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学家坦言:地球深海比太空更可怕,那里究竟藏着什么?

0
分享至

如今,人类已将足迹印上月球,探测器更是飞遍了太阳系内的主要行星。然而,回看占据地表超70%的海洋,我们对它的了解甚至不及火星表面。科学家们坦言:那片海平面之下的深海世界,其实比遥远的太空更令人敬畏与陌生。

那是一个黑暗,寒冷,充满巨大压力的极端世界。面对如此艰险的环境,人类曾付出怎样的努力与代价去探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片未知之境有何恐怖之处。



海面下有什么

我们从熟悉的海面开始,缓缓下潜。最初200米是阳光可以抵达的“阳光带”,这里光线充足,温暖宜人,充满生命活力。五彩的珊瑚礁,成群的鱼类,慵懒的海龟等生物都生活于此,它们依靠光合作用构建起海洋食物网的基础。

当深度超过200米,光线迅速减弱,如同黄昏降临,这里也被称为“暮光层”此处的压力已达海面的20倍。由于阳光难以穿透,许多生物演化出了发光能力,如用“小灯笼”诱捕猎物的灯笼鱼,借助生物光在昏暗中生存,交流和捕食。

每天傍晚,数万亿的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会从这一层集体上浮到表层觅食,天亮时再返回深处,周而复始。



继续下潜到1000米以下,便进入“午夜层”。这里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压力相当于海面的100倍,温度接近冰点。

在这能量稀缺的世界,居民大多具备发光技能,如巨口鱼,鹈鹕鳗和玻璃头鱼等。在这里,光合作用已经不存在,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从上层持续飘落的“海雪”,由生物碎屑,排泄物和有机物聚合的颗粒,以及吸收深海热液区域的有机物质。



当下潜到4000米以下,便抵达了“深渊带”。这里覆盖着地球上最平坦的地貌,广袤无垠的深海平原,压力攀升至400个大气压。环境极度荒凉,寒冷,食物更加稀缺。生命迹象虽稀少,却依然顽强抵存在。

有奇特的海参缓慢爬行,长相怪异的大型等足类(如巨型木虱)在沉积物中搜寻食物,巨大的海绵静静地屹立了数百年,过滤着水中稀有的营养。



最终,我们会来到6000米以下的“超深渊带”,这是海洋的终极禁区,大多位于海沟深处。压力达到窒息级别,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足有1100个大气压,相当于你的指尖承受着一辆小轿车的重量。

然而,生命再次展示了其惊人顽强。2014年,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大约8000多米的深度,发现了狮子鱼,它通体白皙,凝胶状的身体能很好地抵抗高压,是目前已知的“最深鱼类”。



深海探索为何难

人类已经成功登月,甚至计划登陆火星,然而对深邃海洋的了解却仍然有限。表面上看,“上天”似乎比“下海”更容易,但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

首先是技术挑战。在海洋中,深度每增加10米,就增加约1个大气压。探索极深海域对潜水器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任何微小缺陷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内爆。

此外,深海环境中无线电波几乎无法传播,实时通信异常困难,通常只能依赖声呐或预设程序,极大限制了探索的灵活性。



其次是经济因素。深海探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极为高昂。尽管海底蕴藏多金属结核等丰富矿产,但目前的开采技术尚不成熟,成本巨大、商业回报很低,难以吸引持续投资。而太空探索带来的技术突破,如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等,已经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最后,从国家和公众视角来看,太空探索自冷战以来就被视为国力与科技水平的象征,承载着政治意义和公众梦想。而深海探索缺乏类似的宏大叙事,难以凝聚全民关注,其在科普传播和公众吸引力方面,也不及星空探索那样充满浪漫与想象。

以上种种因素,限制了人类对海洋的热情,也限制了各国对海洋探索技术的开发。



深潜里程碑

尽管深海探索充满挑战,但依然有人类的先行者在这里留下足迹。回顾这段历程,有几个里程碑事件尤其值得铭记。

1960年,人类首次触及了地球最深处。瑞士工程师皮卡德与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成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底部 10916米海域。这次壮举不仅突破了深海探测极限,更在海沟意外发现了生命存在的痕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深海的传统认知。



1977年,美国的"阿尔文"号深潜器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裂谷区域进行科学考察,偶然发现了深海热液喷口。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喷口周围竟然存在着一个不依赖阳光的生态系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支持的生物群落,包括巨大的管虫,蛤类和虾类。

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理解,更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年,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独自驾驶"深海挑战者"号潜入挑战者深渊。这次下潜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带来了大量高清影像资料,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深海探索的关注度。此外,这次探险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如新型浮力材料和更先进的摄像系统。

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多次突破万米深度,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系统性科学考察。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全海深载人深潜技术领域实现重大跨越,也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与全新的探索技术。



结尾

深海虽然黑暗,压力巨大,却依然有生命在极端环境中顽强存在,更有人类勇敢探索的足迹。它不像星空那样遥远浪漫,却真实地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命起源的谜题。也许我们该偶尔把目光从天上收回,关注这片近在咫尺却又陌生无比的“内太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普通人也有机会“亲眼”看到那些奇幻景观。不一定非要乘坐深潜器,也许可以通过VR深海直播,沉浸式遨游海底平原、热液喷口和深渊海沟,让深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真实而壮阔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放弃武力保台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2 22:05:15
德转列进攻型中场身价榜:贝林1.8亿欧居首,穆西亚拉第二

德转列进攻型中场身价榜:贝林1.8亿欧居首,穆西亚拉第二

懂球帝
2025-11-03 00:36:08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希勤的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希勤的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鲁中晨报
2025-10-31 13:11:02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11:10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5:15:45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春江财富
2025-11-02 09:19:09
年薪5960万,两场意外输27分!作为球队老大,或许你也被欺骗了

年薪5960万,两场意外输27分!作为球队老大,或许你也被欺骗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3 00:05:24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08:28:10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2 16:03:30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健身狂人
2025-11-02 07:59:00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醉卧浮生
2025-11-02 17:50:44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汉史趣闻
2025-11-02 16:16:58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史政先锋
2025-11-01 15:04:59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2 14:59:44
重磅:中央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重磅:中央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华山穹剑
2025-11-02 19:10:49
“这么骚的教练,健身房居然都有?你别不信!”

“这么骚的教练,健身房居然都有?你别不信!”

健身S叔
2025-10-28 16:22:51
国产半导体龙头企业全景揭示:摩尔线程IPO与英伟达材料链大揭秘

国产半导体龙头企业全景揭示:摩尔线程IPO与英伟达材料链大揭秘

三农老历
2025-11-02 14:38:00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财联社
2025-11-01 13:34:21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2025-11-03 00:55:00
森罗万象视频 incentive-icons
森罗万象视频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6078文章数 5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教育要闻

英国QS前百学校发Offer的态度!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