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消息,孟加拉国正推进史上最大规模航空装备采购——以22亿美元从中国购20架歼-10CE多用途战斗机,并计划2027年前完成交付,此举为其“2030军力目标”核心举措,标志该国空军向4.5代战机转型,战略重心进一步向中国防务体系倾斜。
![]()
采购背景与动因
孟加拉国空军成立于1971年,现有约212架飞机,81架作战机型以老旧的中国F-7(米格-21衍生型)、俄罗斯米格-29为主。2025年7月一架F-7坠毁致36人遇难,凸显淘汰旧机、换装现代化装备的紧迫性。按“2030军力目标”,孟方需组建两个先进战机中队,具备制空、精确打击及海上防御能力,以守护孟加拉湾航道(能源与贸易核心通道)。
![]()
2025年3月,孟加拉国国家首席顾问优素福访华获中方支持后,该国成立11人跨部门委员会(由空军参谋长汗牵头),推进采购细节落地。协议付款分10年至2035-36财年,采用政府间(G2G)模式,含飞行员培训、地勤认证及备件保障,避免此前俄制装备的后勤瓶颈。
歼-10CE性能与优势
歼-10CE是中国歼-10C的出口型,属单引擎4.5代战机,鸭式三角翼布局+电传飞控,机动性媲美法“阵风”、欧“台风”。其核心配置包括: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跟踪15目标、同时打击6个),最大速度1.8马赫,航程1850公里(作战半径1240公里,无需加油即可覆盖孟边境与孟加拉湾);11个外挂点可搭载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PL-10格斗弹,填补孟军超视距作战空白。
![]()
该机型已在巴基斯坦空军验证可靠性:2025年5月巴印边境冲突中,其雷达锁定范围优于印军“阵风”。单机成本约6000万美元,仅为“阵风”一半、F-35A三分之一,且孟军已有操作中国战机经验,可加快改装与维护效率。
选择逻辑与地缘影响
孟方放弃欧洲“台风”、法国“阵风”及中巴JF-17,核心因歼-10CE性价比突出:西方机型采购与维护成本高、附加出口限制,JF-17则在航电、载荷上逊于歼-10CE。此外,中方提供优惠融资、技术转让承诺,契合孟有限防务预算与紧迫需求(美方此前以人权为由拒售F-16,进一步推孟向华靠拢)。
对南亚格局而言,此举或加剧区域空中竞争:印度可能视之为“战略渗透”,进而强化东部边境空军部署;孟与巴(已列装歼-10C)、缅(列装JF-17)或形成“中国装备空中三角”,覆盖印度东西两侧。同时,中方通过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增强在印度洋-东南亚航道的影响力,孟也借此实现防务自主,摆脱对俄西装备依赖。
潜在挑战与未来展望
风险层面,孟方曾遇中国装备备件短缺、售后不稳定问题,需建立本土维护中心保障供应链;单引擎设计对海上/山地环境的适应性也存担忧(但巴军使用记录良好)。政治上,若融资挂钩“一带一路”项目,可能面临西方压力。
![]()
若协议落地,2027年后孟空军将具备远程拦截、海上打击能力,推动其向网络中心战转型,未来或进一步采购中国KJ-500预警机、HQ-9B防空系统完善防务体系。此举不仅是一次装备采购,更是孟在印太格局中彰显战略自主性的宣言,将重塑孟加拉湾安全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