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多半对第十一回里那场对决有印象 —— 管亥带着黄巾军围了北海,孔融急得团团转,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赶来救场。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冲出去,跟管亥打了数十回合,才把人斩落马下。这管亥能扛关羽这么久,实力可不算弱。
![]()
可要是当时出战的不是关羽,换成太史慈或者张飞,结果会怎样?太史慈能不能打得过管亥?张飞又得用多少回合才能拿下他?咱们今天就照着原著的武力设定,好好唠一唠。
先说说管亥:能扛关羽数十合,绝非泛泛之辈
要分析太史慈、张飞对战管亥的情况,得先搞清楚管亥到底有多少斤两。原著第十一回写得明白,管亥率十万黄巾军犯北海,孔融派大将宗宝出战,结果宗宝没几个回合就被管亥斩了。后来刘备带关羽、张飞赶到,关羽挺刀出阵,战到数十合,一刀将管亥斩于马下。
![]()
这里得注意,关羽是什么级别的武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那都是 “万人敌” 的水准,寻常武将在他面前根本走不了几个回合。华雄斩俞涉、潘凤不过数合,颜良二十合败徐晃,文丑战张辽、徐晃联手也不落下风,可都被关羽快速斩杀。
管亥能跟关羽打数十合才被斩,说明他的武力至少是二流往上,甚至接近一流的水平。要是换了普通黄巾将领,比如程远志、裴元绍之流,早被关羽一刀劈了,哪能撑这么久?
![]()
太史慈对战管亥:能打平已不易,想斩杀难上加难
再看太史慈,他在原著里的表现也很亮眼。同样是第十一回,太史慈为了救孔融,单骑突围,“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箭法堪称一绝。后来第十五回,太史慈跟孙策大战,“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接着又打了 “一百余合,依旧不分胜负”,最后两人还抢了对方的头盔、战马,算是打了个平手。
![]()
孙策的武力在三国里也算一流,能跟孙策打百余合不分胜负,说明太史慈也是妥妥的一流武将。可一流武将和超一流武将(比如关羽)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关羽能轻松打赢的对手,太史慈未必能轻松应对。管亥能扛关羽数十合,而太史慈跟孙策打平,孙策跟关羽比,显然还差着一截 —— 关羽斩颜良文丑的战绩,孙策可没有。
再者,太史慈的特点是灵活,箭法好,近战也不错,但力量上可能不如关羽。管亥能扛关羽数十合,说明他力量、耐力都不差。太史慈要是跟管亥打,大概率会是一场持久战。太史慈可能凭借技巧和灵活性跟管亥周旋,打个八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想斩杀管亥,难度很大。
![]()
毕竟管亥能扛住关羽的刀,面对太史慈的枪,未必会落下风。要是管亥拼尽全力,太史慈说不定还得小心应对,想打赢都不容易,更别说斩杀了。不然,太史慈直接像孔融部将宗宝一样出战,去跳单管亥就好了,哪里还需要去搬救兵呢!
张飞对战管亥:十合之内,必斩管亥于马下
最后说说张飞,这位可是跟关羽齐名的 “万人敌”。原著里张飞的战绩更是惊人:第五回虎牢关前,张飞挺丈八蛇矛,跟吕布大战 “五十余合,不分胜负”;第二十一回,纪灵率军攻刘备,关羽跟纪灵打了 “三十合,不分胜负”,后来张飞出战,“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
纪灵能扛关羽三十合,实力跟管亥差不多,甚至可能还略逊一筹 —— 毕竟管亥扛了关羽数十合,比纪灵多撑了不少回合。可张飞斩纪灵只用了十合,这就能看出张飞的风格:勇猛无比,爆发力强,打起仗来疾如风、猛如虎,对付纪灵、管亥这类二流往上的武将,根本不会给对方太多喘息的机会。
管亥能扛关羽数十合,一是因为关羽的刀重,讲究技巧和力量结合,节奏相对慢一些;二是关羽打起来比较沉稳,不会一上来就拼命。可张飞不一样,他一上来就猛冲猛打,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风,气势上先压对方一头。管亥面对张飞这种猛劲,恐怕撑不了多久。
![]()
参考张飞斩纪灵用了十合,管亥就算比纪灵略强,张飞最多十多回合,也能把管亥斩于马下。
结语
咱们这么分析,都是照着原著的武力线索来推的。可三国武将的对决,有时候也看临场状态、士气这些因素。
比如管亥当时带着黄巾军攻城,士气正盛;太史慈要是孤军作战,状态可能会受影响;张飞要是性急起来,说不定回合数还能更少。
![]()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你们觉得太史慈能不能打赢管亥?张飞斩管亥真的只要十合左右吗?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