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停药控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9月14日,《中国2型糖尿病肥瘦分型与分期逆转治疗中医专家共识(2025)》在京发布,其中“分期逆转”章节明确提出:通过“院内中医主导的治疗+西医代谢评价+精准调减降糖西药”和“院外管理干预方案”,中期以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逆转率均可达到90%左右,后期和晚期患者坚持治疗仍然有效,可实现“血糖稳定、药物减量、并发症延缓”,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突破。
![]()
“糖尿病‘逆转’并非指‘根治’,而是让患者在无需降糖西药或仅用少量药物的情况下,血糖仍能长期达标,且不出现并发症。”共识指导委员会专家、核心起草人、孟河谦斋三元医派传承人杨建宇主席在发布会上解释到,中医认为早期糖尿病患者脏腑功能损伤较轻,通过及时治疗可恢复代谢平衡 —— 如肥胖型早期患者,因“中满内热”导致胰岛素抵抗,用清热祛湿中药(如黄连、茯苓)配合低 GI 饮食、运动,可快速改善代谢,降低药物依赖;消瘦型早期患者,因“气阴两虚” 影响胰岛功能,用益气养阴中药(如西洋参、麦冬)搭配高蛋白食疗,能修复胰岛,减少用药,因此,杨建宇主席进一步指出“病程越早,治疗开始越早,逆转成功率越高,所需时间越短;前期患者3个月即可接近达到完全逆转(98.2%);晚期患者12个月逆转率仅45.7%,经过24个月治疗逆转率也不到60%”。
杨建宇主席还分享了一组临床数据:在共识试点阶段,对120例早期肥胖型患者采用“中药+生活方式干预”方案,6 个月后83.4% 实现停药,血糖仍稳定在正常范围;80例早期消瘦型患者中,81.3% 停用口服药,仅靠食疗与中药调理即可控糖。“这些案例证明,只要抓住‘早期’窗口期,用对中医方案,糖尿病‘逆转’完全可以实现。”
此次共识详细列出了“逆转”的适用条件与逆转方案:如肥胖型患者需满足“糖化血红蛋白<7.0%、未用胰岛素”,消瘦型患者需符合“空腹C肽≥0.8ng/mL、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周期不少于3个月。“我们希望通过共识,让更多医生与患者了解中医‘逆转’的可行性,尽早介入、科学干预,让更多人摆脱药物依赖。”杨建宇表示。
![]()
《共识》推荐,“双膳双粥”显威力
“糖尿病患者不用‘谈食色变’,选对食材、用对方法,食疗也能成为控糖好帮手。”9月14日,在《中国2型糖尿病肥瘦分型与分期逆转治疗中医专家共识(2025)》发布会上,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解读的“双膳双粥”食疗方案,让与会的基层医生及现场观众眼前一亮。该方案作为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实践成果,被写入共识院外管理核心技术章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日常调理选择。
![]()
张晓伟主任介绍,“双膳双粥”即渡唐达莫 唐纤源/唐肌源复合膳、唐纤源/唐肌源即食营养粥,是基于中医“分型适配”原则设计的食疗产品:针对肥胖型患者,侧重低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膳食纤维,选用荞麦、燕麦、葛根等食材,帮助控制食欲、改善胰岛素抵抗;针对消瘦型患者,侧重高蛋白、易吸收,加入山药、莲子、黄芪等成分,在控糖的同时补充营养、提升体质。
“这些食材均源自中医‘药食同源’目录,既安全无副作用,又能发挥调理功效。”张晓伟举例,葛根能生津止渴,缓解糖尿病患者口干症状;黄芪可益气健脾,改善乏力、易疲劳问题;山药能补脾益肾,辅助调节血糖。同时,“双膳双粥”采用国家发明专利技术 —— 复合膳制成便携粉剂,即食粥通过焖烧工艺保留胚芽活性,方便患者在家或外出时食用。
![]()
据社区试点数据显示,坚持食用“双膳双粥”的患者,院外管理的血糖达标率提升40%,饮食干预的依从性提高55%。“食疗是中医治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辅助药物控糖,又能改善患者体质及生活质量。” 张晓伟表示,此次共识将“双膳双粥”纳入推荐,正是希望让更多患者感受到“中医药膳+西医营养”的食疗魅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