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怕霜降晚,就怕霜降早”,今年霜降在几点?有啥征兆?早了解

0
分享至

“不怕霜降晚,就怕霜降早”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农谚,反映了农民对霜降节气时间的重视。2025年的霜降节气将在10月23日18时28分到来,属于典型的“霜降晚”年份。这一时间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气候规律和农业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从天文历法角度看,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2025年的具体时刻比2024年(10月23日12时14分)晚了约6小时,这种时间差异主要源于地球公转的微小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近二十年来,霜降时刻呈现逐渐推迟的趋势,这与地球轨道参数的长期变化有关。


气象学上,“霜降早”通常指10月20日前出现的霜降节气。这种情况下,冷空气活动往往提前且频繁,容易导致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以2020年为例,霜降出现在10月22日7时,随后的强冷空气使华北地区气温骤降8-10℃,部分未成熟玉米出现“水籽”现象,导致减产。而“霜降晚”年份,如2025年,通常意味着秋季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晚熟作物充分成熟。历史数据显示,霜降每推迟一天,冬小麦适宜播期平均可延后1.5天,这对调整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农谚“霜降早,立冬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揭示了节气与农事的关系。在黄淮海平原,当霜降出现在10月23日之后时,冬小麦最佳播期可延至10月15-25日。今年(2025年)的晚霜降,给安徽、河南等地的农户留出了更充裕的秋收时间。监测显示,当前土壤墒情普遍较好,0-2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65%-75%,为近五年同期最佳,这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

从物候特征观察,今年北方地区木本植物落叶时间较往年推迟5-7天。北京香山红叶景区监测数据显示,黄栌叶片变色率截至10月5日仅为15%,显著低于常年同期的30%。这种物候延迟现象与霜降时间延后形成呼应,共同印证了秋季气温偏高的气候特征。南方地区同样呈现显著变化,广西桂林的桂花花期较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预计盛花期将与霜降节气重合。


气候专家分析指出,今年霜降偏晚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减弱有关。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9月份Nino3.4区海温指数为-0.3℃,较8月份上升0.5℃,表明冷海温状态正在缓解。这种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使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偏弱、路径偏西,从而延迟了霜降节气的气候表现。

对农业生产而言,晚霜降既是机遇也需防范风险。一方面,延长了秋收作物灌浆时间,预计2025年全国玉米单产有望提高2%-3%;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部分冬小麦区播种偏晚。农业专家建议:黄淮海北部地区应在10月8-18日完成播种,南部地区可延至10月15-2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晚稻,确保在11月上旬完成油菜移栽。

从健康养生角度,晚霜降年份要特别注意“秋冻”的尺度把握。中医理论认为,今年阳气收敛较慢,衣着调整宜采取“渐进式”,建议:10月下旬仍可保持“薄衣多层”的穿着方式;晨练时间可适当延后,以避开清晨湿冷空气;饮食上应增加百合、银耳等润燥食材,减少过早进补温热药物。


气象部门预测,受霜降时间偏晚影响,今年初霜日期将明显推迟。华北平原初霜预计出现在11月上旬,较常年晚5-7天;江南北部初霜日可能在12月初出现。这种变化对设施农业管理提出新要求:北方温室要注意延迟覆盖保温被的时间,避免棚内高温高湿引发病害;南方露地蔬菜可适当延长生长期,但需防范突发性降温。

纵观历史记载,“霜降晚”年份往往伴随特殊的天气现象。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统计,霜降出现在10月24日及之后的年份,冬季降水偏多的概率达67%。这对2025-2026年度冬春抗旱蓄水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水利部门已着手制定预案,计划在霜降后开展水库科学蓄水调度。

现代社会虽不再完全依赖节气指导生产生活,但霜降早晚仍具现实意义。对交通部门而言,晚霜降意味着道路结冰风险推迟,可优化融雪剂储备计划;对能源行业来说,供暖启动时间可能需要调整;旅游业则可根据物候变化重新规划红叶观赏季宣传策略。这些细微调整,正体现着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


从更宏观视角看,近三十年霜降时刻的波动变化,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了独特指标。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发现,1991-2020年霜降平均时刻较1961-1990年推迟了1.8小时,这种变化与全球变暖背景下四季长度调整的趋势相一致。2025年的晚霜降,再次为这项长期研究增添了新的数据点。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我们既要读懂“霜降早迟”背后的自然密码,更要以科学态度对待节气变化。农民可根据霜降时间调整播种计划,市民可据此安排秋游活动,各行各业都能从中获得有益参考。这种跨越千年的智慧传承,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思思夜话
2025-10-31 11:52:53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锐器
2025-11-01 23:24:03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趣笔谈
2025-09-29 16:51:57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09:12:16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6:31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黑洞观星
2025-11-01 16:10:09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新京报
2025-11-01 17:00:07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被步行者逆转,谁注意科尔库里在干嘛?末节迷之操作主导球队崩盘

被步行者逆转,谁注意科尔库里在干嘛?末节迷之操作主导球队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2 10:35:1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02 08:36:45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时尚的弄潮
2025-10-27 00:25:38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老闫侃史
2025-10-31 18:25:03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7:01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2025-11-02 11:24:49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164文章数 177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本地
旅游
手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新飞四十载品质坚守,破局新生再启新程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手机要闻

红米Turbo 5再次被确认:9000mAh电池+100W闪充,能否接棒K系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