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焦虑。
![]()
有的人抱怨,自己干着一份“不讨厌但也不喜欢”的工作,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有的人每天刷招聘软件,却迟迟不敢投递简历,害怕选错了方向;还有的人,干脆把摆烂挂在嘴边,表面云淡风轻,实则心里慌得很。
![]()
我们这一代人在上学的时候,就被不断提醒“要有规划”“要有目标”,但现实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规划的依据到底从哪来。
走到社会上才发现,哦,事件的发展是随机的,规划等于没规划。
尤其是最近看到了薇娅在高校中的演讲,才发现,其实人生可以没有规划。
薇娅在回顾经历时说过,她小时候想要当幼儿园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后来因为热爱唱歌,她又进入娱乐圈发了专辑;再后来,她接触到综艺和电视台,开始爱上媒体工作,想通过故事和大家产生共鸣。
![]()
直到遇见电商直播,她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赛道。回过头看,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其实都在为以后积累底层能力:和孩子打交道的耐心,舞台上的表现力,媒体工作的故事感,最后都成了她做主播的底色。
很多人困在职业迷茫里,并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害怕选择。害怕试错,害怕走弯路,害怕被人说“不务正业”。于是大家宁愿待在原地,也不敢往前一步。
但现实是,人生本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你今天决定做运营,明天可能转到产品;你大学学的金融,最终可能在短视频平台成为百万粉博主。
方向随时可以调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持续积累。
所谓的“职业规划”,从来不是一张精确到 5 年、10 年的表格,而是一种心态。想要做的,就去尝试一下,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游戏,去参与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其实非常现实。因为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到“最优解”,但你可以通过行动,不断逼近答案。比如你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内容,就先拍十条短视频试试;你对设计感兴趣,就去学一些简单的排版工具,帮身边朋友做一做海报;你想创业,但不敢投入太多,可以先开个小号卖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些小小的尝试,不一定立刻带来回报,但一定会带来新的认知。而认知的积累,才是职业规划的真正底层逻辑。
但从薇娅的故事看,真正重要的是心态。
因为人生不会按照你的Excel表格运行。它更像是一场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任务会是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欲,勇敢去试。
薇娅的人生就是这样,她没有把自己困死在某个身份里,而是不断尝试、不断转型,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步都算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