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同一张票出发:大麦向左“种地”,猫眼向右“织网”

0
分享至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大麦和猫眼不过是“抢票软件”的不同入口;一个依托阿里体系,一个深嵌腾讯流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它们伴随着中国线下内容产业的崛起、平台化、去中心化过程,并肩走过风口,也穿越过低谷。

但如果我们翻开这两家公司近三年的财报,会发现,它们已经不再是彼此的对照组。

2024年,大麦首次在阿里文娱体系中被独立重塑为“大麦娱乐”,其不再只是票务平台,而是押注在线下内容与城市消费之间搭建“新型基础设施”;而猫眼则继续深化其“平台+宣发+投资”的三位一体结构,试图在微短剧、宣发中台、数据系统等方向拓展边界。

两者都在从传统票务逻辑中跃出,却选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一个向下深耕场景控制力,一个向上构建内容赋能体系。

这不仅是两家公司的分野,更是一场关于“内容消费”的行业路径分岔:究竟是平台型流量主导,还是垂直型场景驱动,能更接近内容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篇分析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大麦与猫眼三年来的财务结构、业务逻辑、战略方向变化,重新拆解这个行业的本质——并力图做出判断:谁更贴近用户的真实动线?谁的路径更具延展性?谁在向“线下版抖音”或“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角色靠近?又有哪些能力,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长期价值锚点”?



内容消费的变化:不是内容在变,而是动线在变

当我们试图分析大麦与猫眼的差异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线下内容行业到底是个什么行业?

如果将电商理解为“商品的流动中枢”、美团理解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那么,大麦与猫眼所在的线下内容行业,某种意义上是“情绪消费的调度系统”——它承接了从文娱内容、IP运营、用户情绪需求到城市消费活力之间的连接路径,是一个高度内容驱动、但又深度依赖场景与供给协同的复杂系统。但这个系统,正在被一种全新的变量重塑:动线的变化。

从“排片逻辑”到“动线逻辑”

过去,内容的线下转化路径是“中心排布”的:演唱会、电影、话剧由平台做统一排期,用户被动选择;平台在内容、流量与票务之间搭建桥梁,逻辑接近“广告位分发”。

但当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用户开始自带流量、社群组织能力上升,新的路径出现了:内容的触发点不再是平台投放,而是用户社群驱动;演出从“热门排期”转向“事件驱动”,从“演出中心化”转向“情绪去中心化”。

动线重构,带来了平台能力的再定义。以大麦为例,其2024年在财报中强调,“打造城市演艺场景运营能力”“联动文旅商消费体系”“构建多层级演艺生态”的战略动作,本质上是要做“情绪动线”的基础设施——从内容票务平台,跃升为城市消费中枢。

而猫眼则聚焦在“宣发系统+票务系统”的整合能力,以“平台效率”来对冲内容端的高波动与不确定,强调的是对内容爆款的发现、加速与分发,依旧是一种“内容筛选器”的角色。

这背后的核心区别在于:大麦要控制“线下动线”,猫眼要优化“线上入口”。两家公司走向了“动线主导”与“流量主导”的岔路口。

情绪消费的本质,是场景可重复的确定性

线下内容消费的最大特征是“不确定”——一场演唱会的热度、一个话剧项目的转化率、一个IP演出的生命周期,很难预判。但平台要增长,就必须找到在高不确定内容供给中提取确定性的机制。

这个确定性,来自两个方向:

  • 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标签化建模能力(猫眼更擅长);
  • 对城市场景与流量节点的调度与组织能力(大麦在布局)。

换句话说,内容消费不是内容本身的竞争,而是“谁更能掌控用户的动线,谁更能将不确定的内容,接入可复制的消费路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两家公司都在“跳出内容”——猫眼向短剧、产业宣发延伸;大麦向演艺场景运营、商文旅联动渗透。

内容行业的增长逻辑正在重构:不是内容更丰富了,而是情绪刺激的链条更长了;不是消费者更挑剔了,而是场景匹配更重要了。

大麦vs猫眼:起点与演进路径对比


©公开财报、行业研究报告,氪睿研究院整理



大麦:不再是“票务平台”,而是“动线运营商”

2023年5月,阿里影业正式将其票务板块更名为“大麦娱乐”,并在财报中首次提出“演艺场景基础设施运营商”的定位。这一更名并不只是品牌视觉的更新,更标志着大麦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票务平台”升级为“消费动线的组织者”。

我们试图在其财务与战略表述中,提炼出“大麦如何走向动线运营”的路径与逻辑。

财务结构正在“去平台化”:内容结构提升、毛利率企稳

从2024年大麦娱乐财报来看,其整体收入同比增长44%,达50.4亿元,其中内容服务的收入已经稳定地超越半数,远超平台佣金收入已成定局,标志着大麦业务结构的稳定及明确。

大麦娱乐2022-2024年年报


©氪睿研究院整理

过去三年,大麦“内容服务”类收入稳中有升,成为业务的绝对主力,反映出其已经不局限于收票务抽成,而是深入内容制作、演出主办、城市联动等更复杂的运营环节。这一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逐步回升——平台模式下的低毛利正在被重构。

能力升级:从流量撮合转向“动线掌控”

大麦在2023年年报中首次提出“城市演艺场景运营”,强调“用户情绪路径×内容调度×商业联动”的整合能力。其核心能力进化路径可概括如下:

大麦平台能力进化路径深度分析


©公开资料,氪睿研究院整理

举例来说,大麦在2024年主导的“硬糖少女广州演唱会”项目中,不仅是主办方之一,还联合广州多个文旅IP、商业项目与交通系统,形成以“城市事件”为核心的完整消费路径。这种打法已经不是卖票,而是统筹用户从购票前的社交热度→入场体验→演出后延伸消费的完整链条。

平台标签正在消失,“场景调度者”标签正在增强

2024年财报中,大麦反复提及“基础设施运营”与“多层级演艺生态”。其强调的重点已经不是“票卖得有多快”,而是“如何让演艺内容成为城市消费启动器”。

这背后的核心变化是角色的转移:

  • 不再是内容的“搬运工”,而是情绪动线的“布置者”;
  • 不再是演出市场的“分发管道”,而是事件经济的“引爆器”;
  • 不再只是赚票务佣金,而是深度介入城市文旅消费结构。

简言之,大麦的战略正在回答一个问题:谁来搭建未来城市的消费事件?

大麦业务模式演进


©氪睿研究院



猫眼:从内容分发者,到“娱乐宣发的基础设施”

如果说大麦正试图成为“城市演艺动线的运营者”,那么猫眼则是在做一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它不追求现场,也不强调场景联动,而是回到电影与演出内容本身,从投前、投中、投后构建一套宣发基础设施系统。这背后,反映的是两家公司对于“什么是长期价值环节”的不同理解。

财务画像:增长稳健,但“平台感”更强

2024年,猫眼娱乐实现总营收40.8亿元,较2023年减少14.2%,其中电影票务与内容服务仍各占半壁江山,成为双主力收入结构,这一结构与大麦形成鲜明的对比。

猫眼娱乐2022-2024年年报


©氪睿研究院整理

猫眼的增长稳定、盈利可观,但财报中显示,其正将更多资源投入至“数字化宣发平台”“行业SaaS系统”“内容营销联动”,而非直接切入主办或演出内容制作。这种“平台导向”的战略,与大麦的“场景导向”恰成对比。

能力进化路径:从卖票平台到宣发基础设施

猫眼的能力升级,经历了清晰的三段式演进:

猫眼平台能力升级演进路径分析


©公开资料,氪睿研究院整理

以2024年春节档的票房成绩为例,猫眼为《飞驰人生2》提供全流程宣发服务——从内容定档、点映排布、线上热度制造、影院排片优化到用户购票行为预测。这种“覆盖宣发链条每一环”的能力,不直接参与内容创作或主办,但成为内容落地的不可或缺中台。

猫眼不做“主办方”,也不做“城市动线”

与大麦积极参与线下事件制造、文旅联动不同,猫眼明确在财报中表示其战略重心为:

  • 提供B端数字化工具;
  • 搭建内容发行基础设施;
  • 推动宣发流程自动化。

例如,2024年猫眼上线新版本“票房分析SaaS系统”,覆盖影院、片方、发行方多端,已签约覆盖全国超过4200家影院。其角色类似于“电影发行行业的Shopify”——不是内容生产者,也不是前台分发商,而是后台中台能力建设者。这是一种更“系统工程师”式的打法。

“不出圈”,但更稳定?

猫眼的策略虽不如大麦那样具有话题感和城市穿透力,但其财务数据显示出惊人的稳健性:

  • 2024年毛利率达到39.8%,在互联网文娱行业中属高水平;
  • 核心客户锁定B端,抗单个爆款波动能力更强。

这使得猫眼具备一个“平台资产”的典型特征:不依赖单点事件,不追逐爆款热度,但在行业中扮演基础设施角色,收取“过路费”。

猫眼选择了一条极其克制但稳定的道路:它不是被内容带动,而是成为内容行进的轨道。

大麦选择进入用户动线,猫眼则选择强化行业系统。这两种打法的核心区别并不在于“平台还是内容”,而在于——谁才是这个行业未来的控制轴?

猫眼的能力支柱三角:票务、宣发、投资


©氪睿研究院



两种范式的对峙:谁才是线下内容的新控制轴?

在“线下内容”重新成为消费动能核心的当下,大麦与猫眼的路径分化,其实对应着更底层的战略岔路口:

  • 大麦选择控制“事件本身”,试图成为线下演出产业的核心主办方与资源整合者;
  • 猫眼选择控制“分发路径”,构建宣发中台系统,做内容传播的基础设施。

这不是业务选择的差异,而是对“行业控制轴”不同认知的体现。控制轴不同,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与财务结构也完全不同。

谁在掌握线下内容的“主导权”?

“控制轴”最核心的判断是:谁在影响最终观众的消费决策?

内容平台角色定位与价值链分析


©公开资料,氪睿研究院整理

大麦的优势在于“影响供给”。通过主办或联合主办演出项目,它能够从内容源头影响演艺日历,控制一线艺人资源、场馆排期,甚至带动目的地文旅协同。例如:王嘉尔、五月天演唱会背后皆有大麦深度参与,其角色已从票务代理变为事件制造者。

猫眼的优势则在于“影响分发”。它通过全链路宣发系统与影院数据中台,优化排片、预测热度、调配资源,其目标是提高内容触达与转化率,而非主导内容本身。它更像是系统层的幕后运营商。

范式差异下的组织资源调度模式

两家公司组织模型的不同,也决定了其扩张策略的天花板。

内容平台商业模式深度分析


©公开资料,氪睿研究院整理

大麦的主办路径,决定其必须不断拓展项目线、提高操盘密度,同时接受内容“成败不确定”的高风险结构。而猫眼的路径,更强调“平台工具复用性”与“多客户可拓展性”。这种差异会在下一个周期的市场变化中进一步放大。

产业趋势转折:从内容中心到系统中心?

大麦与猫眼所代表的两种范式,其实是行业“去内容中心化”的两种应对方式:

  • 一类是像大麦那样,通过提升内容操盘能力强化议价权;
  • 另一类则是像猫眼那样,通过技术系统覆盖更多内容方,成为不可替代的中枢。

我们正处在一个“内容不再稀缺、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时代。观众选择碎片化,项目生命周期缩短,行业对运营效率与流量转化路径的控制比对内容本身更敏感。

猫眼不是不懂内容的价值,而是它认为:“控制分发效率,比拥有一个内容IP更稳定”;大麦也不是不懂平台的好处,而是它认为:“只有控制一手内容,才能真正主导这个市场”。这就是两种范式的核心判断分歧。

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对投资者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或许不是当下的“谁更好”,而是两家公司所代表的“未来演化方向”:

  • 如果线下内容进入“项目爆款为王”的阶段,大麦模式将享有更大爆发力与高波动红利;
  • 如果线下内容进入“内容总量稳定、效率为王”的阶段,猫眼的中台式打法可能成为行业基础设施。

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多轴共存”格局的开启。

接下来,我们将从更高的城市与产业视角,看清这场内容产业的走向变化:线下内容消费,不只是内容的事,它是城市、流动性与社交结构的再组织。

大麦vs猫眼:线下内容控制力矩阵


©氪睿研究院



从内容走向场景:中国线下文娱的下一程是什么?

在过去三年,内容为王是一切讨论的起点。但当大麦与猫眼已经代表着内容掌控与分发效率的两种顶点范式,我们更需要往下一步追问——内容之后,行业的下一个增长引擎是什么?

答案可能不在内容本身,而在场景。

内容正在变成“引流工具”,城市才是终极战场

无论是大麦主导的线下演唱会,还是猫眼系统支撑的电影市场,都已经显现出一个共通特征:内容的价值,越来越依赖于它在哪被消费、被记录、被社交传播。

这意味着,文娱的消费边界已从“观演行为”转向了“场景嵌套”:观众不只是来看一场演出或一部电影,而是来体验一次城市生活、完成一次社交表达、参与一次内容经济以外的消费闭环。

以2024年五月天的巡演为例,不仅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其所在城市的住宿价格、网红餐厅排队人数、地标打卡热度也随之爆发。“内容”成为城市“消费动能”的引信,文娱项目俨然变成了城市级“事件型消费”的发动机。

大麦与猫眼:谁能成为“场景红利”的基础设施?

如果说过去比拼的是内容权和分发效率,那么接下来真正的竞争焦点是:谁能连接更多“消费场景”。

大麦与猫眼平台能力分析与潜在机会点研究


©公开资料,氪睿研究院整理

  • 大麦已开始尝试“主办+文旅”的一体化路径,未来有可能向“IP城市节”或“文化目的地运营商”发展;
  • 猫眼则更可能成为“消费情绪预判系统”,与商圈运营者、影院、品牌联动,以系统工具推动场景匹配与商业转化。

这正是行业的新“制高点”——从抓住内容用户,变成掌控城市节奏。

线下文娱内容-场景耦合图谱


©氪睿研究院

线下内容的“价值锚”在重构

如果我们跳脱平台视角,从全行业看,会发现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

  • 过去的线下内容价值靠的是内容强度本身:演出明星、热门IP、大片档期;
  • 现在的线下内容价值越来越依赖其能撬动的衍生消费结构。

演唱会本身并不盈利,但它带动了一座城市的酒店满房、品牌合作、电商联名、乃至地方财政税收预期。这是一种从内容收入模型转向场景外溢模型的转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愿意补贴演唱会、抢夺“内容大事件”落地权。因为内容是破圈的钩子,但最终带来的是消费税基的增长、是城市能见度的提升,是整个线下经济的重构机会。

未来的文娱平台,必须成为“城市型平台”

当线下内容成为场景引爆器,我们对平台的期待也会变得不同:

  • 你不仅要有用户、内容、宣发能力;
  • 更要能与城市联动、与文旅产业配合、与消费品牌协同。

这要求平台具备“城市型平台”的能力——既懂内容,也懂城市运营;既有技术中台,也能调动场景资源;既有流量算法,也有社会组织力。这或许才是大麦更名为“大麦娱乐”的真实含义,不再局限于票务,而是要成为“城市线下娱乐基础设施”。猫眼也正在从“票房平台”升级为“内容商业操作系统”。

最终,大麦和猫眼所代表的,不只是两个内容平台,而是两种城市型基础设施的雏形。未来的竞争,不是看谁控制更多内容,而是谁能成为城市线下动能的系统化承接者。

如果我们试着为大麦与猫眼分别找到它们在全球行业中的对标模型,会发现它们正沿着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奔赴各自的终局想象。

终局想象:猫眼vs大麦的未来路径分岔

猫眼如今在电影票务、内容营销、平台广告、电商零售、IP开发等业务上“多点撒网”,像是一个“中国版的Fandango+Eventbrite+IMDb+YouTube电影频道”的复合模型。这是一种平台化、内容协作型路径,强调的是“影娱场景”的广告变现与内容分发能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它能控制的价值链环节很少,天花板很大,但护城河不深。

而大麦在并入阿里影业、并改名为“大麦娱乐”后,战略重心几乎完全转向演出内容的上游(制作)、中游(统筹)与下游(线下场地运营+宣发)三位一体,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走在“中国版的Live Nation或迪士尼内容现场化路径”上。它不是卖票的公司,而是控制内容、定义体验的运营公司。在这样一个高度垂直整合的模型中,它所控制的链条越深,其复利效应就越强。

两者都在讲“内容”,但讲的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故事:猫眼押注于“内容消费的分发入口”,主打协同与工具;大麦押注于“内容体验的深度控制”,主打自营与一体化。

这两条路径也对应着完全不同的价值预期:如果你相信平台价值、相信消费回暖与流量效率的回报,猫眼可能是一个估值修复机会;如果你相信演出内容是中国下一个10年最具确定性的线下复利入口,大麦或许正在走向一个“中国版Live Nation”的壮大可能。

终局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谁能更长时间地控制内容生产与观众连接的主动权。

结语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转向:内容平台不再只是做“内容买卖”,它们正在承担起“社会组织力”的新角色。无论是引爆城市消费节奏、重构品牌协作机制,还是改写人们的出行与社交习惯,这场由内容驱动的产业迁徙,才刚刚开始。在这场未来的内容控制力竞赛中,真正的赢家,不是掌握了一场演出的门票,而是:掌握了下一次城市消费高潮的“触发权”。

所以,内容不再只是“谁做得好”,而是“谁掌握了生产、组织与放大的能力”;平台也不再只是工具或入口,而是未来价值链的分发权杖。猫眼和大麦,走的不是一条路,押的也不是一个时代的赌注。前者是在内容上游之外寻找“链接者”角色的复合平台模型,后者是以演出为核的线下世界里试图构建“运营主权”。未来属于哪一条路径,也许今天就可以下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金之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金之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环球网资讯
2025-11-02 13:34:52
他才是水浒最圆满的角色!和兄弟逃脱招安的结局,还出海成了国王

他才是水浒最圆满的角色!和兄弟逃脱招安的结局,还出海成了国王

白云故事
2025-10-18 19:15:03
美国的一纸诉状,揭开了陈志和太子集团迄今为止最详尽内幕

美国的一纸诉状,揭开了陈志和太子集团迄今为止最详尽内幕

清晖有墨
2025-10-27 11:09:50
WTT冠军赛女单决赛揭晓:黑马出局,大迪对决一般选手

WTT冠军赛女单决赛揭晓:黑马出局,大迪对决一般选手

老澽爆笑大聪明
2025-11-02 21:37:22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05:14
我娶了36岁大龄剩女,新婚当晚我后悔了,她剩下是有原因的

我娶了36岁大龄剩女,新婚当晚我后悔了,她剩下是有原因的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4-28 12:38:06
下周A股调研结果出炉,投资者最看好这一行业

下周A股调研结果出炉,投资者最看好这一行业

数据宝
2025-11-02 20:05:39
他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56岁被免职,儿子也是中将

他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56岁被免职,儿子也是中将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8:40:03
四大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利率:2025年11月,本金20万比买国债强吗?

四大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利率:2025年11月,本金20万比买国债强吗?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2 09:05:48
离婚多年仍同心!李湘王岳伦合体送王诗龄出行,同框画面满是温情

离婚多年仍同心!李湘王岳伦合体送王诗龄出行,同框画面满是温情

述家娱记
2025-11-02 13:08:37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文史旺旺旺
2024-10-31 12:26:20
中信建投:A股或进入新一轮横盘调整 关注主线和风格切换

中信建投:A股或进入新一轮横盘调整 关注主线和风格切换

财联社
2025-11-02 18:34:17
枪决吴石后,谷正文随即炸毁克什米尔公主号,蒋介石:他是活阎王

枪决吴石后,谷正文随即炸毁克什米尔公主号,蒋介石:他是活阎王

史笔似尘钩
2025-10-23 21:36:55
蒙彼利埃冠军赛,男女单决赛名额全部产生,4个事实呈现在眼前!

蒙彼利埃冠军赛,男女单决赛名额全部产生,4个事实呈现在眼前!

田先生篮球
2025-11-02 21:44:44
亚泰降级到中甲后,他或许会成为第一个被挖走的强援,引发热议

亚泰降级到中甲后,他或许会成为第一个被挖走的强援,引发热议

李虰手工制作
2025-11-02 17:29:00
欧盟捅了马蜂窝?制裁激怒俄罗斯,外交部强硬反击已正式上路

欧盟捅了马蜂窝?制裁激怒俄罗斯,外交部强硬反击已正式上路

科普100克克
2025-11-02 22:27:50
致哀!兰州大学发讣告

致哀!兰州大学发讣告

双一流高校
2025-11-02 20:26:44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红梦史说
2025-11-01 09:19:27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花花娱界
2025-11-02 17:45:52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2025-11-02 23:28:49
氪睿研究院
氪睿研究院
氪睿研究院由36氪与RET睿意德共同创立,提供穿透微观决策与宏观趋势之间的深度洞察。
10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不要逼孩子天天考第一,真善美才是无价之宝

手机要闻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亲子要闻

别再逼孩子卷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