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10月8日,路透社一则关于美军六代机进展的披露,在全球军事观察圈掀起轩然大波。
2
美国海军或将首次敲定第六代舰载战斗机F/A-XX的主承包商,最快于本周内对外宣布最终选择。
3
此类消息并非首次出现,此前数月也曾传出类似风声,但最终均未落地。
4
真正引发广泛关注的是报道中流露出的焦虑情绪。
5
“五角大楼正承受着不被中国甩开的压力”“必须加快步伐以应对中国的六代机突破”,这些措辞直白而紧迫。
6
回想过去几十年,我们谈论航空装备时总离不开“向美国看齐”“缩小代差”这样的语境。
7
如今角色悄然对调,主谓倒置之间,折射出的是空中力量格局的历史性变迁。
![]()
8
身份互换
9
这场战略焦虑的源头,要追溯到美国海军长期停滞的F/A-XX项目。
10
该机型原计划接替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成为未来航母打击群的核心空战平台。
11
然而这一关键项目始终推进缓慢,资源投入远不及空军主导的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
12
在2025年春夏之际,五角大楼仅为该项目申请了7400万美元的最低研发预算,竟在国会引发激烈争论。
13
部分议员担忧技术成熟度与供应链安全,甚至建议将整个项目推迟三年。
14
转机出现在中国方面接连释放的技术信号。
![]()
15
![]()
16
今年以来,福建舰多次公开歼-35隐形舰载机实施电磁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的训练画面。
17
配合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与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的协同演练,一套完整、先进的航母舰载航空体系已清晰呈现。
18
外界由此判断:美国在大型核动力航母及其配套作战系统的垄断地位正被彻底打破。
19
更令五角大楼不安的是中国六代机的发展节奏——多个型号已完成多轮试飞,其中代号为歼-50的机型极有可能发展为舰载版本。
20
这意味着中国海军有望在全球率先部署第六代舰载战斗机,形成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代际压制能力。
![]()
21
面对这一现实威胁,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于10月3日紧急下令加速推进F/A-XX合同决策流程。
22
媒体毫不掩饰地指出,此举核心目标就是“与中国保持同步,避免全面落后”。
23
上一次美国因对手武器进展如此紧张,还要回溯至冷战时期苏联推出新型战略轰炸机或远程导弹的时代。
24
即便决心追赶,美方仍面临重重障碍。
![]()
F-47
25
曾主导F-22与F-35项目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F-35频繁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和交付延误,已被排除在竞标之外。
26
目前仅剩波音与诺斯罗普·格鲁曼两家公司参与角逐。
27
波音近年来缺乏独立开发现代战斗机的经验,“超级大黄蜂”实为继承自麦道公司的遗产。
28
当前其主力资源集中在空军F-47隐身轰炸机项目上,难以全力投入海军需求。
29
更棘手的是,其方案很可能基于F-47衍生出舰载型,而历史上美国空军战机“转职”上舰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
F/A-XX
30
诺斯罗普·格鲁曼虽拥有B-2隐身轰炸机的设计经验,但也已有多年未涉足有人驾驶战斗机领域。
31
眼下该公司正同时承担“哨兵”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与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两大国家级重点项目。
32
前者深陷成本失控与进度拖延泥潭,后者又面临空军催促量产的压力。
33
能否调配足够工程团队和技术储备支持F/A-XX,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34
有分析指出,美军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重大武器系统能按期服役。
35
叠加当前工业基础萎缩、人才断层等结构性难题,F/A-XX能否如期列装,前景堪忧。
3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蓬勃态势。
![]()
37
中国战机崛起
38
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封闭机库内,一架未喷涂涂装的歼-35A静静矗立。
39
流畅的机身线条、高度集成的气动布局,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对隐身性能与飞行效能的极致追求。
40
这款集对空拦截、精确打击、反舰突击于一体的多任务隐身战机,采用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设计理念。
41
该方法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实现设计—验证—迭代的快速闭环。
42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介绍,尽管歼-35体积小于歼-15,但在航电架构、信息融合与网络化作战能力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43
未来两者将协同编组,构建起覆盖远中近程、兼顾制空与打击的立体化舰载航空力量。

歼-35
44
歼-35系列的迅速成型,并非偶然。
45
其技术根基可追溯至2009年启动的FC-31“鹘鹰”验证机项目。
46
在研制团队采取“边设计、边绘图、边生产”的极限攻坚模式下,该机于2012年10月成功完成首飞。
47
此举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具备同时研发两款隐身战斗机能力的国家。
48
当年积累的核心技术、工艺标准与高端人才梯队,为今日歼-35的成熟化铺平了道路。
49
若将视野从海军扩展至整个空中力量体系,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更为显著。
![]()
50
美国空军现役飞机总数约为5000架,其中战斗机约1600架。
51
五代机保有量超过600架,主要包括165架F-22“猛禽”和500余架F-35A“闪电II”。
52
中国空军现有各类飞机3700余架,其中战斗机接近2000架,数量上超出美军约400架。
53
即使计入美国国民警卫队与预备役部队的一线部署力量,其实际可用规模也与中国基本持平。
54
但中国新机列装速度明显领先。
55
预计到2025年底,歼-20将新增约100架;而同期美国仅计划采购48架F-35A,且需面对大量老旧F-15、F-16退役带来的兵力缺口。
56
在质量层面,美国战机在传感器融合、数据链互通等方面仍具优势。
57
F-35具备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与情报分发能力,可在编队内实现信息共享。
58
但中国的进步同样惊人。
![]()
59
歼-20配备的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超同类产品,搭配射程达180公里以上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
60
这一组合迫使美军不得不紧急启动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项目以应对威胁。
61
在电子对抗领域,歼-16D专用电子战飞机干扰能力强、频谱覆盖广,正在快速逼近甚至局部超越EA-18G“咆哮者”的作战效能。
62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现役主力战机平均服役年限仅为15年左右。
63
而美国同类机型平均机龄已达25年,老旧平台带来的高维护成本与低出动率问题日益突出。

64
在第六代战斗机的竞争赛道上,中国的领先地位更加明确。
65
有人提出疑问:美国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与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这难道不是决定性优势?
66
不可否认,美军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超过200小时,并历经伊拉克、阿富汗等地长期实战锤炼。
67
相比之下,中国飞行员年飞行时长约为150小时。
68
但中国通过高强度对抗演习、全要素模拟器训练以及常态化南海巡航任务,有效弥补了实战经验短板。
69
近年来在台海、东海、南海方向的前沿部署,已积累大量复杂电磁环境下远海作战的实际操作数据。

70
后勤保障方面,美国KC-46加油机和E-3“望楼”预警机数量占优。
71
但中国依托运-20战略运输机平台改装的新型空中加油机正加速列装。
72
空警-500预警机采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性能先进,目前已服役数十架。
73
反观美国E-3预警机机队多数已服役三十余年,升级空间有限,逐步进入淘汰周期。
74
回到那句“为了追赶中国先进战斗机”,这句话不仅是对中国航空科技飞跃的认可,更是美国空中霸权松动的真实写照。
75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美国在核心技术积累、作战条令演化、全球投送能力等方面依然保有深厚底蕴。
76
这场较量注定是长期博弈。
![]()
77
结语
78
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然显现:中国战机已从昔日的追随者,蜕变为当今世界空中力量发展的引领者。
79
在第六代战斗机、舰载航空系统等前沿领域,中国不仅实现了并跑,更在部分维度取得领跑地位。
80
展望未来五年,当歼-20总数逼近500架大关,第六代战斗机正式进入服役阶段,中美空中力量的对比将继续向东方倾斜。
81
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定力,是对国家安全底线的坚定守护。
82
曾经那个奋力追赶的时代已经落幕,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崭新篇章,正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