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我国便对54个国家实施了144小时免签入境政策,而今年6月又新增了沙特、阿曼等4个海湾国家。
光是今年第一季度,来华的免签老外就达到65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不止。
可万万没想到,老外们在回国后竟都出现了明显的“戒断反应”——茶不思饭不想,纷纷吐槽简直比失恋还难受....
![]()
要知道,去年我国推出免签政策之后,网上并不是一边倒的支持声,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个政策会害了中国。
那么,这些老外到底在中国经历了什么?
![]()
老外的中国体验太颠覆
只要老外一来中国,几乎都会被“圈粉”,这种颠覆感藏在吃喝拉撒的每一处。
先说吃的,绝对是“第一杀器”。
![]()
西安的肉夹馍让老外走三步啃一个,直呼“碳水天堂名不虚传”;四川火锅更神,法国游客从“怕辣到哭”变成“无辣不欢”,还说“川菜是全宇宙最好吃的菜”。
广州早茶店里,老外熟练用筷子夹虾饺,扬州蟹黄汤包烫得咧嘴还舍不得松口,哈尔滨冬天的酸菜粉条更是暖到他们心坎里。
![]()
韩国游客最夸张,在上海自助餐厅狂炫水果,毕竟本国水果太贵,网友都笑“游客觉得赚,老板也觉得赚”。
![]()
不仅如此,中餐的魅力远不止于单一城市的特色小吃,更在于其体系化的味觉艺术与创造力。
中国的八大菜系可不是盖的,川菜的麻辣鲜香、粤菜的清鲜爽口、苏菜的清甜雅致,足足涵盖8种基础味觉,这和西餐常见的“硬面包+生鱼片+少量蔬菜”的简单搭配形成鲜明对比。
![]()
更让老外惊叹的是食材的“百变魔法”——就拿普通的土豆来说,能变成东北的炖土豆、四川的酸辣土豆丝、贵州的腊肉炒土豆,光是有据可查的做法就不下10种。
而“火候与锅气”更是中餐的灵魂,就像宫保鸡丁,必须经过猛火快炒,才能炒出外皮微焦、内里嫩滑的口感,辣味、甜味、酱香层层递进,每一口都有新滋味。
![]()
更绝的是“大桌共餐”的氛围,老外说从这才懂“和气生财”的意思。
味蕾被征服的同时,老外来华后感受最深的,还有那种渗透在日常里的“零压力安全感”。
![]()
有外国博主做实验,把笔记本电脑放商场休息区2小时,回来居然原封不动,他直呼“在本国早没了”。
晚上出门压马路,能看到孩子在街头玩耍,这场景在欧美怕枪击、在中东怕扒窃,根本见不到。
![]()
到处都有摄像头,大家又爱用手机支付,盗窃暴力犯罪很少,难怪中东游客说“在中国睡觉都踏实”。
如果说安全是“基本盘”,那中国的基建和生活便利度,就堪称让老外“大开眼界”的“加分项”,不少人直言“像活在未来世界”。
![]()
CR450高铁试验时速450公里,外国网友惊叹“1小时能跑完整个韩国”,关键还特稳,硬币都能立住,上海到苏州半小时才4美元,比英国同距离60美元的慢火车划算太多。
扫码支付更不用说,买水、打车、吃饭都不用带现金,外卖30分钟送到家,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老外都觉得“像活在未来”。
![]()
购物退税也成了“加分项”。
意大利游客在上海国金中心买奢侈品,听说机场扫码就能退税,当场折回去补买两个钱包,吐槽“在意大利要填5张表,排队2小时,钱还可能卡银行,中国这是神仙服务”。
10%左右的退税比例直接退到支付宝,谁能不爱啊!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突然这么多老外来华?
![]()
免签政策
其实早几年先对54个国家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结果老外纷纷喊“时间不够逛吃”,后来干脆延长到240小时,也就是10天,还扩大了能去的区域。
今年更是大招不断:6月份新增了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四个海湾国家,30天内旅游、出差、探亲都能免签,试用期一年。
9月15号又对俄罗斯实行免签,这下彻底把入境热情点燃了。
![]()
截至9月中旬,我国已经对47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和29个国家互免签证,过境免签也覆盖到55国,停留时长统一给足10天。
![]()
说起来2024年刚推政策时,还有网友担心“会不会有风险”,结果数据一出来全放心了。2025年第一季度,单方面免签入境就有198.8万人次,同比涨了260%,过境免签更是直接翻了三倍。
![]()
前八个月免签入境的老外都1589万人次了,占了入境总人数的62.1%,这热度简直挡不住!
但这场热度一过,第一批已经回国的老外反而有些不自在,甚至还有点戒断反应,集体“患了思华病”。
![]()
严重的戒断反应
美食戒断绝对是重灾区。
美国游客回国后对着汉堡薯条发呆,说“找不到生命意义,满脑子都是火锅”;德国工程师来华一个月胖18斤,回去后天天和同事抢来华出差的名额。
![]()
有个留英学生凌晨下飞机,直奔街头鸡蛋饼摊,做一个吃一个,老板看他狼吞虎咽,直接免了第四个饼的钱。
小朋友更可爱,英国娃回国后拒绝吃本地面条,哭着要“中国面面”;俄罗斯小男孩临走前啃着肉包流泪,说“这是最后一口中国味道了”。
所以老外行李箱里全是老干妈、火锅底料,连拌黄瓜的调料都塞,就怕回国吃不到。
![]()
安全戒断也挺折磨人。中东游客回国后,听到街头防扒警告、夜间警报声就失眠,说“像神经衰弱”。
有老外坦言“在中国能让孩子独自买冰棍,回国后每走一步都要防盗窃,心脏快受不了”,这反差谁顶得住啊。
![]()
便利度的落差更让人抓狂。习惯了中国高铁,回国坐慢火车觉得“浪费生命”。
用惯了扫码支付,拿到现金都不知道怎么找零;享受过流畅网络,再用本国卡顿的网,直呼“像回到10年前”。
![]()
结语
那些带着火锅底料回国的行李箱,那些深夜街头的安全感,那些“5秒通关”的便利,都是最生动的“中国名片”。
未来当免签覆盖更多国家,当“国际舒适区”的目标实现,或许会有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