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原本计划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对面会谈,试图以外交手段缓解日益紧张的俄乌局势。然而这个计划在最后一刻被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联手否决。半年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欧洲彻底陷入动荡。
2025年10月3日,默克尔在接受匈牙利媒体《游击报》采访时罕见发声,直指东欧四国“阻断了和平的可能”,应对俄乌冲突的爆发负有部分责任。默克尔为何在卸任多年后“突然发声”?她此举是否意味着对俄罗斯公开“站队”?
![]()
默克尔并不是突然发声。她一贯谨慎务实,过去16年执政历程中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能源和外交合作。德国制造业曾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这种“能源纽带”让德俄关系维持了相对稳定。北溪一号、北溪二号两条天然气管道,是那个年代的象征。
天然气不仅仅是资源,更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在默克尔任内,这些能源合作降低了德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帮助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火车头。但这条经济路线在2022年被彻底改变——北溪二号被叫停,随后管道爆炸,至今真相未明。
![]()
公开报道显示,这场爆炸可能与乌克兰有关,甚至有乌克兰公民参与破坏的线索。这让德俄关系从冷却走向冰封。德国也随之放弃了便宜稳定的俄罗斯能源,转而依赖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价能源,成本压力迅速传导至整个欧洲制造业。
德国国内现在广泛认为,这种转变是被迫的。在美国的压力下,德国不仅军事援助乌克兰,还承担了巨大的经济代价。“金牛座”巡航导弹的援助争议不断,豹2坦克、爱国者系统都已送往前线。
![]()
德国变得越来越像美国的“代理人”。政治和外交上也不再独立,甚至欧盟的很多战略部署也被认为是“服务于美国利益”。默克尔对此心知肚明。她的表态,更多是对当前欧洲战略迷失的一种提醒。
东欧四国的强硬态度,是这场冲突持续升级的关键一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长期与俄罗斯关系紧张,对俄安全焦虑由来已久。他们坚定站在乌克兰一方,甚至成为欧美对俄制裁和援助的急先锋。
![]()
默克尔指出,这些国家在2021年集体否决与普京谈判的提议,等于掐断了和平可能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并未为俄罗斯开脱,而是强调欧洲内部其实早已有机会阻止战争爆发。这与她2014年成功化解克里米亚危机的经验密切相关。
当时,她与普京直接对话,为欧洲争取了8年和平时间。所以她非常清楚,外交窗口一旦被关闭,接下来就是无法控制的战争狂潮。
![]()
这番话一出,立刻引来东欧国家群起反击。波兰前总理莫拉维茨基在社交平台上猛烈抨击默克尔,甚至将她与希特勒相提并论。爱沙尼亚外长也高调回应称“俄乌冲突的全部责任在俄罗斯”。
这种激烈反应,恰恰说明默克尔戳中了痛点。波兰等国不愿承认在战争爆发过程中的角色,而默克尔则将这些“内部矛盾”摆到了台面上。她不是为俄罗斯开脱,而是试图让欧洲正视自身在冲突中的盲点。
![]()
尤其是欧盟和北约的角色越来越模糊。欧盟本应是维护地区和平的政治体,但现在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与美国保持一致,像北约一样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战略自主性几乎丧失殆尽。
北约的东扩,本就是俄罗斯最敏感的话题。从1999年捷克、波兰、匈牙利加入北约,到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入盟,再到2025年北约已经扩展到32个成员国,俄罗斯的安全边界被一再压缩。
![]()
俄罗斯曾多次公开表达加入北约的意愿,但始终被回绝。而西方国家在90年代也曾口头承诺“不东扩”,虽然没有白纸黑字,但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这成为俄方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心理基础”。
默克尔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声。她并未否认俄罗斯的责任,而是提醒欧洲:如果当年在处理北约扩张和俄罗斯安全关切时更谨慎一点,今天的局势或许不会如此失控。
![]()
这番分析得到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认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就明确表示,如果默克尔还在台上,俄乌冲突也许根本不会发生。他非常认可默克尔的战略判断力和外交手腕。
反观今天的德国政府,面对能源危机和产业转移显得束手无策。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制造业外迁趋势加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右翼势力迅速崛起,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在向保守化方向滑落。
![]()
默克尔的发言,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释放的信号。她不想让人们误以为过去的选择全是错的。“做生意总比打仗强”,这句朴素的逻辑,正是她执政时期对俄政策的核心。
她所强调的是:“安全不是零和博弈”。你安全了,并不代表别人必须不安全。东欧国家极端的安全观,反而让整个欧洲陷入了更大的不安和分裂。
德国与法国这对传统欧洲“轴心”,如今也在战略方向上出现分歧。德国想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保持克制,而法国则更倾向于外交解决路径。这与东欧国家“一味强硬”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
欧盟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清晰,默克尔的发言像是一面镜子,把这些问题照得一清二楚。她没有站队俄罗斯,而是在呼吁欧洲不能再盲目追随美国,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战略思维。如果连这点都失去了,那欧洲将永远只是别人的棋子,而不会是棋手。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欧洲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高通胀、能源危机、产业外逃、社会撕裂……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欧洲大陆的“后果”。
![]()
默克尔的声音,虽然已经不再代表德国政府,但依然代表了一种“理性现实主义”的力量。她不是站在俄罗斯这一边,而是站在一个更长远、更务实的角度上看问题。她的声音,也许正是今天欧洲最缺少的那种冷静与清醒。
默克尔对东欧四国的指责,不是替俄罗斯辩护,而是对欧洲战略方向的深刻反思。她提醒欧洲,只有正视自身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和平。未来的欧洲,是继续被裹挟,还是找回自主?这个问题,留给历史回答。
信息来源:
[1]泽连斯基“乱咬”:俄罗斯武器含美中英德日韩零部件 观察者网
[2]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 观察者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