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普京访问中国,签下了20多份合作文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也意味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
从我们的角度看,一旦这条天然气管道修通,每年从俄罗斯输送过来的天然气将会进一步增多,对于我国的能源保障将起到关键作用。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修通之后,能源出口将会从原来的西方转向东方。
![]()
甚至可以这么说,连接我国的能源管道将超过被炸毁之前的北溪管道。值得一提的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对俄罗斯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能源出口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了。
为什么“西伯利亚力量2号”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如此重要?未来全世界的能源格局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
管道将过境蒙古
在这条管道项目启动之前,经由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送往我国的天然气,每年的规模有380亿立方米左右。除此之外,在远东地区每年向我国的输送量也有100亿立方米左右。俄罗斯天然气向我国的出口规模占比相当大,随着新的管道修成,未来的规模还会增长,而且可以肯定将逐步超过向欧洲地区的供气。
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也十分看重“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但是围绕这个项目的谈判前后持续的时间已经有5年。之所以会耽搁这么久,一方面是价格上的分歧,另一方面是管道路线上的分歧。
![]()
天然气的价格是动态变化的,这一方面未来还会变动,所以真正关键的问题其实是管道的的线路。按照规划的设计方案,一条线路是直接从俄罗斯境内把管道修到我国,另一个方案是管道还要经过第三国蒙古。
这两条方案直接决定着管道修通之后的总里程。过境蒙古的方案可以让管道的里程缩短至少1000km,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第二个方案的话,修建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但是管道过境蒙古也意味着未来通气之后需要向蒙古支付过境费用。
![]()
双方的分歧正是在这里。截止到今年5月,有关线路方案的讨论还在进行中,不过到了9月份,情形则一下子明朗了。
9月初,蒙古国总理在提交2026年合并预算草案时表示,俄罗斯已经同意修建经蒙古国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管道项目。看来最终要实施的方案是要过境蒙古。蒙古国总理表示,这是一项伟大的千年工程。
![]()
管道在未来过境蒙古,一方面可以降低修建的成本,另一方面未来的稳定供气也能够给蒙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管道过境蒙古似乎是一种制约,不如直接把管道修建到国内。
俄罗斯这么做的目的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过境蒙古的话,我国每年都要向蒙古支付过境费,不管这笔费用是多是少,可是管道一旦经过第三国,就一定会被牵制。
![]()
因为蒙古处在管道的上方,一旦出现什么情况,比如说切断管道的供应,我国在管道的下方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他们这么做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拉上第三方,未来在天然气价格的谈判中,俄罗斯就有更多的筹码跟我国讨价还价。
在目前的这种国际局势下,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几乎已经是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虽然作为供应方,俄罗斯拥有更大的主导权,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购买天然气或者是石油,并非没有别的选择。
![]()
这一直是俄罗斯极为担心的地方,何况现在俄罗斯被极度孤立,输送往欧洲的能源已经大幅度减少,所以他们肯定不愿意输送往东方市场的能源再被制约。而利用蒙古作为第三方,就可以共同在能源价格等领域向我国施压,从而增加俄罗斯自身的谈判筹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什么这一条管道项目的谈判会持续这么久,因为价格层面双方确实没能达成一致,而且几次还陷入谈判僵局。
![]()
俄罗斯原本作为供应方,他们本掌握着主导权。然而就是在谈判的这几年里,接连发生了俄乌冲突事件,又发生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这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向西方的能源供应。
由于自身的能源市场在萎缩,俄罗斯在跟我国的谈判中主导权也在一点点被消解。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才需要把蒙古拉进来,通过过境第三方的方式牵制我们。
![]()
双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争取更大的空间和主动权,这无可厚非。现在过境蒙古已经敲定,那么接下来一旦正式开启供应天然气,我们又该如何破局?
我国的筹码其实更多
未来管道修通的话,经过西伯利亚地区,每年向我国输送的天然气规模将会增加到440亿立方米以上,而在远东地区,每年输送的规模也会增加到120亿立方米以上。
![]()
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的比重在增加,如果未来西方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制裁,这一比重甚至会超过向西方输送的整体规模。2022年之前,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占到了欧洲总需求的40%,截止到目前,这比重已经下降到19%。
这正是俄罗斯极为担心的地方。一旦向西方的能源供应彻底中断,俄罗斯即便再坐用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也是白搭。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才非常看重远东地区的能源供应格局。
![]()
因为我国近年来的天然气需求在不断增长,相比于煤炭,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作用将变得极其关键。如果我们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俄罗斯就不用担心西方能源中断之后国内天然气卖不出去。
恰恰是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在接下来可以利用俄罗斯的这种担忧心理,那么在天然气的价格上,我们就可以争取到更大的权益。所以即便管道过境第三国,也不一定会对我们形成制约。
![]()
前面已经提到,俄罗斯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天然气大国,我们国内每年的天然气开采规模量也很大,除了自己供应外,我们还可以从别的国家购买天然气,而这恰恰是俄罗斯最担心的地方。
未来的能源格局并不是看俄罗斯国内的天然气有多少,而是取决于我国的需求量有多大。俄罗斯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苦心经营远东地区的能源出口及供应体系。
![]()
因为管道修成之后,不但可以向我国供应天然气,也可以经由我国再通过海路向别的国家供应天然气,或者是在未来把天然气管道延伸到更南方的地区。
俄罗斯可以畅想更庞大的市场,而随着需求越来越大,需求本身也会对其构成真正的制约,毕竟现在的俄罗斯在世界上极为孤立。
![]()
未来的能源格局是什么?
从整个亚欧大陆来看,位于大陆南端的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既可以向欧洲供应,也可以向亚洲供应。俄罗斯则位于亚欧大陆的北端,尤其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同样也可以向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供应。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俄罗斯的能源主要向亚欧大陆的西端供应,但是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步一步的把俄罗斯孤立了起来,导致俄罗斯的能源市场不断萎缩。
![]()
在这种局面下,俄罗斯只能寻求新的突破,把能源更多的供应到亚欧大陆的东端,实际上也就是我国。而我国背靠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实际上距离供应点很近。
未来,如果修建更多的能源供应管道,不管是天然气还是石油,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北部地区流入我国。到那个时候,全球的能源供应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欧洲地区,他们在未来或许会放弃俄罗斯能源,那么只能转向中东地区或者是美国。大概率的情况会转向美国,因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毁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向欧洲提供的天然气急剧增长。
![]()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俄罗斯进行围剿,实际上就是美国想要重新划分世界的能源势力范围。
因为美国近年来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规模越来越多,开采量也在急剧增长,能源格局随之发生变化,美国要从原来的买方变成卖方。这样一来,美国人当然想要重新划分能源供应的势力范围了。
![]()
首当其冲盯上的是欧洲市场,所以美国才千方百计的为难俄罗斯,同时不断对欧洲施加压力,让其跟俄罗斯彻底切割。如此一来,欧洲在未来就得依赖美国的能源供应。
不管全球的能源格局如何变动,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背靠俄罗斯这个巨大的能源库,未来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只要俄罗斯的能源格局转向东方,我们就能凭借这一点跟俄罗斯展开谈判和讨价还价。
![]()
结语
所以说,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仅仅是未来能源格局大变化的起点,对俄罗斯来说,这将使能源供应由西转向东的转折点。
![]()
区别在于,远东地区不像欧洲地区那样拥有分散的多个国家,能源管道要经过很多地区。远东地区只有我国和俄罗斯,大量的管道只需经过两国,只是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才需要过境蒙古。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想要拉上蒙古,在谈判中获取有利地位,但实质上,后者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无足轻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