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根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数据,今年国庆节当天,高速公路充电量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多个高速服务区出现新能源车排长队等待充电的景象,“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 成为不少电动车主的假期出行写照。
![]()
与此同时,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项技术有望彻底解决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难”问题,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行业内外一片叫好之声。
充电难,到底有多难?
今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车流激增。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计,8天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6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日均约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近20%。
然而,新能源车的普及却遭遇了基础设施的“瓶颈”。
在部分高速服务区,甚至出现了“排号充电”的现象。有车主表示,非高峰时段出行问题不大,但大家集中出行时,排队充电就成为常态。
![]()
“我早上6点就出发了,就是想避开充电高峰,没想到还是遇上了排队。”北京车主李女士这个假期带着孩子去北戴河,在滦州服务区等了近两小时才充上电。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820万辆,而公共充电桩仅227.2万台,车桩比例不足1:5。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间,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
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四川省某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许智介绍,他们通过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增加了一批大功率充电桩,并在全省72处繁忙服务区投放了154台移动充电桩。
![]()
国网江苏电动汽车公司则创新推出“差异化充电引导策略”,在热门服务区鼓励车主充至70%电量即可领取优惠券,引导“快充快走”。
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空间终究有限,不可能无限扩大。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
电池革命,突破在哪里?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官方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SO6vCaDFE3JhIfvuR_Kaw)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
传统做法依靠笨重的外部设备持续施压,但锂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
研究团队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这些碘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
这层界面能够主动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
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全固态电池产业的未来之路
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步伐正在加速。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国内新能源车企也在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路线。多数头部车企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实现装车,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
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清陶能源、LGES等均已启动中试线建设,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级量产导入。
今年5月,宝马集团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 i7测试车型在慕尼黑正式启动道路测试。这标志着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验证跨越至实车应用,为电动出行领域树立全新标杆。
10月8日,丰田汽车全球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与住友金属矿山就量产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达成合作协议。丰田汽车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
全固态电池的到来,将给电动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充电时间将从现在的1小时缩短至10-15分钟,接近传统燃油车的加油体验;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让跨城出行不再焦虑;电池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基本消除起火风险。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整个出行生态的重构。”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当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捷时,电动车的普及将再无阻碍。”
此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对固态电池展现出浓厚兴趣。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特点,正好满足这些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据业内人士预测,困扰电动车主的“充电难”问题,有望在未来五到八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
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突破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种种技术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困扰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难”和“续航焦虑”问题,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当这一天到来,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或许不再需要大排长龙的充电队伍,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远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