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介绍了四川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
▲翟刚
翟刚表示,“十四五”以来,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能级和竞争实力正逐步提升,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主要从四个方面打造产业链发展的“盾牌”和“利剑”。
一是“一盘棋”统筹。翟刚介绍,四川组织开展17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实行“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的协同推进机制,用好产业链发展成效评估“指挥棒”,协同发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显示、先进材料等产业锻长补短,柔性显示、超高性能永磁材料、核电设备、高端化药制剂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加速涌现。
二是“一张图”推进。据介绍,四川实行“一链一方案一政策包”,打出组合拳开展链式招商引资、链主链属企业培育、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供需对接等,比亚迪、沃尔沃、惠科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在中大型无人机、智能传感器、氢能装备等领域已形成独特优势。
三是“一股绳”发力。翟刚介绍,四川实行“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等模式,e-Flash放疗设备、夸父人形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涌现。构建人才链“电磁场”,实行“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模式,面向全国选聘应用科学优秀人才担任企业技术总师,产业领军人才总数年均增幅超过10%。汇聚资金链“活水池”,重构省级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常态化开展“创投天府·周周见”投融资路演,“川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16家。
四是“一体化”布局。据介绍,四川持续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省内跨区域产业合作利益分享。一体化构建产业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打造、产品市场推广体系,如围绕新能源汽车前沿领域打造氢、电、智行“三条走廊”,通过示范应用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同时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千亿规模产业集群数增至10个。全面加强行业治理,推进落后产能淘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翟刚表示,接下来将抢抓“十五五”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深入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更好支撑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邓旆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