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兰,今年28岁,结婚才一个半月,本以为婚后的生活会像蜜一样甜,可谁知刚过完蜜月,公婆就来了。
那天傍晚,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老公小刚的电话突然响起:"秀兰,我爸妈说想咱们了,今晚就到,我这就去高铁站接他们。"
手里的菜刀顿时僵在半空。我和小刚结婚前,他向我保证过,婚后会和父母保持适当距离。我深吸一口气,挤出笑容:"这么突然啊,他们打算住多久?"
"就住几天吧,他们说想看看我们新房子。"小刚轻描淡写地说道。
放下电话,我看着刚收拾好的70平米小两居,心一下子揪紧了。婚前我俩省吃俭用,贷款买了这套房,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是我们的小窝。我们卧室旁边有个小书房,连个像样的客卧都没有。
晚上七点,门铃响了。我整理好心情,拉开门。公公婆婆站在门口,身后是四个硕大的行李箱,外加几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
"爸,妈,你们来啦!"我强颜欢笑。
婆婆眯着眼打量我们家:"哟,房子不大啊,怎么才这么点地方?"
小刚赶紧解释:"妈,城里房价高,这已经不错了。"
当晚,我从柜子里翻出备用的褥子,在书房地上铺好。婆婆看了一眼,撇嘴道:"这么小的地方,住得憋屈。"
小刚在一旁赔笑:"妈,就委屈你们几天。"
看着公婆行李箱的数量,我心里暗暗发慌。临睡前,我小声问小刚:"他们准备住多久啊?"
"再看吧,他们想咱们了,就多住几天。"小刚轻描淡写地说。
我看着他,心里第一次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一早,我还没起床,就听见厨房里乒乒乓乓的声音。起床一看,婆婆已经占据了我的厨房,正把我平时摆放整齐的餐具全部重新归置。
"妈,您歇着,我来做早餐。"我试图挽回厨房的主导权。
婆婆摆摆手:"你那做法太娇气,一点油都不敢放,小刚怎么吃得饱?我跟他爸从小就是吃大锅菜长大的,身体棒着呢!"
我想说现在讲究健康饮食,但看着婆婆忙碌的背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早餐桌上,一盘油腻的煎饼,几碟咸菜,还有一大碗浓油赤酱的炒面。小刚吃得津津有味,连声夸赞:"还是妈做的好吃!"
婆婆得意地笑了:"这孩子,在家就爱吃我做的。秀兰啊,你得多向我学学,男人胃口大,得吃饱。"
我勉强微笑,心里却犯嘀咕:小刚明明最近在控制饮食,医生说他胆固醇偏高,还叮嘱要少油少盐。但看他吃得香,我也不好说什么。
中午回家,发现客厅墙上多了几幅画——土黄色背景上几只不成形的鸟,据说是公公的得意之作。我的北欧风格装饰品则被整整齐齐地码在了角落里。
"爸,您这画挂得挺好。"小刚毫不犹豫地夸奖。
"那是!我可是参加过县里书画展的人!"公公得意洋洋。
晚饭后,婆婆开始整理阳台。我心爱的多肉植物被挪到了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几盆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韭菜和小葱。
![]()
"妈,这是?"我小心翼翼地问。
"自己种点菜多好,超市的菜都是打农药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婆婆边说边往花盆里倒肥料,那股刺鼻的味道立刻充满了整个客厅。
几天下来,我感觉这个家越来越不像我的家了。公婆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习惯早上五点起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喜欢在家穿着背心大裤衩,吃完饭后打个饱嗝;习惯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东西。
第五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把小刚拉到卫生间说:"你爸妈到底要住多久?"
小刚一脸为难:"他们说家里冷清,想和我们多住段时间。"
"多久是多久?一个月?半年?还是永远?"我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小刚突然皱起眉头:"你这是什么态度?他们是我父母!"
"我知道,但我们结婚前说好的,不和父母住一起。"
"那是长期住,他们这不过是来看看我们。你这点包容心都没有吗?"小刚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我不想在卫生间争吵被公婆听见,只好忍气吞声。但那晚,我和小刚背对背睡了一夜,彼此都没说话。
第六天,事情更糟了。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多了十几个人,全是公婆在老家的牌友。客厅中央摆着麻将桌,烟雾缭绕,瓜子壳撒了一地。我的白色沙发上已经有了几处油渍。
"秀兰回来啦,来来来,认识一下,这都是咱老家的街坊邻居,专程来看你们新房子的!"婆婆笑呵呵地介绍。
我强忍着怒气,挤出笑容。这些客人一直闹到晚上十一点才散去,而我们家就像被台风过境一般。
收拾完客厅已是深夜。我实在忍不住了,对小刚说:"咱们得和你爸妈好好谈谈了。"
小刚叹了口气:"行,明天我找个机会。"
第七天早上,小刚起床后就躲进了书房,说有工作要处理,把和父母谈的事情全推给了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坐到婆婆身边。
"妈,我想和您商量个事。"我小心开口。
"什么事啊,媳妇?"婆婆停下织毛衣的手。
"就是...我和小刚的房子太小,您和爸睡地铺挺辛苦的。而且您二老在家里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我们这儿可能住不习惯..."
婆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怎么,嫌我们碍事了?"
"不是,我是担心您和爸受委屈。"
"有啥委屈的!儿子家就是我们的家!"婆婆声音提高了八度。
公公也从沙发上站起来:"你这意思是赶我们走?"
小刚听到动静,从书房出来,一脸尴尬:"爸,妈,秀兰不是那个意思..."
正当气氛剑拔弩张时,婆婆突然捂住胸口,脸色发白:"哎哟,我这心脏病又犯了..."
小刚赶紧搀扶住婆婆:"妈,您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
婆婆摆摆手,悲伤地说:"没事,就是想到自己养大个儿子,到头来却连儿子家都不能多住几天,心里难受..."
我站在一旁,欲言又止。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是妈妈。接起来后,妈妈告诉我她突然生病住院了。
挂了电话,我对小刚说:"我妈病了,我得回老家几天。"
小刚点点头,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解脱。
回到老家,妈妈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普通感冒,但我却迟迟不想回去。在父母家住了三天后,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
"闺女,和婆家人处不来?"妈妈心疼地问。
我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轻叹一声:"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有两个家庭的结合。你公婆那辈人,观念不同,你得慢慢调适。"
"那我该怎么办?"
"回去吧,和小刚好好谈,夫妻同心,才能面对一切。"
带着妈妈的建议,我回到了家。出乎我意料的是,一进门就看到小刚和公婆正在整理行李。
"你们这是..."我惊讶地问。
婆婆笑了笑:"回家。城里住着不习惯,我这把老骨头还是适合农村。"
公公也点点头:"是啊,城里规矩多,我们老两口自由惯了。"
小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几天我和爸妈聊了很多,他们说还是回老家自在。"
送走公婆后,家里终于恢复了宁静。小刚搂住我的肩膀:"对不起,这段时间委屈你了。我明白了,婚姻需要经营,家庭需要边界。"
我靠在他肩上,心中的郁结终于化开。婚姻确实需要经营,而我们,刚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