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书 | 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2015—2024)(全二册)

0
分享至



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2015—2024)(全二册)

编著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

定价:260.00元

ISBN:978-7-5013-8563-8

装帧开本:精装32开

出版时间:2025.08

内容简介

《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2015-2024)》所收论文包括明清档案业务、明清文书档案、明清历史等内容,按照论文发表时间顺序排定,本书是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100周年而选编的学术论文集,共选收本馆职工有关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近百篇,以期比较全面地反映2015年至2024年十年来全馆的研究工作状况和总体学术水平。

关于明清档案工作研究方面的论文有32篇,其中包括对明清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编辑、修复、缩微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研究。关于清代文书档案方面的论文有26篇,其中有对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与职官制度的研究;有对清代公文书及各类典章制度的研究。有关明清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有40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宗教、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

编辑荐语

本书全面反映2015年至2024年十年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工作状况和总体学术水平。关于明清档案工作研究方面的有对明清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编辑、修复、缩微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研究;关于清代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对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与职官制度的研究;关于明清历史研究方面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宗教、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

内页欣赏







序 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奋斗永不停歇。2025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迎来了百年华诞。一个世纪以来,一史馆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明清档案人矢志不渝,为守护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建馆百年之际,我们从近十年馆内工作人员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精选佳作,编纂成这本总计98篇90余万字的论文选,旨在厚植学术根基、探讨理论实践、赓续历史文脉,以此向百年华诞献礼。

弘沉毅之志,担守史重任。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标志着明清档案事业的正式启航。成立初期,先辈们在动荡时局中开山辟林,开启明清档案的初步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一史馆迎来了发展新篇,馆藏规模持续扩大,各项业务逐步规范,档案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史馆更是焕发蓬勃生机,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在新馆建设、业务创新、开放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成绩斐然。新时代、新征程,一史馆仍将以宽广的胸怀与坚定的意志,承担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担使命。

积硅步之功,致学术远途。百年来,一史馆几代档案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不仅妥善守护着上千万件明清历史档案,更在学术研究领域硕果累累。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等各个方面,为深入探究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史研究筑牢史料根基,提供学术支撑。它们是学术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责任的彰显,更是一史馆百年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一史馆加强学术阵地建设,通过举办学术活动、出版馆内刊物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如今,一史馆重视学术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老专家们深耕不辍、造诣精深,青年档案工作者崭露头角、锐意进取。一史馆人将秉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学术自觉,持续深耕,以更多优质的学术成果回馈学界、服务社会,在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论文选精心收录了十年来一史馆档案工作者在明清档案工作及明清历史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论文发表于不同的刊物,各刊用稿体例不一,本次汇编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注释、符号等略作调整。这些论文从多元视角展现了一史馆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探索与不懈努力,字里行间凝结着明清档案人守护历史文脉的心血与担当。

展望未来,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背景下,在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号召下,一史馆既面临新的机遇,也迎来新的挑战。我们将以建馆百年为新起点,传承先辈优良传统,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深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将日常档案工作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续写新时代明清档案事业的辉煌篇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 王鸿运

2025年8月

目 录

(上册)

让历史档案“传下去”“活起来” 王鸿运 1

明清档案管理研究

档案社会化整理的实践与思考 李中勇 7

《明清档案著录细则》解读 邵熠星 21

档案修复工作中的光源和照明问题的解决办法

——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修复间照明供电系统实践为例 邢 洲 28

档案修复室建设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例 杨 茉 37

关于档案修复外包的工作思考 邢 洲 58

浅谈明清档案数字化图像加工的若干思考 徐 杰 杨 永 65

明清档案“数转模”的技术分析与管理探究 王海欧 77

历史档案数字化信息采集中信息漏扫与应对 徐 杰 88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风险及对策 王海欧 96

谈明清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杨 永 徐 杰 105

浅谈某档案馆数字化加工网络环境建设及优化 胡芳芳 114

明清档案电子数据管理的创新与突破

——数据治理的规范构建、模型塑造与系统革新 李 静 娄 健 120

谈明清数字化档案的存储管理方法与实践 胡芳芳 129

一种基于数据字典和数据仓库的结构化档案数据质量审核方法

——以某中央级档案馆档案数据质量管理实践为例 娄 健 140

明清档案知识图谱的构建探索 彭 晖 150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明清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田呈彬 王 宁 165

满文档案信息化工作探索 李健民 175

明清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田呈彬 181

明清档案整理刊布的百年回望与学术贡献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编纂出版略论 李国荣 190

《历史档案》刊发档案史料综述 哈恩忠 209

新时代馆史展览理念与方法的探索实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史展的运作考察 伍媛媛 225

纸质文物展览相关经验与启示 陈 洁 234

档案文化的可视化形象塑造

——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标志设计为例 丁 威 243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杨太阳 张晨文 254

档案馆品牌视觉形象体系构建述略 丁 威 266

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宣传和服务功能发展策略 卢 溪 276

融媒体视域下历史档案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某清代玉牒相关微博的分析 杨 茉 291

口述档案影片与人物专题片创作异同与互鉴 党 辙 304

明清档案编纂成果的著作权保护 赵 菁 312

浅谈档案治理之“困”与“辙” 吴歆哲 320

皇史宬修缮一期工程实录 马翔宇 329

历史文化街区新规助力皇史宬消防用水换新升级 马翔宇 334

明代题本创设时间献疑 陈晓东 341

清宫满汉文“朱批记载”档案研究 李 刚 351

清代文书抬头制度探微 石文蕴 360

清代“奏折代替奏本”考辨 陈晓东 367

清代满文朱批奏折中的人名及其对音汉译 韩晓梅 376

清中后期对外藩表章的办理

——以琉球为例 王少芳 387

清末新政与奏折制度变迁 刘文华 402

军机处满文土尔扈特专档评述 李 刚 421

从整理馆藏档案谈清代内务府满文连报单 王景丽 43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有关泰山及泰安地区的满文档案及其价值 刘 恋 442

伊犁将军及其满文奏折 吴元丰 451

试述内务府《奏销档》有关中琉关系之档案 张小锐 470

清代玉牒纂修新考 李 宇 48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大学〉图解》 卢 溪 502

养心殿透风戏单年代考 徐 琰 520

清代宫中腰牌考略 郭 琪 531

清代满汉文圣训刻本形成及其用途研究 顾川洋 543

清太祖太宗满文圣训的版本研究 赵秀娟 550

清代盛京崇谟阁贮藏实录圣训探究 王景丽 564

满文《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版本及其价值 徐 莉 577

内阁大库中朝鲜档案《迎接都监都厅仪轨》之由来 年 旭 王 澈 596

《内阁满票签部通本式样》概略及其价值 徐 莉 612

浅论《诗经》满译本中的叠词翻译策略 石文蕴 623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满汉合璧《同文物名类集》对音特点及其价值 刘东晖 640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满汉合璧《成语汇编》稿本及其价值 张瑞英 654

清代康熙朝满汉合璧《同文广汇全书》刍议 刘东晖 667

(下册)

明清历史研究

金石以寿 典谟永藏——略谈明清时期的皇史宬 胡忠良 679

明清国家记忆:15—19世纪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 李国荣 691

明清档案中的中朝交流 王 澈 704

第五世达赖喇嘛封号解义 李保文 716

清代边疆卡伦及卡伦侍卫来源 李 阳 723

满文档案中的年羹尧之子年兴新谈 赵秀娟 730

从清宫所藏满文档案看准噶尔蒙古赴藏熬茶活动 郭美兰 745

乾隆帝革去弘曕亲王爵位始末探析 韩晓梅 775

皇六子永瑢远赴岱海迎接六世班禅始末 郭美兰 788

“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初考 王光越 804

清代新疆玉石内运路线考——以乾隆朝高朴案为中心 郭 琪 824

再论奇三告状案 孙浩洵 835

从清代档案谈林则徐南疆勘荒 哈恩忠 851

光绪年间的银钱比价与行窃计赃律例——以金七十儿盗窃案为中心 徐春峰 866

中法关于1844—1848年在琉法国传教士之交涉考 李中勇 879

清末京师筹办自来水新探 朱琼臻 893

清末法部律学教育探析 佟利丽 908

从清宫历史档案看清末东北鼠疫爆发及清朝政府的抗疫应对 胡忠良 920

大权将何以总揽?——从召对、奏事的改变看预备立宪时的皇权 刘文华 931

晚清避暑山庄瓷器运回紫禁城之原因 张小锐 948

端方与晚清留学生的交往 周 棉 屈春海 961

清末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设立 徐春峰 屈春海 984

清宫祭祀斋戒浅析 顾川洋 997

清代雩祭礼制与皇帝祈雨活动 傅育红 1003

清代内务府进九九盒考察 郑海鑫 1017

清代上书房谙达考 刘 恋 1034

清代“执事女官”略论 邵琳琳 1052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员役选任考述 赵郁楠 1065

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典藏与管理 丁 好 1096

清宫西洋贡品考略 伍媛媛 1107

清宫档案与宫藏青铜器 王 征 1122

清代武进士人数考 王金龙 1146

清代武状元籍贯与地域分布 王金龙 1170

清代青州八旗驻防民族关系浅探 张瑞英 1186

清代伊犁索伦营述要 吴元丰 1198

清代热河芳园居库初考 倪晓一 1220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核心理念——“仁义”

——以清朝与琉球关系为例 刘毓兴 1240

清代琉球使团入京途中的耽延现象浅谈 王 征 1257

清代琉球向中国派遣官生规则考述 刘洪胜 1273

清代琉球满文名称考 李健民 1286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献出版中心

供稿 | 黄鑫 编辑 | 刘思宇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2301文章数 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