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国庆中秋长假,热力值再次拉满!曾几何时,连本地人都没料到会成为“旅游城市”的阜阳,
全市重点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9.62万人次。
短短8天,央视、新华社8次聚焦阜阳文旅。
从去年“五一”街头涌现大量外地车牌,到如今每逢节假日游客量持续攀升,是什么让游客对阜阳“上了头”?
![]()
性价比+碳水 轻松"圈粉"
来阜阳旅行,不用赶行程、算花费——品历史、逛场馆、尝美食、赏美景,每一种打开方式都自带“松弛感”。没有昂贵的门票,没有溢价的酒店,只有实在的价格和热情的服务。
二里井夜市把“花小钱得大乐”贯彻到底,5元一副精美耳饰、9.9元3个现烤生蚝、10元贴膜、30元玩600次套圈——快乐“零门槛”,烟火气触手可及。
郑州的刘玉梅已是第三次坐高铁来阜阳逛夜市:“接地气、特放松,这才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商丘大学生李旭则用两天时间漫游阜阳,吃炒鸡、牛肉包、太和板面,逛博物馆和颍州西湖,全程公共交通,“吃得好,逛得从容,花费却很少,适合大学生。”

若说性价比是敲门砖,阜阳的碳水美食,则是留住游客的“味觉密码”。作为以全国不足0.5%的耕地产出近1%粮食的“百亿江淮粮仓”,阜阳人解锁碳水的方式有上百种。
走进东关美食街,牛肉包、锅贴、锅盔馍、绿豆饼、枕头馍、格拉条、卷馍......人均不过15元,就能吃到心满意足。这些美食不精致、不昂贵,却以最本真的滋味,让天南地北的食客一口“入坑”。
![]()
阜阳东关美食街。张天峰/摄
江苏游客王铭说:“阜阳的美食淳朴、直接、过瘾——像阜阳人,也像这座城市,让人一口‘上头’,还想再来。”
“既有美食也有美景,还有亲子活动、潮流元素,全家都能找到乐趣。不用长途奔波,就能享受惬意假期。” 淮南游客张亚飞说。
![]()
场景+体验 深度“锁客”
阜阳的文旅魅力,早已跳出单一景点的局限。近年来,阜阳不断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体验式项目,让游客从“看风景”变成“玩风景”。
![]()
阜阳斑马音乐节。来源:文旅中国
不仅如此,阜阳还将文旅与赛事、音乐、美食深度融合。阜阳马拉松、斑马音乐节成为全国瞩目的文化IP;2024年,斑马音乐节与阜阳马拉松两大“爆款”联动,实现4.8亿次媒体传播量、8500万元直接消费,让阜阳在全国文旅市场刷足了存在感。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阜阳更玩出“新花样”——以“线上+线下”“白天+夜间”双线发力,端出三大系列、500余场重点活动,本地周边游、音乐狂欢、非遗体验、光影夜游等业态齐齐“开挂”,让街区与场馆成为游客“不愿走”的打卡地。
![]()
阜阳生态乐园
阜阳生态乐园把“江湖”搬进景区,“侠颍江湖行”主题活动玩转角色扮演、剧情演绎与艺术表演,古风氛围感拉满,假期狂揽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八里河旅游区成“欢乐熔炉”,吴桥杂技、川剧变脸、东北二人转轮番登场,连“嫦娥奔月”都实景上演,沉浸式体验让游客直呼过瘾。
![]()
阜阳双清湾水街,市民及游客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王彪/摄
尤家花园的国庆灯会、双清湾水街的城市火把节、清河宋街的“盛世华诞”主题活动,用“灯会+市集”“民俗+演出”的组合拳,复刻皖北烟火气;刚开街的颍上管仲老街春秋里街区,联动打造“千载管仲韵”场景,开街即迎22.9万名游客;顺河老街则靠曲艺、梆剧、肘阁抬阁巡游,让老街区迸发新活力。
![]()
游客在阜阳市博物馆新馆内参观。王彪/摄
场馆同样“吸睛力”MAX:市博物馆的“淮河中游古代科技文物展”搭配双节特别讲解,5.5万游客中近半数是外地人;阜阳罍街更借“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引爆热度,线上百万网友围观,单日5.1万客流创开街纪录。
而10月6日的2025阜阳斑马音乐节,直接将氛围推向高潮——4万年轻人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在旋律中狂欢,用热情为阜阳的青春活力“盖章”。
![]()
真诚+温度 让人真正“上头”
阜阳,擅长用细节与诚意,把每一份期待变成惊喜。
为了让天南地北的游客听懂心意,二里井夜市的千户商家集体从“阜阳话”切到“阜普”;在景点、街区、公交站台,不止有志愿者的身影,热心市民也化身导游;在每一条与阜阳有关的社交平台,一批批热心的阜阳网友在评论区里,变着花样推介阜阳。“外地的朋友你们尽兴,我就不下楼跟你们抢饭了。”“来阜阳找我,请你们吃最正宗的格拉条。 ”
热情,成为连接阜阳与远方游客最坚实的纽带。
杭州游客蒋女士带着妈妈、妹妹,在阜阳市博物馆跟随古装讲解员,沉浸式感受淮河文化后,直言:“这是一座让你感觉被真诚对待的城市,每个人都很热情。看到的阜阳比听到的还要好,我一定还会再来。”
![]()
烟火里生长 蓝图中绽放
阜阳,从不是“突然走红”,而是“默默努力”后的厚积薄发。今年7月,阜阳入选新京报“网红潜力城市”第六名,成为“氛围夜生活型”推荐城市。
![]()
资料图
城市向上的力量,总能感染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
如今,漫步在阜阳的商圈景区,越来越多的“新阜阳人”带着家乡的味道与手艺在此创业安家。在二里井夜市的人流中,来自东北的刘海萍,她的锅包肉摊位前总是排起长队。来自淮北的孙成瑞正在向游客展示他亲手绘制的唐卡,每一笔都融入了对阜阳这座城市的理解。他说:“阜阳很包容,很热情,让我想在这里扎根。”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不仅为阜阳烟火添了新滋味,也让多元文化交融共生。
阜阳的脚步从不停歇。2025年,74个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包括梦幻冰雪综合体、淮河风情百里画廊等38个亿元以上的项目。
![]()
阜阳双清湾水街,两名女青年在选购展销的“非遗鱼灯”饰品。王彪/摄
“当前,我们正立足‘四千’厚重历史人文底蕴,聚焦打造‘烟火水乡、暖城阜阳’文旅总品牌,坚持文旅体商协同发力,着力打造‘触摸阜阳千年文脉’‘品味阜阳烟火水乡’‘暖城阜阳以解乡愁’三大文旅系列活动,努力为大家打造更多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市委书记刘玉杰的话,勾勒出阜阳的美好蓝图。
来源:阜阳文旅
10月5日晚,1500架无人机在双清湾公园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绘出“我爱阜阳”的璀璨图案,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常年在外工作的韩东风,难掩激动:“一直听说家乡变化大,这次回来之后真的很震撼,感觉阜阳像一匹黑马,发展得又快又好!”市民陆萍则全程举着手机记录盛况,连说:“阜阳真棒真棒真棒!”
一碗面、一场表演、一次真诚的对话......让人记住温暖。当“反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阜阳用“性价比+美食+温度”的独特配方,让“来过”,变成“爱上”,再变成“下次还来”。
阜阳的“上头”从来不是偶然。是一路走来的努力沉淀,是本地人对家乡的珍视与守护,更是游客用脚步投出的认可。我们相信未来的阜阳,会带着动人的烟火与诚意,让更多人爱上。
![]()
出品|“瞰阜阳”工作室
文字|全媒体记者 陈锐
图片|张天峰 王彪
编辑|刘超然
审核|张凯培 任秉文
监制|余英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