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早上,河南焦作村道口发生了一幕极具争议的场景:一支贴满红色喜字、正赶往迎亲的新郎车队,和一支送别逝者的白事队伍,在村口丁字路口迎面相遇。两支队伍车头对车头,路又窄得连错车都难,谁也走不了。
就在众人不知如何决断时,一位年轻伴郎走下车,从后备箱拉出了一块大红布,迅速和朋友展开,挡在了两队车之间。遮住了视线,也挡住了“晦气”,婚车便率先通过了路口。而送殡的队伍,则静静地停在一旁,默默等候。
![]()
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传到网上后,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怒指婚车抢道不讲规矩,有人却说婚礼一辈子就一次,错过吉时会遗憾终生。更有人翻出传统习俗,争论红白相遇到底谁该先行。这场“红白对撞”的现场,到底谁对谁错?伴郎拉红布的举动又是否合乎礼仪?
回到现场。那天早晨,新郎一身西装,满脸喜气,正准备接新娘回家。车队在村道里一路按喇叭开路,车窗贴着红双喜,车头绑着绸花。正当拐进村口时,迎面却驶来一支送殡车队,车头挂着白幡,车上柏树枝迎风飘动,气氛肃穆。
![]()
路太窄,车一辆也绕不过去。车一停,车窗纷纷摇下,司机们探头张望,新郎在车里不安地来回看表,家属站在路边焦急打量,送殡队伍一边的孝子也站在棺车旁,神情凝重。
此时此刻,谁先谁后,不只是交通问题,更是面子、习俗、情理的交锋。随后,白事主家的徐女士走了出来。她是死者儿媳,衣着朴素,眼中还有泪痕。她看了看婚车队伍,又望了望自家的送殡车队,最终轻轻挥了下手,示意让婚车先过。
![]()
她说得很平静,她婆婆瘫痪九年,刚于9月30日去世,为了让亲人们能吊唁告别,特意选在10月4日下葬。但那天早上看到婚车赶得紧,心里就想着,年轻人结婚是大事,耽误了吉时,心里一辈子都会不踏实,便主动示意让他们先走。
这一举动打破了传统规矩。在河南不少地方,红白相遇通常是“红让白”,即婚车要避让送殡车队。这种习俗源于“逝者为大”,也是对故人最基本的尊重。但徐女士没有坚持规则,而是选择了体谅。她说,婆婆在世时常教人邻里和睦,她也希望在婆婆最后一程上,能做得体面又不添麻烦。
![]()
这时,婚车里的一个伴郎也没闲着。他从后备箱拿出一块红布,与朋友一起拉开,挡在两队车之间。这是他们长辈早就交代过的传统,红布能隔挡晦气。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信这些,但关键时候还真派上了用场。
红布拉起,婚车缓缓通过,送殡队伍静静等待,整个过程没有一声争吵。这段视频上传网络后,引发了大讨论。有网友坚持“红让白”,认为婚车抢道不敬死者;也有人说“白让红”才对,婚礼一生一次,不容耽误。
![]()
还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家乡的做法,比如“桥上红让白,路上白让红”;还有的说干脆规定出殡在上午、接亲在下午,从时间上错开,省得尴尬。
有人还提起2022年在开封发生的类似事件。那次也是10月4日,一支接亲车队和送葬队伍在乡间小路相遇,两边都是农田,根本没有错车的空间。而且按照当地说法,红白事都不能掉头。
![]()
最后是婚车主动靠边,送葬车队优先通过,双方都没争执,彼此成全。这些故事说明一件事:中国这么大,风俗不一,没有统一标准可言。每个地方的规矩不一样,有的地方红让白,有的白让红,甚至还有的地方说红白相遇是“冲喜”,反而是吉兆。
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规矩是死的,人情是活的。焦作这次的事,也暴露出一个现实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老规矩不懂也不熟。结婚是头一回,很多流程都交给婚庆公司安排,遇上突发状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
如果那天伴郎没带红布,婚车没准备好,徐女士不体谅,事情可能就僵住了。有网友就说,自己当年结婚时也遇上送葬车,结果被村里老人拦下,劝他们赶紧下车鞠个躬,放点鞭炮才算过去。还有人说自己遇到时主动下车磕头,结果网上一片点赞。
这些例子看似小事,却体现了一个核心:尊重传统,也要尊重现实。不懂规矩不是错,关键时候能不能虚心听劝,主动让步,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徐女士说的,年轻人不懂这些讲究,不怪他们,关键是日子能过好,彼此都顺心。
![]()
在很多农村,婚丧嫁娶依旧讲究“吉时”“规矩”“礼数”,但这些规矩也在慢慢变化。杭州等地已经开发了婚丧出行系统,可以提前规划路线,避免红白相撞。不过像焦作这样的村子,还是得靠大家自己商量,靠人情来解决。一张红布,一句体贴的话,远比争个你对我错更有用。
而那位伴郎的红布也成了当天最温柔的一抹颜色。他不懂所有讲究,但记住了长辈的叮嘱,用一块布隔开了生与死,也隔出了两家人的体面。
![]()
还有网友提到,红白相遇其实很常见,关键是处理方式要得当,有商有量就不怕事大。徐女士家的做法,让人看到了温情和大度,也是一种乡土智慧。这件事到最后,没有人吃亏,红事顺利接亲,白事安然出殡,村口安静如常。一场可能闹僵的局面,最后成了网络上最温馨的瞬间。
结尾很简单。规矩可以变,人情不能丢。让一步,不是输,而是成全。红白喜事相遇,遇上的不只是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能让别人顺心,也让自己安心。
信息来源:
[1]河南一送殡队伍让婚车先过,白事主家:当地习俗是“红让白”,考虑红事是新人一辈子的事儿,就让他们先过了 大河网
[2]白事主家回应“红白事路口相逢红布相隔婚车先行”:当地习俗“红让白”,但红事是一辈子的事,让新人先过去 极目新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