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局,求你了,就听我说一遍!」赵明川的声音已经完全嘶哑,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紧盯着面前这位警局副局长。他双手撑在办公桌上,身体微微前倾,整个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急迫。
「我真的梦见小雨了!她说她在地下室,在那个被采访者的家里!你们去查查,就查查李教授家有没有地下室,行不行?」
陈副局长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冷静理性的资深媒体人。
三天,仅仅三天时间,这个在贵阳新闻圈颇有威望的主编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他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但语气依然保持着职业的严肃:「老赵,你先冷静点。我们是警察,办案讲究的是证据和程序,不能凭一个梦就去搜查市民住宅。
全市有多少地下室?而且李教授是知名学者,我们不能随便...你放心,我们的人没有停过,只要有实质线索,绝对不会放过。」
「证据?还要什么证据?」
赵明川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一丝近乎癫狂的绝望,「她是我手下最优秀的记者啊!她在梦里清清楚楚地告诉我地点了!」
![]()
01
三天前的那个下午,一切都还很正常。
贵阳的秋日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斜斜洒进来,《都市时报》编辑部里键盘声此起彼伏。
作为这家地方媒体的主编,四十二岁的赵明川正埋头审稿,桌上堆满了各种选题策划和稿件。
他今年刚调任这个职位,之前在省级媒体干了十五年,经验丰富,为人严谨。
这份工作是他的全部,他把每一个下属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
下午三点多,年轻的记者苏小雨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小雨今年二十五岁,新闻系研究生毕业,来报社才八个月,但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新闻敏感度。
她长得清秀文静,戴着一副细边眼镜,说话轻声细语,但做起新闻来却有股不服输的劲头。
「赵主编,我想申请一个深度采访。」
小雨推了推眼镜,拿出一份整理好的资料,「关于贵州大学心理学院的李建华教授,他最近发表的那篇关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论文引起了很大争议。」
赵明川接过资料看了看。
李建华,五十八岁,贵州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在学术圈很有声望。
最近他提出的一套青少年心理治疗理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很多。
「这个选题不错,但是学术类的深度报道不好做,你有把握吗?」
赵明川放下资料,认真地看着这个年轻下属。
「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而且联系了几个相关领域的专家。」
小雨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李教授那边我也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他同意接受专访。今天下午四点,我就过去。」
赵明川点了点头,「好,不过记住,这种学术争议类的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要带个人倾向。回来后我们详细讨论一下角度。」
「明白!」
小雨收好资料,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赵主编,这要是能做成一个好的深度报道,我们报纸的影响力说不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呢!」
赵明川看着她满怀期待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这就是年轻记者最可贵的地方,对新闻事业的那种纯真热情。
他摆了摆手,「去吧,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这是他和小雨的最后一次对话。02
当天晚上七点,赵明川还在办公室加班。
按照约定,小雨应该在六点前结束采访回来。
他看了看时间,拿起手机拨通了小雨的号码。
嘟嘟嘟...无人接听。
他皱了皱眉,也许是采访时间延长了。
新闻采访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深度访谈,有时候聊得投机会超时。
又过了半小时,他再次拨打,仍然无人接听。
这次他有些不安了。
小雨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而且她知道今天的稿子有截稿要求。
即使采访延时,她也会主动联系说明情况。
赵明川立刻拨通了李建华教授的电话。
「您好,李教授,我是《都市时报》的主编赵明川。请问我们的记者苏小雨还在您那里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声:「苏记者?她早就走了啊,大概五点半左右就离开了。采访很顺利,我还以为你们已经开始写稿了呢。」
「她五点半就离开了?」
赵明川的心咯噔一下,「她有没有说去哪里?」
「没有啊,就说要回报社写稿。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赵明川强装镇定,「没事,可能是路上有点事情耽搁了。谢谢您,李教授。」
挂了电话,赵明川立刻给报社的其他同事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人见过小雨。
答案都是否定的。
他开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从李教授家到报社,开车最多四十分钟,现在都过去一个半小时了。
他给小雨的室友打电话,得知她也没有回家。
然后是小雨的父母,他们远在湖南老家,也没有收到女儿的消息。
晚上九点,赵明川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报警。03
警方很快介入了调查。
苏小雨失踪案被分配给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陈副局长负责。
陈副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刑警,经验丰富,做事谨慎。
他首先调取了李建华教授家附近的监控录像。
监控显示,下午五点三十二分,小雨确实从李教授家的小区门口走了出来。
她背着采访包,神情正常,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然后她走向停在路边的那辆红色小轿车,这是报社给记者配的采访用车。
五点三十五分,小雨开车离开了小区。
监控一直跟踪到主干道的几个路口,显示她确实是朝着报社方向行驶。
但在距离报社还有十分钟车程的一个监控盲区路段,车辆信号就消失了。
「这段路有多长?」
赵明川紧紧盯着监控画面问道。
「大概两公里,」
陈副局长指着地图,「这里是老城区,监控设备确实不够完善。我们已经派人在这一带地毯式搜索了。」
搜索进行了整整一天,没有任何发现。
小雨的车子、她的人,就像蒸发了一样。
警方扩大了搜索范围,调查了小雨最近接触过的所有人。
李建华教授接受了详细的询问,他的证词与监控录像完全吻合,而且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对小雨的手机进行了定位。
信号最后消失的位置,正是那个监控盲区的中段。
「会不会是意外事故?」
有人提出了这个可能,「比如车辆故障,或者遇到了抢劫?」
陈副局长摇了摇头,「如果是普通的交通事故或抢劫,不可能连车都找不到。而且这段路虽然偏僻,但白天还是有行人的,不可能没人发现。」
调查陷入了僵局。
赵明川这三天几乎没有合眼。
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小雨失踪前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到任何可能被忽略的线索。
他走遍了那个监控盲区的每一个角落,查看了每一条小巷,询问了每一个路人。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04
第三天晚上,精疲力竭的赵明川回到了自己的公寓。
他已经三天没有正常吃饭睡觉了,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窝深陷,胡子拉碴。
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但他哪里睡得着。
小雨是他亲自招进来的记者,他对她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
现在她失踪了,而他这个主编却什么都做不了。
巨大的自责和愧疚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都怪我,」
他对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说道,「我不应该让她一个人去采访。我应该陪她去的。」
他想起小雨最后那句话:「这要是能做成一个好的深度报道,我们报纸的影响力说不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呢!」
那时她的眼睛里闪着多么纯真的光芒。
而现在,这光芒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出现了。
晚上十一点,赵明川终于支撑不住,倒在沙发上昏睡过去。
然后,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霉烂的味道,还夹杂着一种说不出的化学药品气味,让人感到压抑和恶心。
在这片黑暗中,他听到了一个微弱的、充满恐惧的声音。
「主编...主编...」
是小雨的声音!
赵明川在梦中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拼命朝着声音的方向摸索,一边摸索一边大喊:「小雨!是你吗?你在哪里?」
「主编,我好害怕...这里好黑,好冷...」
「你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我来救你!」
「地下室...主编,我在地下室里...在那个人的家里...」
「什么人?李教授吗?」
「不是...不是李教授...是另一个人...他说他认识李教授...他骗了我...」
就在他想问得更清楚一些的时候,一阵窒息感袭来,他猛地从沙发上惊醒。
天已经微微发亮。
他浑身被冷汗湿透,梦里的黑暗、潮湿的气味,还有小雨那句「我在地下室里」的求救声,清晰得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
他晃了晃昏沉的脑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只是个梦,是自己太担心小雨,产生的幻觉而已。
但是第二天晚上,当他再次因为极度疲惫而睡着时,那个一模一样的梦又来了。
还是那片黑暗,还是那股霉烂的气味,还是小雨绝望的呼救:「主编,我在地下室里...在那个人的家里...」
第三个晚上,第四个晚上...
连续四个夜晚,赵明川重复着同一个噩梦。
梦境的每个细节都分毫不差。
到了第四次从梦中惊醒时,赵明川再也无法把它当成普通的梦了。
他从沙发上跳起来,眼睛里燃烧着一种疯狂而坚定的光芒。
这不是梦!
这是小雨在向他传递信息!
她还活着,她就在某个地下室里等着他去救她!
他抓起外套,冲出门,直奔市公安局。05
当赵明川气喘吁吁地冲进陈副局长的办公室时,正好撞见陈局在和几个警员商讨案情。
「陈局!」
他嘶哑地喊了一声,冲到办公桌前,就是开头的那一幕。
面对赵明川几乎失控的恳求,陈副局长虽然心怀同情,但还是理智地拒绝了。
作为执法者,他不能仅凭一个梦境就去搜查无辜市民的住宅,特别是李建华这样的知名学者。
「老赵,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冷静想想,」
陈副局长耐心地劝说道,「你梦到的那个'另一个人'是谁?你有任何线索吗?我们总不能把全市有地下室的房子都搜一遍吧?」
赵明川被问住了。
确实,梦里小雨只说了「另一个人」,「认识李教授」,这样的信息太模糊了。
但他不甘心。
「陈局,能不能再问问李教授,看看他最近有没有向别人介绍过小雨要去采访的事情?」
这个建议倒是合理的。
陈副局长点了点头,「这个可以,我们本来也准备再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当天下午,警方再次找到了李建华教授。
李教授对警方的再次询问表示理解,他仔细回忆了一下,然后说:「确实有这么件事。大概在苏记者来采访的前一天,我在学校遇到了一个以前的学生,叫张伟民。他现在在市里开了个心理咨询诊所,我们聊起了我最近的研究。他对苏记者要来采访这事很感兴趣,还说如果需要的话,他也愿意从临床角度谈谈看法。」
「张伟民?」
陈副局长立刻警觉起来,「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有的,他留了名片。」
李教授翻出一张名片递过去,「伟民心理咨询工作室,就在市中心那边。」
警方立刻调查了张伟民的背景。
张伟民,三十六岁,李建华教授的早期学生,心理学硕士,三年前开设了自己的心理咨询诊所。
从档案看,他没有犯罪记录,在业内口碑也不错。
但当警方赶到他的诊所时,却发现诊所已经关门三天了。
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临时有事,暂停营业。」
邻近商铺的老板说,张伟民从三天前就没有出现过,诊所一直关着门。
三天前,正是小雨失踪的那一天!
陈副局长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巧合。
他立即申请了对张伟民住所的搜查令。
根据档案记录,张伟民住在城郊的一栋独立别墅里。
那是他父母留给他的房产,一栋建于九十年代的三层小楼,带个不小的院子。
当天傍晚,警车呼啸着开向城郊。
赵明川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心脏疯狂地跳动着。
他握紧双拳,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小雨,坚持住,我们来救你了。」06
张伟民的别墅坐落在一个相对偏僻的住宅区里,周围稀稀落落地分布着几栋类似的房子。
由于建造年代较早,这里显得有些老旧,绿化也不够完善。
警车停在别墅门口时,赵明川一眼就看到了那辆红色小轿车——小雨的采访用车就停在院子里!
「找到了!」
他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车在这里!小雨一定在这里!」
陈副局长也很兴奋,但职业习惯让他保持冷静。
他下令警员们包围别墅,然后按响了门铃。
没有人应答。
「张伟民!开门!警察!」
陈副局长大声喊道。
还是没有反应。
一个年轻警员绕到后面查看,发现后门虚掩着。
他小心推开门,里面一片寂静。
「强行突入!」
陈副局长果断下令。
警员们冲进别墅,快速搜查了一楼和二楼的所有房间。
房子里收拾得很整齐,但空无一人。
在二楼的一间房里,他们发现了小雨的采访包,里面的录音笔、笔记本都在,但小雨本人不见踪影。
「地下室!」
赵明川突然想起梦里的场景,「一定有地下室!」
警员们仔细搜查,终于在厨房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扇隐蔽的地板门。
地板门被一个沉重的橱柜压着,很难发现。
几个警员合力移开橱柜,露出了一个通往地下的楼梯。
一股潮湿霉烂的气味从下面涌了上来,就像赵明川梦中闻到的那样。
「小雨!小雨!」
赵明川冲着地下室大喊。
几秒钟后,一个微弱的、带着哭腔的声音从黑暗的地下传了上来:「主编?是主编吗?」
「是我!是我!」
赵明川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我们来救你了!」
两个特警队员率先下到地下室。
地下室不大,墙壁和地面都是混凝土的,显得阴冷潮湿。
角落里放着一张简陋的行军床,旁边有几瓶水和一些食物。
苏小雨就蜷缩在床上,手脚被绳子绑着,嘴上贴着胶带。
看到警察,她的眼中立刻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别怕,我们是警察,你安全了。」
一个警员温柔地说着,小心地撕掉了她嘴上的胶带,解开了绳子。
当小雨被警察抱出地下室,重新看到阳光的那一刻,她先是有些不适应地眯起了眼睛。
当她看清站在面前、泪流满面的赵明川时,她愣了几秒钟,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主编!」
她扑到赵明川怀里,「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赵明川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下属,哭得像个孩子。
「没事了,没事了,都过去了。」
但是张伟民人呢?
就在这时,一个警员从别墅的车库里发现了张伟民的车。
而在车的后备箱里,他们找到了一个巨大的、散发着刺鼻化学药品气味的白色塑料桶。
陈副局长打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桶里的液体。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严峻。
「立刻封锁现场!通知法医和技术科!」
他厉声下令,「这个案子,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就在警员们忙着封锁现场的时候,一个年轻警察在别墅三楼的阁楼里,有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发现。
他推开阁楼的门,用强光手电往里一照,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
阁楼的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照片。
全部都是年轻女性的照片。
有些是偷拍的,有些看起来像是证件照,还有一些...
这个警员看清那些照片的内容后,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手里的电筒「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