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一念嗔心的代价?佛陀开示百万障门的真相让众比丘后怕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大智度论》《入菩萨行论》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嗔恨,在佛家看来,是三毒之一,与贪欲、愚痴并列为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

经书中记载,世尊曾对弟子们开示:"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短短十个字,却道出了修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陷阱。

多少人在禅定中能够心如止水,却在日常琐事中被一句话、一个眼神激起怒火?多少修行人能够诵经礼佛数十年,却因一次嗔怒毁掉了多年的功德?

这嗔恨之火,究竟有着怎样的破坏力?佛陀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向弟子们揭示这个道理的?在灵鹫山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让在场的五百比丘终生难忘。而这件事的起因,竟然只是一碗粥。



那是佛陀在王舍城说法的第二十个年头。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精舍的院落里,负责斋饭的比丘们已经开始准备僧众的早粥。按照佛陀立下的规矩,僧团中的比丘都要轮流承担各种事务,今天轮值的是两位比丘——一位是跟随佛陀多年的老比丘难提,另一位是刚刚受具足戒不久的年轻比丘阿耆多。

难提比丘做事一向细致,他仔细地清洗着米粒,生怕有一粒沙石混入其中。阿耆多虽然年轻,但手脚麻利,很快就把柴火劈好,灶火也烧得正旺。两人配合得当,眼看着粥就要熬好了。

这时候,负责化缘的比丘们陆续回来了。按照规矩,他们会把化来的食物集中起来,再由轮值的比丘分配给大家。今天化缘回来的食物格外丰盛,有一位长者供养了精美的点心,还有居士送来了新鲜的果蔬。

阿耆多看着这些供养,心里起了一个念头。他想起昨天自己化缘时,遇到了一户贫苦人家,那家人虽然穷困,却还是恭恭敬敬地供养了半碗粗米。当时他很感动,心想今天若是轮到自己分配食物,一定要让那些年老体弱的比丘多吃一些好的。

到了分配的时候,阿耆多果然把那些精美的点心多分给了几位年老的比丘,把粗糙一些的食物留给了年轻力壮的。他觉得这样做很合理,年老的比丘身体虚弱,需要更好的营养。

可是难提比丘看到这一幕,脸色却沉了下来。他走到阿耆多面前,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师弟,佛陀教导我们要平等心,你这样分配,是不是有失公允?"

阿耆多没想到会被质疑,有些委屈地解释:"师兄,我只是想着老比丘们身体不好,应该吃得好一些。"

"佛陀说过,僧团中人人平等,无有高下之分。"难提比丘的声音提高了,"你这样做,就是分别心!"

"我这是慈悲心,不是分别心!"阿耆多也有些急了,"难道照顾年长者也有错?"

两个人的争执声越来越大,引来了其他比丘的围观。有人劝解,却也有人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阿耆多做得对,有的说难提比丘说得有理。

就在这时,难提比丘说了一句重话:"你这样做,根本就是执着于相!还说什么修行?"

这话彻底激怒了阿耆多。他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指责?当下就回了一句:"师兄倚老卖老,说的话也未必就是对的!"

难提比丘听到这话,胸口的怒火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他指着阿耆多,手都在发抖:"好,好得很!我教你规矩,你倒说我倚老卖老!"

"你本来就是在仗着年长欺负人!"阿耆多也毫不示弱。

眼看着两个人就要动手了,几个比丘连忙上前拉开。难提比丘甩开拉他的人,拂袖而去,阿耆多也气得脸色通红,把手里的勺子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场争执,让整个精舍的气氛都变得凝重起来。

第二天清晨,佛陀在讲经说法的时候,特意提到了昨天发生的事。他没有直接批评谁,只是平静地说:"诸位比丘,你们可知道,一念嗔心起,能开百万障门?"



在场的比丘都低下了头,难提和阿耆多更是羞愧难当。

佛陀继续说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人,他在深山中苦修了三十年。三十年间,他持戒精严,从不懈怠。无论是盛夏的酷暑还是寒冬的冰雪,他始终端坐在那块青石上打坐参悟。"

"他的功德日日增长,禅定功夫也越来越深。山中的鸟兽都不再怕他,常常飞到他身边,松鼠会跳到他肩上,野鹿会在他身旁休息。连天上的神仙都知道,山中有一位即将证果的修行者。"

"可就在他修行的第三十年,发生了一件事。"佛陀的声音变得低沉,"那天,有一个樵夫上山打柴,不小心碰倒了一块石头,石头滚下来,正好砸坏了修行人放在旁边的水罐。那水罐是他用了三十年的,已经有了感情。"

"修行人睁开眼,看到碎裂的水罐,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怒火。他想:我在这里苦修三十年,连水罐都舍不得换,你这樵夫怎么如此不小心?"

"就这么一个念头,一股无明火从心底升起。修行人压制不住,开口就骂了那樵夫几句。樵夫本来还想道歉,被骂了之后也生了气,两人就在山中争执起来。"

"争执过后,修行人回到青石上打坐,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入不了定了。心中那股烦躁就像虫子一样,怎么也挥之不去。他三十年积累的禅定功夫,就因为这一念嗔心,全都散了。"

"那修行人懊悔不已,他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境界。"

佛陀说到这里,环视四周的比丘:"你们说,这嗔恨之火可怕不可怕?"

众比丘纷纷合掌,口称"可怕"。

难提比丘和阿耆多也深深地低下了头,他们都明白,佛陀这是在点化他们。

佛陀看着他们,又说:"嗔恨不仅会毁掉修行,更会伤害他人。你们可知道,为什么我说一念嗔心起,能开百万障门?"

在场的五百比丘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佛陀的开示。连那些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也都认真聆听。



佛陀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嗔恨就像一把火,它不仅烧毁自己的功德,更会点燃无数的连锁反应。一个嗔恨的念头起来,会引发什么?这其中的因果,远比你们想象的深远。"

难提比丘和阿耆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懊悔。他们都想知道,那一刻的怒火,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佛陀接下来说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永生难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