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事以近1.54亿元直接收入刷新WTT赛事纪录,其中门票收入8800万元同比激增54.3%,创历史新高。然而,在这场商业盛宴背后,运动员的付出与收益失衡问题引发广泛讨论——赛事总奖金池205万美元(约1460万元)仅占直接收入的9%,而顶尖选手如王楚钦、王曼昱的奖金(合计约205万元)甚至不及网球中网首轮选手的出场费。
![]()
本届赛事中,国乒包揽全部五冠,王楚钦以男单、男双、混双“三冠王”斩获14.7万美元(约105万元),王曼昱则以双冠收入14.1万美元(约100万元),分列奖金榜前两位。尽管创下国乒选手单站收入新高,
但对比同期中国网球公开赛,差距悬殊:中网单打冠军奖金达112.4万美元(约799万元),是WTT单打冠军的8.3倍;即便首轮出局,网球选手仍可获2.4万美元,超过乒乓球双打冠军的全部收入。
赛事总奖金池仅占收入的9%,远低于网球大满贯12%-16%的奖金占比。WTT中国大满贯的1460万元奖金中,单打冠军奖金占比超七成,双打冠军仅分得1.2万美元,引发“重单打轻双打”的质疑。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坦言,赛事商业化需平衡运动员激励与运营成本,但当前分配机制显然未能满足运动员期待。
![]()
赛事的高收益主要流向组织方、赞助商及转播平台。14家跨行业赞助商构建多元商业体系,特许商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线上线下票根经济撬动京津冀消费超3亿元。
然而,运动员仅分得“零头”——以王楚钦为例,其105万元奖金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到手不足百万,而赛事广告收入、转播版权费等核心商业收益未向运动员倾斜。
对比网球赛事,四大满贯将20%以上收入投入奖金池,且单打冠军奖金达200万-300万美元(约1400万-2100万元),是乒乓球选手的15倍以上。国内95后乒乓球选手中,仅30%能通过比赛维持生计,多数依赖国家队补贴或直播带货,职业路径的单一性加剧了收入困境。
![]()
“运动员是赛事的核心,但商业回报却向资本倾斜。”业内人士指出,WTT作为商业化公司,需在盈利与运动员权益间寻求平衡。当前,乒乓球赛事正探索“赛事+”模式,如首钢园工业遗址联动、文旅消费融合等,但如何让运动员共享发展红利仍是关键课题。
随着赛事经济规模扩大,推动奖金分配改革、提升双打项目权重、拓展运动员商业代言渠道,或将成为乒乓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巴黎奥运乒乓球精彩集锦
观看2025乒乓球直播+回放方式如下:
【好乒乓】公众号,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