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部分“老烟枪”,也就是吸烟量较大、烟龄较长的人,他们患肺癌的风险,看起来反而比一些轻度吸烟者要低。这一观点,简直是对传统认知的 “无情挑战”,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直呼 “这怎么可能?”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揭开 “吸烟越狠,肺癌越远” 这一惊人说法背后的真相。
![]()
传统认知:吸烟是肺癌“头号元凶”
一支小小的香烟,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多达7000 余种化学物质 ,其中像尼古丁、焦油、苯并芘、一氧化碳等,都是出了名的 “健康杀手”。就拿尼古丁来说,它是一种成瘾性极强的物质,不仅会让人越吸越上瘾,还能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作用下,身体各器官都在承受额外的压力。焦油则是一种黏性很强的物质,它随着烟雾进入人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和肺泡表面,日积月累,就像给肺部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污垢,阻碍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而苯并芘更是一种强致癌物,它进入人体后,会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更强致癌活性的物质,直接攻击细胞的 DNA,引发基因突变,一步步将细胞推向癌变的深渊。
吸烟量与患癌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那些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重度吸烟者,他们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10 - 20倍之高。这就好比在肺癌的“赛道”上,重度吸烟者已经站在了比别人更靠前的起跑线,一旦 “发令枪响”,他们冲向肺癌的速度也会快得多。据统计,在肺癌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都有着长期、大量吸烟的历史。比如,在某些针对肺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超过70%的患者都有至少10年以上的吸烟史,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每天吸烟量超过1包的重度吸烟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吸烟,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就是在给肺癌 “开门揖盗”,让健康的身体一步步陷入癌症的 “魔掌”。
![]()
交大研究:探寻背后复杂真相
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为了深入探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展了一项规模宏大、设计严谨的研究。研究样本涵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的大量人群,其中包括了不同吸烟程度的个体。在这些研究对象中,轻度吸烟者(每天吸烟少于 10 支),中度吸烟者(每天吸烟 10 - 20 支),重度吸烟者(每天吸烟 20 支以上)达到了 ,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随访。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评估指标。他们运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参与者的肺部细胞进行深入分析,精确检测细胞中的 DNA 突变情况。这种技术就像是给细胞做了一次“高清 CT”,能够捕捉到极其细微的基因变化,让吸烟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无处遁形。
同时,研究人员还综合考虑了参与者的生活环境、职业暴露、家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定期的身体检查,收集了大量丰富的数据。例如,对于生活环境,他们会记录参与者居住地区的空气质量、是否靠近污染源等信息;对于职业暴露,会了解他们是否从事接触石棉、煤烟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工作。通过对这些多维度数据的综合分析,科研人员试图全面揭示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内在联系。
![]()
在众多影响吸烟人群患肺癌风险的因素中,基因易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身体的 “密码”,而这些基因密码在面对吸烟带来的危害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有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类型的人对吸烟的致癌作用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比如,携带特定 DNA 修复基因变异的个体,他们的细胞拥有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当吸烟产生的致癌物质损伤肺部细胞的 DNA 时,这些人细胞内的修复机制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 “维修队”,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地修复受损的 DNA,从而大大降低了细胞癌变的风险。
对比不同基因人群吸烟后的身体反应,差异十分显著。在一项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中,两人都有长期吸烟的习惯,但其中一人携带了有利于 DNA 修复的基因变异,而另一人没有。经过多年观察发现,携带基因变异的一方肺部细胞的突变数量明显少于另一方,患肺癌的风险也更低 。这就充分说明,基因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操纵者”,决定着吸烟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
除了基因易感性这一关键因素外,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也在默默影响着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几率 ,它们与吸烟行为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我们的肺部健康。
从生活环境来看,如果一个吸烟者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差、污染严重的地区,比如工业城市中,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这些污染物就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与香烟中的致癌物质进一步加剧对肺部的损害。研究发现,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生活在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吸烟者高出数倍。此外,职业环境也不容忽视,像从事石棉加工、煤矿开采、金属冶炼等职业的吸烟者,由于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致癌物质,他们患肺癌的风险更是大幅增加 。
饮食习惯同样对肺部健康有着深远影响。均衡、健康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吸烟带来的危害。例如,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β -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橙子、草莓、菠菜、胡萝卜等,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细胞的氧化损伤。长期高盐、高脂、低纤维饮食的吸烟者,身体往往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代谢功能紊乱,这就为癌细胞的滋生提供了 “温床”,使得患肺癌的风险大大提高。
![]()
正确看待研究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的这项研究虽然揭示了吸烟与肺癌关系中一些复杂的新情况,但这绝不是吸烟的 “通行证”,更不能成为人们继续吸烟甚至加大吸烟量的借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吸烟依然是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这是不可动摇的科学事实。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不可或缺。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三手烟,在公共场所,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区域,减少吸入他人吸烟产生的烟雾。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这些食物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袭。同时,坚持适量的运动,像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