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本文节选自申翔教授二十余年前所著的《台湾随笔》一书,该书基于他当年率遵义电大参访团赴台交流后撰写的考察报告整理而成,是贵州省最早涉及台湾主题的著作。如今该书已出版二十余载,推荐此文和该书之目的是我们希望读者既能以二十年前的视角回望台湾,亦能从动态发展的现实出发,更全面地思考海峡两岸的今天与未来。
![]()
过去内地人了解台湾,多从课本和其它书籍。随着蒋经国时代开放台湾老兵回乡探亲,人们知道了更真实的台湾。但邓丽君却用她甜美的歌声拉近了两岸的人民的距离,因此也名动两岸三地、整个华人世界乃至整个亚洲。虽然邓丽君英年早逝,但她的歌声却影响了整个时代,她将永远留在人们持久的记忆里。
邓丽君祖籍河北大名县,和前面提到的胡志强、邱长陵一样都从小在眷村长大,于1963年在其十岁时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唱比赛获得冠军。1966年十三岁时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一曲《采红菱》夺魁,于1967年9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至邓丽君1995年5月8日辞世。邓丽君一生共用汉语(含闽南语、粤语、高山族语)英语、日语、法语、马来语等演唱了一千多首歌曲,曾是日本红极一时的天王巨星和亚洲歌后,人们对她的认可和喜爱早已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界线。
为了祭奠这位在亚洲艺坛享誉盛名的知名艺人,我们专程来到了邓丽君纪念公园。
邓丽君安息在阳明山后山青山密林中的金宝山公墓。据说这里开始墓地难以卖出,而邓丽君安葬于此后,墓价飞涨,足见她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影响力。
![]()
邓丽君墓前塑像
![]()
邓丽君墓
邓丽君墓地入口明显地标着“邓丽君纪念公园”,有车道到达墓地“筠园”(邓丽君原名邓丽筠),步道两旁不同造型的艺术雕塑为墓地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反而少了几分庄严肃穆。
从老式留声机到邓丽君的青铜雕像,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墓主人的艺术发展历程。墓前一台巨形钢琴键盘雕塑(内设音箱)定时地滚动播放着邓丽君一声倾情演唱的歌曲,我们来到这里时正播放着邓丽君演唱的《四季歌》,如天籁之音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领略到了斯人远去,但其歌声常在,其精神常在的感受。
![]()
钢琴键盘音箱
邓丽君墓为通体黑色花岗石,显得庄重、高雅,墓旁有最后一任台湾省省长(1996年李登辉主导废掉台湾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写的墓志铭。宋楚瑜对邓丽君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称其为“爱国艺人”,也算是盖棺定论吧!
邓丽君墓前摆满了人们敬献的鲜花、香炉中袅袅的香火是人们对她的无尽纪念。墓顶摆放着一尊邓丽君闭目陶醉神情的半身像,墓上嵌着人们熟悉的邓丽君相片,默默注视着人们,仿佛有无尽的话要倾诉,有更多的歌曲要吟唱。但现实告诉我们一切都不再可能,阴阳两隔,留给人们的只是记忆中永远的邓丽君和她留下的歌声。
作者简介
![]()
申翔:副教授,曾任遵义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遵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长征文化研究,著有以上领域专著17部共五百余万字,发表了相关论文四十余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