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双节有多火? 消费霸榜全国第一 8天狂揽2700万游客

0
分享至


2025年国庆中秋超长假期,重庆究竟有多火爆?微信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超长黄金周期间,重庆微信支付消费金额与笔数双双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冠军”。


此外,重庆八天接待游客超2700万,并登上多个平台的热门旅游城市榜单。强劲的消费活力,标志着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四年成效显著,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

双节成绩单:重庆消费市场火爆出圈

来自各大旅游平台的数据同样印证了重庆的火爆程度。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重庆上榜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重庆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9%。当地主要客源地为: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当地热门景区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动物园、重庆欢乐谷、重庆两江游、重庆湖广会馆。

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凭借“吃喝玩乐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成为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热门Top10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北京、重庆、成都、上海、杭州、南京、长沙、西安、武汉、广州。


图源:小红书

飞猪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假期出游快报》显示,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成都、深圳、重庆、南京、武汉、西安等是假期国内游热门城市。

其中,重庆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0%,其中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约42%,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6%。

文旅盛宴:多元消费场景释放活力

重庆市文化旅游市场在双节期间表现强劲。10月1—8日,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2%;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

全市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1.2%。

排名前5景区分别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105.9万人次,磁器口古镇102.3万人次,美心红酒小镇101.2万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78.5万人次,重庆动物园53万人次。


全市重点监测的10家旅游休闲街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6%;接待人数排名前三分别为: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106.1万人次,南岸区弹子石老街80.0万人次,南岸区龙门浩老街55.1万人次。

文艺演出市场同样火爆。全市29家主要剧场和重点演艺新空间累计演出567场,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4%;累计接待观众约16.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6%。

10月6日、7日,谢霆锋重庆演唱会顺利进行,观众近8万人,秩序井然。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两场《Evolution Nic Live谢霆锋进化演唱会—重庆站》活动,观众人数8.2万人;华熙live鱼洞举办“青春为名by the name of youth 陈立农2025全球巡回演唱会——重庆站”活动,观众人数1.1万;累计拉动综合消费约5.2亿元。

特色创新:高性价比惠民政策引爆消费

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是重庆旅游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1~8日累计接待101.2万人次,夜间客流占比显著提升,实现了客流与消费的双重爆发。

超高性价比惠民政策成为引流核心密码,景区延续“薄利广销”特色,推出68元5日畅玩套票,可无限次体验110项游乐设施,总价值超900元。

18.99元索道套票支持5天内无限次乘坐7条索道环线及110米高的摩天轮,搭配免大门票、免费停车的开放模式,“零门槛体验+高性价比消费”迅速点燃出游热情。


图源:涪陵发布

两江新区的商圈也通过美陈装置、创意活动等,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购物体验。截至10月7日,砂之船(重庆两江)奥莱、光环购物公园等重点商圈累计客流量超26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2.6亿元。

多元体验和优惠叠加成为各大商圈吸引客流、激发消费热情的重要动能。

国家战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初见成效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重庆市自2021年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持续努力的结果。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对消费引导和带动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这一战略布局旨在利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四年间,五个试点城市社会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八分之一,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七成左右。

商务部数据显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四年来,五个城市共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1.2万家,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展。

重庆实践:特色发展彰显巴渝韵味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国际范”与“巴渝味”有机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消费生态体系。通过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旅游、文化“五大名城”,重庆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

在硬件载体方面,重庆突出“山城”“江城”特色,打造“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洪崖洞、李子坝轨道穿楼等网红消费场景年均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成为全国顶流消费地标。同时,重庆建成全国首个拥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轨道交通100%串联核心商圈与重要景点。


图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软环境建设同样成效显著。重庆打造“入境无忧支付”服务体系,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四年来,重庆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同时,重庆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31个、重庆老字号368个,老字号、非遗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

重庆还通过“爱尚重庆·渝悦消费”等主题促销活动,建立“重庆国际会客厅”,海外网络曝光量超43.9亿人次。今年上半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8300亿元、增长4.5%,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为国庆期间消费市场的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成效已经显现。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从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到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从“不夜重庆”到“山水旅游”,多元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活力。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资足常乐”“宽洪大量”等区域消费联动模式不断推广,巴蜀特色消费大市场正加速形成。

作者 |胡越

微信编辑 | 胡越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本公众号推送的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源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且已标注具体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旅游新报
旅游新报
探索世界之美,尽在《旅游新报》!
193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