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KTV,很多人印象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昏暗的灯光、奢华的装修、高溢价的酒水、客户有什么服务需求都要喊服务员,而且消费账单上永远是酒水占大头。可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这种模式越来越难以打动他们。
过去三年,KTV行业经历了一次“突围”。一方面,传统门店关停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一些新的娱乐形态正在快速冒头。自助KTV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案例——帆麦。它从起步到如今全国布局超150家门店,短短三年间已经走到行业前列。问题是,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
首先,它看准了年轻人的“轻娱乐”需求。对很多二三十岁的都市青年来说,唱K已经不是“大场合”的专属,而是朋友小聚、下班解压的一种日常选择。如果场景太复杂、消费太高、流程太麻烦,他们宁可去奶茶店、桌游吧,或者干脆窝在家里打游戏。帆麦做的,就是把K歌从“重聚会”变成“轻社交”:手机自助订房、扫码进场,零食饮料价格和便利店差不多,还能自带。年轻人觉得自在,聚会成本也降下来了。
其次,它调整了行业的盈利逻辑:传统KTV靠酒水,而帆麦则靠房费,房价亲民,却能带来更高的复购。有人调侃:“去帆麦唱一场歌,比看一场电影还便宜。”价格门槛低了,用户频次自然高。这套逻辑看似简单,却正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消费习惯的转变。
再者,它的空间设计也很“懂年轻人”。帆麦的装修明亮、整体氛围感很轻松,不是传统KTV那种压抑的暗光。包间里除了唱歌,门店还有娃娃机、桌游元素,营造了一种“聚会延伸感”。这种环境更像社交空间,而不仅仅是唱歌场所。对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一处能释放情绪、随时社交的小据点。
另外一个很关键的点在于运营。帆麦并没有把精力放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强调数字化和精准化。小程序实时显示空闲房间,智能门禁、自动断电,后台一体化管理,既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方便了连锁复制与投资人管理门店。对于投资人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可控性。
![]()
当然,任何模式都需要验证。帆麦的优势在于,它是国内最早一批自助KTV品牌中,真正有长期实操经验的品牌。很多新进入者只是从网咖、棋牌转型,缺乏沉淀。而帆麦在过去三年里,通过一百多家门店不断打磨数据和流程,证明了这条路是跑得通的。
回过头看,帆麦的崛起并不是靠噱头,而是抓住了几个行业关键节点:用户需求的转变、消费逻辑的重构、空间氛围的差异化,以及运营模式的标准化。这些因素叠加,才让它在短短三年里完成了从首店到全国布局的跨越。
很多人问,自助KTV会不会只是一个阶段性风口?这个问题很难下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KTV行业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以酒水驱动的年代。新的消费逻辑已经出现,而帆麦正是这一逻辑的代表。
未来它能不能真正成为“自助KTV”的代名词,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现在,它已经证明:在传统行业的夹缝中,依然存在可以重新定义行业规则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