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被敲诈5万不敢报警,警察调查后发现他隐藏的真面目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2年12月,雪花纷飞的郑州监狱大门外,32岁的李永提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缓缓走向自由。

九年前,他因为参与犯罪被判刑九年。



现在,因为表现良好,先后两次减刑,终于可以回家了。

但是,九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真正改变这个男人。

李永出生在郑州市须水镇白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指望着几亩薄田养活一大家子人。

可惜的是,李永从小就不是个安分的孩子。

「这孩子从小就野,管不住。」村里的老人们总是这样议论。

确实如此。李永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整天和一帮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厮混在一起。

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各种新鲜事物涌现,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良风气在暗中传播。

李永的那些朋友经常给他讲一些不堪入耳的故事,还带他看一些违禁录像。

年轻气盛的李永很快就被这些东西吸引住了,内心开始躁动不安。

「咱们去找点刺激的事干干。」有一天,一个所谓的朋友这样提议。

就这样,李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那一年,他参与了一起严重的案件,被法院判刑九年。

进了监狱,李永表面上表现很好,积极参加劳动改造,按时参加学习,监狱管教也觉得他是个可以改造好的人。

但是,真正的改变并没有发生在他的内心深处。

九年的监狱生活,让他学会了伪装,学会了如何在表面上做一个「好人」,但那些扭曲的欲望依然在他心底暗流涌动。

出狱后,李永面临着重新融入社会的巨大挑战。

有前科的人很难找到正当工作,邻居们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即便是最亲近的家人,也对他半信半疑。

「你可得好好做人,别再让我们丢脸了。」母亲流着眼泪对他说。

李永点头答应了,他确实想要一个正常的生活。

经人介绍,他找了一个对象,很快就结婚了。

妻子是个老实的农村女人,不嫌弃他的过去,愿意和他一起过日子。

不久,他们有了两个孩子。

从表面上看,李永的改造是成功的。

他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似乎真的洗心革面了。

但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内心欲望的煎熬,让他感到窒息。

养家糊口需要钱,而他一个有前科的人,能找到的工作都是最底层、收入最微薄的。

更要命的是,那些在监狱里被压抑的欲望,开始重新抬头。

正常的家庭生活并不能满足他扭曲的心理需求。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经常被一些邪恶的想法折磨得睡不着觉。

他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1995年初,李永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离开郑州,去外地寻找新的机会。

他告诉家人,自己要出去找活干,赚钱养家。

但实际上,他心里有着更阴暗的盘算。

在郑州,有太多人认识他,知道他的过去,这让他感到束缚。

而在外地,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他可以重新开始——以他自己的方式。

2月的一个夜晚,李永开着拖拉机拉砖回来,经过西岗加油站附近时,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子独自走在路上。

那一刻,内心深处的恶魔彻底苏醒了。



02

1995年春天,李永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了郑州,来到了濮阳市。

他告诉家人这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实际上,他是在逃避——逃避那个犯罪现场,

逃避可能的追查,也逃避自己内心的谴责。

在濮阳,李永找到了他的连襟梁红喜。

梁红喜在这里开出租车,生意还算不错。看到李永来了,梁红喜很高兴地接待了他。

「来濮阳正好,这里生意好做,咱们一起干。」梁红喜拍着李永的肩膀说。

李永点头同意了。

开出租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需要什么技术,也不需要太多资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那些夜晚独自出行的女性。

刚开始的时候,李永还能控制住自己。

白天正常拉客赚钱,晚上回到住处休息。

1997年6月的一个夜晚,命运的转折点到来了。

那天晚上,李永像往常一样在街上候客。

大约晚上11点多,一个年轻女子摇摇晃晃地走向他的车。

李永一看,这女子明显喝多了,走路都不太稳。

「师傅,去开发区。」女子上车后说道,声音有些含糊。

李永应了一声,启动了车子。

但是,看着后视镜里这个毫无防备的女子,他内心的恶魔又开始躁动了。

车子开到半路,他突然改变了方向。

从那一晚开始,李永彻底堕落了。

他发现,利用出租车司机的身份作案,简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夜晚的濮阳街头,总有一些独自出行的女性需要打车。

她们对司机毫无防备,一旦上了车,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更可怕的是,90年代的治安管理还不够完善。

出租车行业刚刚兴起,管理制度不健全。

跨地区的信息沟通也不畅通,这给李永这样的流窜作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李永很快总结出了一套「经验」:选择夜晚独自出行的女性,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比较弱小的;

利用职业便利,在她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下手;

作案后迅速处理痕迹,然后继续正常营业,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1997年6月30日晚,一个叫张某的女青年在与男友约会后回家的路上失踪了。

7天后,她的尸体在一个窨井里被发现。

1997年12月16日,又一具女尸在窨井中被发现。

1998年8月18日,一个怀有9个月身孕的孕妇赵某在回家路上被害。

1998年9月14日,又一具女尸……

1998年10月1日,本应是幸福新婚日的女幼师杨丽丽,永远消失在了那个凌晨……

每一起案件,都让濮阳市民感到恐慌。

大家开始不敢让女性家属夜晚独自出行,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也开始被人怀疑。

但是,李永依然逍遥法外。

在这个过程中,李永遇到了各种「困难」:

首先是心理上的。刚开始作案时,他还会感到恐惧和后悔,但渐渐地,这种感觉越来越淡。

犯罪成了他发泄欲望的方式,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满足感。

其次是技术上的。

如何选择目标,如何控制现场,如何处理后续,这些都需要「经验」的积累。

李永在一次次犯罪中变得越来越「熟练」。

最后是环境上的。

90年代的濮阳,治安管理相对薄弱,监控设备稀少,警力有限。

这客观上为他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面对这些「困难」,李永的「解决方案」充分暴露了人性的邪恶:

他选择麻木自己的良知,用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反正她们也不是什么好女人」「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别人」。

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里反复出现。

他不断「改进」作案手法,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加危险。

他充分利用环境的漏洞,在不同地区之间游走,避开警方的追查。

更可怕的是,李永还拉拢了梁红喜参与犯罪。

在他的影响下,原本只是普通出租车司机的梁红喜也堕落了,成了他的帮凶。



03

1998年11月,李永听说自己的表弟孙超俊在郑州偷了一辆红色昌河汽车,心中顿时起了贪念。

在濮阳作案这么久,他觉得有些腻了,而且最近风声也有些紧,不如回郑州把这辆车弄到手,开到濮阳去销赃。

11月11日,李永悄悄潜回了郑州。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找表弟。拿到车后,他本打算立即返回濮阳,但夜色撩人,他又起了邪念。

第二天晚上,闲不住的李永骑着自行车来到郑上路一带,寻找新的目标。

很快,他就盯上了一个下夜班回家的女工——董玉萍。

董玉萍26岁,是须水镇小付庄村人,在一家家具厂当油漆工。

那天晚上下夜班后,她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回家。可惜的是,她遇到了李永。

案发后,李永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继续潜伏在郑州。

但是,1999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眼看就要过春节了。

李永实在忍不住想家的情绪,决定偷偷回家看看年迈的母亲。

「就看一眼,看完就走。」他这样安慰自己。

但是,世界上最怕的就是「巧合」两个字。

就在李永回到须水镇的当天,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