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新娘竟被掉包成岳母,新郎:以后您就是我母亲!

分享至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叫平望镇的地方,镇里有个叫苏文轩的书生。苏文轩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在镇上小有名气。苏文轩为人忠厚老实,待人谦和,又写得一手好字,镇上不少人家都想招他做女婿,可他心里早就有了心上人 —— 镇东柳记布庄的女儿柳如眉。



柳如眉年方十八,生得眉清目秀,温婉贤淑,不仅针线活做得好,还略通文墨,与苏文轩一见倾心,两家人也早就有了联姻的意向。这年秋天,苏文轩的母亲托媒人去柳家提亲,柳家父母见苏文轩人品端正、前途无量,欣然应允,选定了当年冬月初八作为婚期。

婚期将近,苏文轩忙前忙后,布置新房,采购彩礼,脸上总是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他母亲看着儿子开心的模样,心里也十分欣慰,只是偶尔会对着丈夫的牌位叹气,念叨着:“文轩他爹,咱们儿子终于要成家了,你要是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柳家这边也是一片热闹景象,柳如眉的母亲王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给女儿准备嫁妆,缝绣嫁衣,嘴里不停地叮嘱女儿:“如眉啊,到了苏家,要好好孝敬婆婆,照顾文轩,夫妻和睦,日子才能过得红火。” 柳如眉红着脸点头,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冬月初八这天,平望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苏文轩穿着大红的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柳家。柳如眉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家门,坐上了花轿。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引来不少百姓围观,大家都称赞这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到了苏家,拜堂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文轩牵着柳如眉的手,一步步走上堂前,对着天地、高堂和彼此拜了三拜,整个过程中,苏文轩都感觉柳如眉的手有些冰凉,身体也微微发抖,他以为是新娘害羞紧张,也没多想,只在心里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疼爱她,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拜堂结束后,柳如眉被送入洞房,苏文轩则留在前厅,陪着前来贺喜的宾客喝酒。苏文轩酒量不佳,又被宾客们轮番劝酒,不多时就有些头晕目眩。直到深夜,宾客们才渐渐散去,苏文轩拖着疲惫的身体,脚步踉跄地走向洞房。



推开洞房的门,屋里红烛高照,布置得温馨喜庆。苏文轩走到床边,看着坐在床沿上、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心里既紧张又激动。他深吸一口气,伸出手,轻轻掀开了红盖头。可当他看到盖头下的人时,却瞬间愣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 红盖头下的不是他朝思暮想的柳如眉,而是柳如眉的母亲王氏!

王氏穿着女儿的嫁衣,脸上带着泪痕,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无奈。苏文轩以为自己喝多了眼花,揉了揉眼睛,再仔细一看,确实是王氏没错。他吓得后退一步,声音都有些颤抖:“王…… 王伯母,怎么是您?如眉呢?她去哪里了?”



王氏见苏文轩识破了自己,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她哽咽着说:“文轩,如眉她……”苏文轩心里又急又乱,连忙追问:“伯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眉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您快告诉我啊!”

王氏擦了擦眼泪,缓缓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就在前天晚上,柳如眉她突然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