睡得很沉,甚至还打着轻微的鼾。
李维笑了笑,打开门,拿起外卖,然后关上门。
一切如常。
他提着香气四溢的小龙虾回到工作台,食指大动,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准备开吃。
可就在他剥开第一个虾壳,准备把虾肉送进嘴里的时候,他的眼角余光,瞥到了门口的馒头。
它不知什么时候醒了。
但它没有像往常闻到食物香味时那样,跑过来摇着尾巴讨食。
它只是远远地趴在门口,抬着头,用一种非常、非常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那眼神里,没有渴望,没有兴奋,反而带着一丝……不安?
李维愣住了。
他举着虾肉,和馒头对视了几秒钟。
![]()
一种莫名的、毫无来由的预感,忽然从心底升起。
他犹豫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虾肉,拿出手机,点开了那个外卖软件。
他找到了刚才那家店,点进了评论区。
最新的几条评论,都是刚刚发布的,时间和他点餐的时间相差无几。
“无良商家!吃完上吐下泻,现在正在去医院的路上!”
“我靠!这虾绝对不新鲜!肚子疼得要死!”
“大家别点这家了!有问题!我准备打食品安全电话投诉了!”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评论,让李维手里的那盒小龙虾瞬间变得无比滚烫。
他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他猛地抬起头,再次看向门口的馒M头。
馒头看到他放下了食物,似乎也松了口气,重新把头埋进了前爪里。
李维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一次是巧合。
两次是运气。
那三次呢?
从挽回重要文件,到识破合同骗局,再到这盒差点让他食物中毒的小龙虾……
这不是运气。
这绝不是运气能解释的。
这条狗……它好像真的知道些什么。
一种强烈的、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好奇心,彻底占据了李维的大脑。
他必须搞清楚。
必须!
04
接下来的几天,李维几乎魔怔了。
他一边准备着王总的最终提案,一边像个侦探一样,疯狂地在网上搜索着一切可能解开他心中谜团的信息。
“狗能预知未来吗?”
“动物的第六感有多强?”
“金毛犬的特殊能力……”
搜索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从科学的生物本能分析,到神乎其神的民间传说,应有尽有。
但没有一个,能完美地解释发生在馒头身上的一切。
它不是简单的预知危险,它似乎还能分辨“好”与“坏”,“机遇”与“陷阱”。
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李维的思维,不由自主地滑向了一个他曾经嗤之以鼻的方向。
他打开一个浏览器,犹豫了很久,最终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几个他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字:“狗睡门口 风水”。
网页上立刻跳出了五花八门的信息。
大多是些神神叨叨的玄学理论,什么“犬为至阳,卧于门户,可镇宅”,“狗卧乾位,家宅安宁”之类的。
李维看得直皱眉,觉得都是无稽之谈。
就在他准备关掉页面时,一个不起眼的论坛匿名回复,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眼睛。
那人没有长篇大论,只写了短短一句话:“以前家里快破产的时候,有个路过的老先生指着我家睡在门口的老狗说:‘你家最后的财气,全靠它守着了,你却天天嫌它碍事。’”
“最后的财气……”
“天天嫌它碍事……”
这两句话像两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李维的心上。
他猛地想起自己过去无数次不耐烦地推开馒头,甚至咒骂它挡住了自己财路的场景。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一件被他遗忘了一年之久的细节。
一年前,他在收容所办领养手续的时候,那个满脸皱纹的工作人员阿姨,除了给他一堆文件,还递给他一个旧旧的布袋。
“这是馒头前主人留下来的东西,”阿姨当时说,“就一个旧项圈,但那位先生去世前,特别嘱咐我们,如果有人领养馒头,一定要把这个项圈交给他。他说……很重要,千万别弄丢了。”
李维记得,他当时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是一个又旧又破的皮质项圈,上面还带着一股狗味儿。
他觉得没什么用,回家就给馒头换上了崭新的尼龙项圈,那个旧的,被他随手扔进了书房最乱的那个抽屉里,再也没想起来过。
一个念头,像电流一样瞬间穿过他的大脑。
那个项圈!
那个前主人特意嘱咐“很重要”的项圈!
秘密,一定就在那里!
05
李维立刻从椅子上弹起来,冲进书房。
他甚至没开灯,就着客厅的光,发疯似的拉开那个抽屉,在一堆废纸、旧数据线和过期的发票里疯狂地翻找着。
终于,他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体。
他把它掏了出来。
就是那个旧项圈。
皮质已经因为年深日久而变得干硬,上面布满了馒头的齿痕。
项圈上,挂着一个已经氧化发黑的黄铜名牌,正面刻着“馒头”两个字,字迹已经被磨得有些模糊。
他把项圈拿到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
很普通,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他失望地准备把它扔回抽屉。
可他的拇指无意识地在那个黄铜名牌上摩挲了一下。
等等。
他感觉到了。
名牌的边缘,似乎比中间要厚上那么一丝丝,而且,有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缝隙。
这不是一个实心的牌子。
李维的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他的手心冒出了汗。
他找来一把裁纸刀,用刀尖,小心翼翼地插进那道缝隙,然后轻轻地向上撬动。
“咔哒。”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却清晰得如同惊雷。
名牌的背盖,竟然真的被撬开了。
李维屏住呼吸,心脏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他把名牌凑到台灯下,向里面看去。
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地址或者联系方式,也没有任何电子芯片。
只有一张被反复折叠,已经压实成指甲盖大小的、泛黄发脆的油纸。
他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他放下项圈,找来一把镊子,像是在进行一场无比精密的考古发掘,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小纸条从狭小的空间里夹了出来。
纸条很轻,几乎没有重量,却让李维感觉重如千斤。
他把它放在桌面上,用镊子的另一端,一点,一点,一点地,将它缓缓展开。
油纸有些脆弱,边缘已经有了破损的痕迹,但中间的部分却保存完好。
昏黄的灯光下,一行隽秀却力道十足的钢笔字迹,跨越了漫长的时光,清晰地映入了他的眼帘。
那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