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已经富到17代的家族:在上海拥有近千套房子,子孙大多上哈佛

0
分享至

《——【·前言·】——》

上海寸土寸金,他们却悄悄藏了近千套房,17代子孙大多上哈佛,祖上不过是个卖药的。

五百年风雨,他们凭什么一代代活下来?

财富、权力、规则,到底谁才是这个家族真正的秘密?





医药起家

1522年,苏州阊门外,来了个卖药材的浙江人,姓贝,名兰堂。

别人贩药是做生意,他做买卖带“善事”,穷人来买药,给不起钱,他赊;重病缠身,他送。

十几年后,苏州人都知道,药材行里“有个姓贝的不收穷人的银子”。

讲情义的人,有时比讲利润的人活得长久。

靠诚信和江南药材资源,贝兰堂没多久就开了三家药号,还投资了上游的药材种植、下游的加工坊,三条线一起赚。



家里开始积钱,地买了一片又一片,成了苏州四大富户之一。

别人做药求暴利,贝家做药求长命。

几代下来,医药收入稳定,到了清末,第十三代分了两支人马,一支搞金融,一支搞地产。

分家不分心,家谱写明白:产业分开,账目公开,逢年过节一起吃饭祭祖。

金融那支,是贝理泰打头阵,搞了件大事——创办“上海银行”,民国初年喊出“一块大洋也能开户”。

这句话让普通百姓都敢进银行存钱,信用也就来了。

存款多了,放贷快了,贝理泰迅速成为金融圈大佬,早期的“上海银行”,三成资金是从苏州老家调来的,一半来自贝家的旧药铺周转金。



一个医药家族,靠血统延续金融逻辑,这一招狠。

另一边,搞地产的是贝润生。

他看准上海人多、地紧,从市郊开始屯地皮,先盖小楼收租,再盖公寓翻倍卖出。

房子买得早、买得多,最高峰时,贝润生名下拥有整整932处房产,光租金就够养活五代子孙。

他把赚钱的钱还倒回去修家产——花80万银元修缮了苏州狮子林,几乎复原明代格局。



那年全国闹饥荒,他却花大价钱修园子,不是作秀,是给家族留“根”。

说:钱可以没,家不能丢。这种舍得,是贵族的狠。

进了20世纪,贝家的触角往外伸了,有人投颜料厂,有人搞旅馆,贝润生的儿子贝祖贻继续扩张银行业务,把分号开到香港、新加坡。钱到哪,人跟到哪。

海外华人圈里,贝家有头有脸。哪怕风头再紧,也不轻易露面,赚稳钱,走稳路。

有意思的是,贝家这几代里,从没人因投资失败倾家荡产。



看得准、出得稳、散得开,关键是贝家自设了“底线机制”:产业永远不靠单一,金融、地产、药材、艺术收藏都铺一圈。

哪怕金融出事,房产能撑;哪怕房市波动,药材厂和古董能顶。这种多元结构,才是长线命脉。



哈佛传承

家里有钱,却没人敢只靠钱吃饭,贝家家训写得明白:无才者不得继承家业。

明代起,子孙必须读书识字,成年前由族中长辈亲自考核诗书。

哪怕搞商的,也得背熟《论语》。

这股讲究,从第六代传到贝聿铭那儿,变成了另一种路径。



他是贝润生的孙子,从小在苏州狮子林长大,那园子古木参天,窗棂雕花,他坐在假山上看水流,看风穿树叶,一看就是一下午。

后来去上海读书、去宾夕法尼亚、再去哈佛,他说最早的“设计启蒙”不是课本,是那座园林。

贝聿铭之所以成为世界建筑巨匠,底层逻辑不是哈佛,而是家族文化的沉淀。

在哈佛他学的是技术,但审美、眼界、骨气,早在苏州学会了。

卢浮宫金字塔、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外界只看到了形式,其实全是文化的折叠。

他没变成“西化建筑师”,反倒在西方做出“中国作品”。



这跟别的留学生不一样,别人去是为了逃出家门,他是为了带家门出去。

最绝的是,贝家下一代也没掉链子。

贝聿铭的几个孩子,个个留洋,名字里都带“中”字——贝礼中、贝建中、贝铭中。

讲白了,这是提醒他们,“姓贝”的人不能忘了从哪来,家可以住国外,心得留在东边。

不仅自己家读书,贝家还养了别人家的孩子。

早年在苏州设义学,清末出资修学堂,民国时期捐建图书馆。到了现代,贝聿铭夫妇向哈佛捐了数百万美金,扶持奖学金项目。



有批中国学生能去哈佛,全靠贝家的基金给撑了学费。

这笔钱,不写名、不留碑,只落在档案里,贝家后代说,这是祖训,“救一个人,别让人知道你救了他。”



传承的密码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贝家彻底失效了。

到第十七代,还在念哈佛、哥大、麻省理工。更狠的是,不靠家里砸捐款、不靠裙带关系,硬生生凭成绩上去。

这不是偶然,是家族体系从一开始就做了顶层设计。



第一条规矩:成年前,家族财产对你是零。

不管你姓贝不姓贝,18岁之前,全家财对你都不可继承,只能按申请制度领一笔“学习补助”,金额不高,够交学费和生活,绝不会让你混吃等死。

想要什么?拿成绩来换。

第二条规矩:上不了海外顶尖大学,不得继承核心资产。

不是地域歧视,而是能力验证,贝家相信,真正有本事的人,放到全球竞争里也能活。

别以为只靠家族背景能混——在贝家的体系里,学历是敲门砖,能力是生死线。



第三条规矩:回国服务,至少三年。

哪怕你在华尔街年薪百万,如果不愿意回国工作至少三年,别想动用家族的资源,贝家内部明确:“我们可以在海外开花,但不能忘了根在哪。”

这三条,从民国时期就开始执行,一代一代签字承认,族谱里白纸黑字记下。

想推翻?对不起,整个族老会一票否决。

贝家内部每五年搞一次内部考试,内容横跨历史、金融、哲学、国际形势,难度直追公务员考试。



考不过?扣除一部分家族股权收益,连自己人都这么狠,不让你靠血统混日子。

所以,即使到了现代,贝家子孙分布全球,做建筑、做金融、做学术,极少有人出绯闻、进娱乐圈、败家出丑。

他们不是最富有的家族,但绝对是最稳的那一批。



当代影响力

今天在上海老城区,走在长乐路、巨鹿路、新昌路,你会发现很多看似普通的小楼,产权登记写着同一个姓——贝。

有些楼租给外资公司,有些改成艺术空间,有些干脆不出租,只用来作为家族信托资产,稳定增值。



一套不起眼的石库门,值两三千万人民币;几十套连起来,就是一座看不见的金矿。

上海是这家人的根据地,但他们的影响早已溢出海岸线。

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有一条奖学金名单,背后出资人写着“B.P. Foundation”。



低调到几乎没人注意,其实就是贝家后裔设立的教育基金,每年从这基拿奖学金出去读书的,有不少,后来成了建筑师、金融家、甚至回国当了高校教授。

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这些世界知名建筑背后,都有贝聿铭的名字,而贝聿铭,不过是贝家走出来的一条分支。

更令人叹服的是,贝家从不控股任何上市公司,不热衷炫耀财富,连族谱也只内部流传。

——外界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不建“贝氏基金会”,不做高调慈善晚宴,不参加财经富豪榜。



真正的超级家族,不是曝光在镁光灯下,而是躲在历史深处,稳稳地往前走。

贝家,靠一部草药经起家,靠一套铁律传承,靠一群懂得自律和自强的人,富了五百年。

世界再怎么变,城市再怎么重构,总有一些家族,像地底的老树根,一动不动,却早已扎穿了整个时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3:04:25
长期吃他汀的注意了,这4个信号是身体在“报警”→

长期吃他汀的注意了,这4个信号是身体在“报警”→

四川食药监
2025-11-14 19:43:41
出轨的男女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从来没觉得偷人是一种耻辱

出轨的男女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从来没觉得偷人是一种耻辱

加油丁小文
2025-11-13 17:44:57
这支中国男足给球迷长脸了!家门口作战4比0大胜对手,让大家扬眉吐气

这支中国男足给球迷长脸了!家门口作战4比0大胜对手,让大家扬眉吐气

懂个球
2025-11-13 23:56:26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14 15:45:49
2025年全球游客访问量最高的国家/地区

2025年全球游客访问量最高的国家/地区

常涤非观点
2025-11-13 09:11:17
​高市早苗的言论有多恶劣?这个美国人一针见血!

​高市早苗的言论有多恶劣?这个美国人一针见血!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3 22:42:54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日本观众态度转变,高市对华言论支持率骤降!

日本观众态度转变,高市对华言论支持率骤降!

七七自驾游
2025-11-13 18:19:47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曾凡博被篮网裁掉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集训队报到 备战世预赛

曾凡博被篮网裁掉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集训队报到 备战世预赛

醉卧浮生
2025-11-14 22:03:55
刻意挑起矛盾,蔡正元引火烧身,被两岸猛批,已变成统一的绊脚石

刻意挑起矛盾,蔡正元引火烧身,被两岸猛批,已变成统一的绊脚石

历史有些冷
2025-11-13 21:10:03
郭德纲发文悼念

郭德纲发文悼念

大象新闻
2025-11-12 16:18:06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墨印斋
2025-10-31 14:44:00
如果没有北斗及时暴露美军行踪,当年中美就真的打起来了​

如果没有北斗及时暴露美军行踪,当年中美就真的打起来了​

青途历史
2025-11-13 17:14:20
随着葡萄牙0-2,法国4-0,意大利2-0,世预赛积分榜:欧洲2队直通

随着葡萄牙0-2,法国4-0,意大利2-0,世预赛积分榜:欧洲2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4 04:53:50
最新!澳洲杨兰兰案再开庭,对所有指控均不认罪!

最新!澳洲杨兰兰案再开庭,对所有指控均不认罪!

吃瓜体
2025-11-14 11:23:30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单手搓核弹
2025-11-08 09:53:26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头条爆料007
2025-11-13 20:24:04
27岁靠一首歌火遍全国,37岁高龄产子,和前夫离婚后如今她怎样了

27岁靠一首歌火遍全国,37岁高龄产子,和前夫离婚后如今她怎样了

冷紫葉
2025-11-13 16:37:48
2025-11-14 22:36:49
蜉蝣说 incentive-icons
蜉蝣说
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8768文章数 4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艺术
时尚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样的“恶女”人设,真太爽了!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